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洋板塊

鎖定
印度洋板塊(Indian Ocean plate)為大板塊,又名澳大利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中文名
印度洋板塊
外文名
Indian Ocean plate
別    名
澳大利亞板塊
分支板塊
阿拉伯板塊

印度洋板塊基本信息

印度洋板塊(Indian Ocean plate)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於印度洋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印度洋板塊形成

印度洋板塊形成於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釐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始新世時期和亞洲撞合,這一時期,印度洋板塊移動了約二千到三千公里距離,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

印度洋板塊運動情況

歐亞板塊南緣,沿印度尼泊爾剪切帶(orogenic belt),由沉積物擠壓凸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GPS測量表面,印度洋板塊向東北每年移動5釐米,而歐亞板塊每年向北移動2釐米,因此導致歐亞板塊變形,而印度洋板塊每年被壓縮4毫米。 [1] 

印度洋板塊活動頻繁原因

由於大洋中脊軸部或裂谷帶多為各大板塊之間的邊界,這裏淺源地震火山活動頻繁。根據海底擴張學説,地幔岩漿在大洋中脊處上升並固結,生成大洋地殼,較老的地殼被推向兩側,使洋盆面積不斷擴張。據推算,寬達1.5萬公里的太平洋僅需1.5億年左右即可形成。
當移動的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擊時,其前緣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深海溝。因地幔岩漿的上升作用不僅發生于海洋,也在大陸深處進行,導致大陸發生破裂,形成地溝,處於兩側地殼向外擴張和產生新洋殼的前夕,可視為胚胎型大洋。進而發展,即會產生海水灌入,並不斷向兩側擴張推移,這就是洋殼形成的幼年期,如紅海亞丁灣
新洋殼的不斷生成必須伴有老洋殼的破壞與消亡,如地中海則代表大洋發展的終結期,這個在中生代即存在的海盆,由於非洲和歐亞板塊的相對運動,曾一度被封閉,成為內陸大沙漠,後因直布羅陀海峽被衝破,大西洋水復灌入地中海,但其面積遠小於古地中海。太平洋則因洋盆邊緣收縮速率大於海隆的擴張速率,也使其處於整體收縮過程中。 [2] 
參考資料
  • 1.    李三忠,索豔慧,劉鑫,趙淑娟,餘珊,戴黎明,許立青,張臻,劉為勇,李懷明. 印度洋構造過程重建與成礦模式: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的啓示[J].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15,39(01):30-43.
  • 2.    羅灼禮. 印度洋板塊向北頂撞與我國西部及其鄰區現代構造應力場和地震活動的關係[J]. 西北地震學報,1979(04):1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