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卵葉鐵角蕨

鎖定
卵葉鐵角蕨(Asplenium ruta-muraria L.)是鐵角蕨科鐵角蕨屬植物,也叫銀杏葉鐵角蕨(台灣植物誌),鐵角蕨科變異葉系植物。
中文名
卵葉鐵角蕨
拉丁學名
Asplenium ruta-muraria L.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3] 
水龍骨目
鐵角蕨科
鐵角蕨屬
卵葉鐵角蕨
分佈區域
歐洲、北美洲、亞洲

卵葉鐵角蕨形態特徵

卵葉鐵角蕨
卵葉鐵角蕨(6張)
植株高3-10釐米。根狀莖橫走,先端斜上並密被鱗片;鱗片線形,長1.5-3毫米,薄膜質,黑褐色,有光澤,全緣。葉密集簇生;葉柄長2-5釐米,粗約1毫米,禾稈色或灰綠色,基部為栗色並疏被褐色纖維狀小鱗片,向上光滑,幹後壓扁;葉片卵形,長2-5釐米,基部寬1.5-3釐米,尖頭,上部為奇數一回羽狀,下部為二回羽狀;羽片3-4對,對生或互生,斜展,基部一對最大,長8-10毫米,基部寬8-12毫米,三角形,尖頭,為簡單的奇數一回羽狀或三出,側生小羽片2-3片,對生或互
生,斜展,彼此接近,同大,長4-6毫米,中部寬3-5毫米,卵形或近斜方形,近圓 頭或鈍頭,基部闊楔形,下延,邊緣有不整齊的尖齒牙,頂生小羽片與側生小羽片同形而略大,有時淺裂而呈戟形;第二對羽片距基部一對8-12毫米,與基部一對同形而較小,或為單一,向上各對羽片皆為單一,頂生羽片斜方形,單一或不等的二叉。葉脈不明顯,上面略隆起,扇狀二叉分枝,纖細,斜向上,達於葉邊。葉軟革質,幹後灰綠色;葉軸及羽軸與葉片同色,上面有淺縱溝,幹後常壓扁。孢子囊羣線形,長1-4毫米,深棕色,每羽片(或小羽片)有5-12枚,扇形排列,不整齊,成熟後滿布羽片(或小羽片)下面;囊羣蓋線形,灰白色,後變淡棕色,薄膜質,全緣,開向主脈,也有開向葉邊,最後散落。染色體2n=144。 [1]  [4] 

卵葉鐵角蕨生長環境

卵葉鐵角生長在岩石或牆壁上。 [2] 

卵葉鐵角蕨分佈範圍

卵葉鐵角蕨產自於新疆(阿爾泰山、天山北麓)、陝西(山陽)、四川(康定、武隆、豐都)。廣佈於歐洲、北美洲、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日本、中亞及喜馬拉雅。模式標本產地:歐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