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鋸背龜

鎖定
印度鋸背龜是一種,其為爬行綱龜鱉目動物。
中文名
印度鋸背龜
外文名
Kachuga tecta

目錄

印度鋸背龜簡述

棲息環境:緩流及湖沼
體 長:背甲15-23公分.
印度鋸背龜外形
印度鋸背龜外形(5張)
適 温:攝氏23-30度.

印度鋸背龜生物介紹

印度鋸背龜屬於高背龜屬(Kachuga),特徵就是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 高聳.共有七個種類, K.tecta, K. tentoria, K.smithi, K. kachuga, K. dhongoka, K. sylhetensis, K. trivittata.在亞洲水棲龜類來説,是第一大屬,在分類上也有許多不同的見解.其中又以本種K. tecta印度鋸背龜和K. tentoria紅圈鋸背龜兩種最受市場歡迎.算是最出色的.印度鋸背龜一直都被列為CITES I保育,因為族羣數量顯著回升,因此已經被列入降類為CITES II的提案,今年(2004)應該會通過.
紅圈鋸背龜背甲上一圈粉紅十分搶眼.應該是高背龜屬中最亮麗的一種.台灣數年前進口過小批數量,但是因為鋸背龜幼龜很容易遭受水生黴菌感染,加上對新環境的適應力 較弱,一週內的死亡率高達八成以上.能夠養到現在的個體恐怕不多.在購買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感染徵狀,幼龜最好先單獨飼養,並施以魚用抗黴菌藥物預防感染,等到適應期過後再與其他龜混養.
飼養印度鋸背龜的環境與一般水龜的環境相同,半水半陸,不需要特別的佈置.食性比較偏向雜食性,一般水龜飼料,葉菜,死魚,死蝦和冷凍赤蟲,麪包蟲等都能接受.只要 進口個體沒有被感染髮病,飼養的難度並不高.印度鋸背龜體型大小懸殊,通常雌龜為雄龜的一倍大.
雌雄辨別可以由尾巴來分辨,雌龜尾巴較為短小,雄龜粗大.雌龜每窩可產3-5顆蛋,約80-100 天左右孵化.飼養幼龜水深最好不要超過龜龜直立的高度以免幼龜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