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厚丘縣

鎖定
厚丘縣是西漢東海郡轄縣的建置。位於江蘇省沭陽縣的北十五里厚丘故城是也。
厚丘西漢武帝時期置縣,東漢、魏、晉因之,南朝劉宋元嘉四年(427年)併入襄賁縣,元嘉十二年(435年)廢厚丘縣為襄賁縣,直至北周建清元年(456年)改前北魏並襄賁縣的懷文縣,建置為沭陽縣,。
中文名
厚丘縣
外文名
Houqiu County
別    名
古厚丘縣

厚丘縣歷史背景

據史料記載,沭陽縣茆圩鄉厚邱村一帶,上古禹貢九州時屬徐州,商朝時屬徐國,西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魯國或郯國(郯國因弱小而依附魯國),戰國時屬楚國,秦統一中國後屬薛郡後又劃給郯城郡。
西漢時屬東海郡,三國時屬魏國,魏文帝曹丕時建立東海國,屬東海國。
南朝宋文帝時屬南下邳郡,南朝孝武帝時屬南彭城郡。
隋朝時屬沭州,唐朝時屬海州。
明洪武時隨沭陽屬淮安府,清順治、康熙年間沿襲明制,清雍正二年又隨沭陽歸屬海州。
民國年間至新中國成立前,厚邱或劃歸東海縣、沭陽縣、潼陽縣等,都屬臨時過渡期。
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屬沭陽縣,建國初成立厚鎮小鄉。1957年,撤厚鎮、茆圩、李圩等幾個周邊小鄉,合併成立茆圩鄉。
地屬建置
商殷時在從內地通往東海的鹽線河臨海不遠處設驛站,名為“厚丘”。《春秋公羊傳》中有記載:魯成公九年,在魯國都城曲阜東,商殷驛站基礎上建“小城鎮”,名為“厚鎮”。
班固《漢書·地理志》查知,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把全國103個郡劃分為13個州(司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轄管全國1578個縣、道、邑、侯國的建置。其中縣1356個,相當於縣的道有29個,邑、侯國有193個。此時,在徐州轄下設置厚丘縣,這是厚丘第一次很大氣地正式以縣級編制載入史冊。這也是我們現在的沭陽縣最早的建縣記載,所以現任沭陽縣長彭偉來厚邱調研時説,“厚邱是沭陽的根。”(丘同邱)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特批重金對厚丘縣城牆加固,一度成為魏國南方軍事重鎮。
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把厚丘併入襄賁縣(今漣水)。
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復置厚丘縣。
北朝魏武帝武定七年(549年),改厚丘、僮縣為懷文、服武、臨渣、下城四縣。
北周武德七年(578年),併入沭陽。
隋朝一度又把沭陽、厚丘合併改稱沭州。
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武德年初又重新劃分縣域,於618年批設厚丘、臨沭(今山東省臨沂市)、窯灣(今新沂市一古鎮)三縣。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厚丘併入沭陽縣。
宋元明清基本穩定無變化,厚邱都屬於沭陽縣所轄。
民國期間至新中國成立前,厚邱或劃歸東海縣、或劃歸沭陽縣、或劃歸潼陽縣等都屬臨時過渡期。

厚丘縣厚邱史話

一、尹灣漢墓裏的一段厚丘史
1993年2月,在東海縣温泉鎮尹灣村境內,由於村民取土,發現了一處古墓葬。後經省市縣專家組考證,此處為一漢代家族墓葬羣。專家組從當年2月底至4月底進行考古挖掘1-6號墓葬,在墓穴中清理出陶器、玉器、青銅器、木漆器、錢幣、竹簡、木牘等隨葬品200多件套,尤其是擺放在6號墓主足部的133支竹簡和23方木牘。它們記載有近4萬字,通過釋讀分為20餘種文獻,包括西漢東海郡的行政文書6種,私人文書8種、數術文獻7種和文學作品《神烏賦》1篇。在這批竹簡與木牘文獻中,專家組發現了一段很難得的古厚丘縣史料,為我們研究沭陽縣歷史提供了寶貴的信息資料。為了便於閲讀與理解,我把收集到的一些繁雜玄奧的資料整理成口語話,簡單羅列如下:
圖一 尹灣漢墓保護標誌 圖一 尹灣漢墓保護標誌
6號墓主
6號墓主為男性,姓師名饒,字君兄,卒於西漢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死後安葬在東海郡屬的東安侯國,即現在的東海縣温泉鎮尹灣村。
師饒生前為東海郡功曹史(掌管職官選舉、上計、武備、錢穀、賦税等),是位既管人又管錢的官,可能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長、財政局長、民政局長三者之和。《漢官儀》曰:“功曹,督郵郡之極位。”因此,他的墓裏出現政府文書就很正常了。
6號墓主:師饒場景 6號墓主:師饒場景
6種文書
分別是:《集簿》
《東海郡吏員總簿》
《東海郡屬吏設置簿》
《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
《東海海郡下轄長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
《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
《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 《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
《集簿》 《集簿》
與厚丘有關的政府文書
1、《集簿》記載:東海郡下轄縣、邑、侯國共計38個,其中縣18個、侯國18個、邑2個,另外設伊盧鹽官、下邳鐵官長的機構各1個。這裏要説明一點,漢代設有和郡平級的國,與縣平級的侯國和邑。東海郡政府所在地在今郯城,並非現在東海縣境內。
18個縣中有費、即丘、厚丘、利成、況其、開陽、繒、司吾、平曲、臨沂、曲陽、合鄉、承共13個縣設長,餘下設令。
2、《東海郡吏員簿》記載:厚丘縣設長1人,丞1人,尉2人,令史4人,獄史1人,官嗇夫2人,鄉嗇夫9人,遊徼2人,牢監1人,尉史3人,官佐4人,鄉佐1人,亭長36人,共計工作人員67人。
丞是縣長的副官,文職;尉是縣長的副官,武職;嗇夫是縣府主管各類經濟事務的官員的總稱;官佐是部門負責人;鄉佐是掌管鄉間税賦的官員;遊徼是掌徼循禁,司奸盜,相當於現在公安部門領導;亭長是負責地方治安及與治安有關的事務。
這裏要説明的是,漢代地方行政建制實行郡、縣兩級制度,鄉不是縣的下一級行政單位。鄉嗇夫、鄉佐、遊徼、亭長等都是郡縣屬吏分管鄉亭的人員。
3、《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記載:
厚丘長:宋康,籍貫臨淮郡取慮邑人(今安徽靈璧縣),原任官職為丞,現任職原因:以廉遷(在職官員通過考察直接提升)。
厚丘丞:王恁,琅琊郡高廣侯國人(今山東莒縣),原任官職為侯門大夫,現任職原因:以功次遷(這裏所説的功,不是軍功,也不是特出政績,而是指“累日以取貴,積久以致官。”它保證了一生與察舉無緣、無特殊才能,而又終日埋頭於日常事務的小吏有一條合理的流動途徑,這是漢朝突出日常事務重要性、穩定官僚基本隊伍的一種舉措,也是漢帝國能維持四百多年的基礎支撐之一。)
厚丘左尉:陳逢,汝南郡汝陰人(郡治在今河南省平輿縣,汝陰縣治在今安徽省阜陽境內),原任官職為五官掾(是主官到地方上任時,在當地有名望有能力的士人中挑選來作為自己的佐助官員),現任職原因:以功遷。
厚丘右尉:周並,汝南郡汝陰人(今安徽阜陽),原任官職為大司農屬(在朝廷屬專掌倉廩或勸課農桑之官,相當於現在的農業部長,郡縣級等於農業局長之職),任現職原因:以功遷。
4、厚丘縣吏員工資
長一人秩四百石。
丞一人秩二百石。
尉二人秩二百石。
秦漢時以“石”作為質量單位使用,那時糧食1石=4均=120斤,一斤大約258.24克,一石大約為現在的31公斤。《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裏記載的這四位縣官的工資是月薪還是年薪,沒有準確説明,是年薪感覺太少,是月薪又似乎偏多,具體不敢妄斷。
此墓出土文獻只記載當時各縣的主要領導姓名與工薪情況,因此厚丘也就只有縣長副縣長四位領導有資料可述,其餘63名工作人員只能暫時抱憾無法考究了,他們的工資也不在上一級財政統發,那可能就只是本級“自收自支”了。
《東海海郡下轄長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東海郡屬吏設置簿》 《東海海郡下轄長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東海郡屬吏設置簿》
《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 《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
《東海郡吏員簿》 《東海郡吏員簿》
尹灣漢墓文獻記載了古厚丘縣在西漢成帝時期的一屆政府組成情況,説明古厚丘從漢武帝在公元前106年設縣至東海郡功曹史師饒卒年公元前10年,已有近百年縣府歷史。而這一百年是西漢強盛時期,可以想象當年的厚丘城也應該是繁華昌盛之地。
二、師丹與厚丘
《漢書·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記載,西漢平帝時(公元3年),太皇太后詔大司徒、大司空曰:“夫褒有德,賞元功,先聖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故定陶太后造稱僣號,甚悖義理。關內侯師丹端誠於國,不顧患難,執忠節,據聖法,分明尊卑之制,確然有柱石之固,臨大節而不可,可謂社稷之臣矣。有司條奏邪臣建定號者已放退,而丹功賞未加,殆繆乎先賞後罰之義,非所以章有德報厥功也。其以厚丘之中鄉户二千一百封丹為義陽侯。”月餘薨,諡曰節侯。子業嗣,王莽敗乃絕。
從上述文字可知,師丹被獎賞厚丘縣中農村二千一百户,並被封“義陽侯”。可惜的是,師丹享受“義陽侯”的榮譽只一個多月就死掉了,之後他的兒子繼承了這個待遇,也隨着王莽大新滅亡而告終。所以我也就戲稱師丹為“短命義陽侯”了。
其實他的壽命不短,雖然史書中沒有記載他的出生年月,但他在漢成帝時(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3年至公元前7年),上書漢成帝時就自稱“年雖六七十”了,只是封受義陽侯的時間確實太短。看到這裏,讀者不甚要問“師丹何許人也?為何要在他臨死時才拿厚丘縣二千一百户封侯呢?”
讀《漢書》知,師丹,字仲公,琅琊東武人(今天山東省諸城人),先後侍奉西漢第十一位皇帝劉奭(漢元帝)、第十二位皇帝劉驁(漢成帝)、第十三位皇帝劉欣(漢哀帝)。從一介書生到徵入丞相司直、到太子太傅,再到左將軍、賜爵關內侯、領尚書事,再到大司馬,“為位三公,職在左右。”不論是位置還是權力已達頂峯。也正因為位高權重,自以國家社稷為已任,所以就“書數十上,多切直之言”,這也就難免經常得罪同朝其他“大腕”,遭人嫉恨。尤其是到漢哀帝時,皇帝自己都想把親生母親立為皇太后、親祖母立為太皇太后,師丹卻引經論典,百般阻撓,使小皇帝一家都很不高興。不久就被人尋得機會,“丹使吏書奏,吏私寫其草”。也就是師丹讓下屬替自己抄份奏摺,下屬卻偷偷多抄幾份,傳到社會上,讓皇帝親生母親和親祖母的探子搜獲,使人上書告師丹奏事漏泄,傳寫流聞四方,以“臣不密則失身”“宜下廷尉治”,幸好還有同事申鹹、炔欽、唐林等奏保,才免於治罪,只罷官,廢歸鄉里。
罷歸鄉里,無所事事,況且自己年歲已高,不宜經商種田,幹嘛呢?那就讀書寫字、遊山玩水瞎轉悠吧。一次向東閒遊,離家百里地達厚丘縣境內,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盛感民風淳樸,特別是厚鎮河運來往舟船,千帆競舸;沿河兩岸芳草鮮美,綠英繽紛。作為官場失意老人,師丹既不想困在家中鬱郁不得志,又不想去人前折騰,於是就吩咐家人在厚丘城外擇地而居。六年後,只到公元前1年哀帝病亡,平帝劉衎(9歲)即位,成帝之母太皇太后重新掌權,廢哀帝祖母、母親之尊位,剷除一班異已之臣,又徵詔師丹,可惜師丹年老,已無心再度出仕,隨賜爵關內侯,食故邑。數月後,太皇太后知師丹並非在故邑而客居厚丘,隨又以厚丘縣中二千一百户封丹,加封“義陽侯”。是激動?還是萬念俱灰?還是年老病重?總之“月餘薨”。
師丹雖然晚年官場受挫,但他畢竟一生為官,而且在朝廷任要職多年,他被罷回鄉後,能選擇厚丘安度晚年,説明厚丘在西漢末年一定是自然環境生態宜居,社會環境治理有序,官場秩序有條不紊,百姓民風淳樸厚重!
三、厚丘長印
在一份介紹學習漢官印100枚的資料中,幸然發現“厚丘長印”收列其中。介紹説,“厚丘長印,西漢官印,大小是秦一寸,2.31釐米見方,白文印。”有了這枚官印,厚邱村西漢曾作為縣府也就不辨自白了。
又一資料顯示,2006年,洛陽大學文物館徵集到一件有銘文的銅鼎,蓋一側豎刻“宣春,長平家,重二斤四兩”4行10字,腹部近口沿豎刻“宣春,長平家,容一斗,重九斤”4行11字,“宣春”文獻多記為“宜春”,在今天河南汝陽西南。為了證明這件銅鼎是西漢武帝時期的器物,除了從文字記載資料中知西漢名將衞青曾因擊匈奴有功,被封“長平侯”,衞青之子衞伉曾被封為“宜春侯”,説明這可能是衞家器物外,鼎銘為隸書帶篆風格,也具有西漢明顯特徵。這還不夠,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還把銅鼎上“長平家”的“長”字與西漢官印“厚丘長印”、“漁陽長平侯”、“大將長史”上的“長”相比較,以“長”字構形一致為佐證,最後確定該銅鼎為西漢武帝時期物件。
“宜春鼎”圖文介紹 “宜春鼎”圖文介紹
“宜春鼎”銘文 “宜春鼎”銘文
再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這枚“厚丘長印”,方中寓圓而剛柔相濟;粗細相同而疏密得當;拙中寓巧而自然舒展;增減筆畫而不脱離六義;挪讓屈伸而巧拙天成;輕重緩急而虛實呼應;朱白相間而異趣橫生。與漢官印總體藝術風格渾厚古樸、外拙內巧、端莊凝重、平整自然、幽雅大方完全吻合。正如沙孟海老先生説:“厚丘長印,是漢官印中勻整朴茂一路的白文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枚印章之一,有強烈的視覺效果,給後世篆刻家很大的啓發。”至此應該感覺到我們厚邱的文化有濃烈的歷史韻味了吧!
“宜春鼎”鼎身銘文“重九斤” “宜春鼎”鼎身銘文“重九斤”
四、“丘”到“邱”演變
《沭陽縣誌》載:“西漢武帝時,始設厚丘縣,隸屬東海郡,縣治厚鎮,前有丘陵盆地,後有厚鎮河,故名厚丘。”
歷史上把“丘”改“邱”共有三次事件:一是西漢武帝劉徹納董仲舒“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隨後就搞一個“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大革命”,為避孔丘諱,令“丘”加“邑(阝)”部改為“邱”。
二是金明昌三年(1192年),金為寵漢文化人,重修曲阜孔廟,命臣庶迴避孔丘之名,,其域內丘姓改為邱姓。
三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為了鞏固統治,攏絡漢文化人心,詔追封孔子五代王爵。因尊孔避諱孔丘之名,雍正也下詔令“丘”加“邑(阝)”改為“邱”,而且要改的徹底,姓氏要改,地名也要改,全國只一處“圜丘”可不改,因為“圜丘”是明、清兩代帝王每年冬至祭祀天的祭台,天大於一切。地名“丘”改“邱”後,讀“期”音。新中國建立後,多次規範漢字讀音,也就把“丘”與“邱”同音了。
五、佛教文化在厚邱
只要你走進沭陽縣茆圩鄉厚邱村,想了解一下厚邱的歷史,不管你想了解的主題是什麼,不論是男女老少,他們都不會忘記向你推薦一下“厚邱有七十二座廟”,即使他們講不出更多的故事。但是現在的厚邱村連一座寺廟也沒有,唯有一隻半的石獅還讓人有一點想象的空間。
佛教傳入中國後,發展過程大致可分五個階段:一是初級階段為東漢魏晉時期,依附於黃老,當時人們把它當作一種方術或民間巫術,佛教的精深教理尚不能被人們正確理解;二是發展階段為東晉南北朝時期,為中興期,這個時代棄儒而重道,玄學盛行,佛教依附玄學而得以大興;三是繁榮階段為隋唐時期,這一時期進入創宗立派,天下普及期;四是衰落階段為宋元明清,宋元保護不倡不壓,明朝嚴格控管,限制佛教地位,清隨明制,表面尊重,實不提倡;五是近代,提倡信仰自由,保護名勝古蹟與佛教文化,似有復興之勢。
從“建置”裏知道,厚邱地是西漢武帝設縣,三國魏時加固城池,重點發展此地,南北朝時從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至北朝周武德七年(578年)併入沭陽,又是近100年縣府所在地,而這100年也正是大興佛教時期,那厚邱縣城內外建些寺廟也就順裏成章了。
佛教在中國的第四階段宋元明清時期,已進入衰落期,厚邱地區也不再是縣府所在地,經歷朝代更替,戰爭損毀;加之明榖宗崇禎三年、清康熙七年兩次大地震,建築物幾乎全部倒塌,從朝廷到地方對佛教已無人重視,佛教文化也就難以保留。
厚邱村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還仍存有一寺,名曰“行香寺”,地址在厚鎮河西岸,現在村民馮其兵家屋後,於連早家屋東。原主持和尚名為王文賓,收當地一徒名為蔣步才,師徒倆相依為命,靠化緣與村民上香火維持生計。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日寇侵我中華,厚邱也未能倖免。一次戰役中,日寇侵佔行香寺為據點,被沭宿海抗聯潼陽大隊包圍,行香寺付之一炬,王文賓、蔣步才後來只住在僅存的一間小廂房內。1966年王文賓病逝,蔣步才還俗回家,廂房被拆除。從此,厚邱七十二座廟在人間徹底消失。至2014年,蔣步才也病逝。
現在僅有“一隻半石獅”用堅強的毅力在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