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洋板塊

鎖定
全球岩石圈板塊劃分中,屬於大洋的板塊部分。 [1] 
中文名
大洋板塊
外文名
oceanic plate

大洋板塊組成

該學説將全球岩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及太平洋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基本上是由洋底岩石圈構成外,其它板塊均包括部分海洋和大陸地殼。如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由於大洋中脊軸部或裂谷帶多為各大板塊之間的邊界,這裏淺源地震、火山活動頻繁。根據海底擴張學説,地幔岩漿在大洋中脊處上升並固結,生成大洋地殼,較老的地殼被推向兩側,使洋盆面積不斷擴張。

大洋板塊形成

據推算,寬達1.5萬公里的太平洋僅需1.5億年左右即可形成。當移動的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擊時,其前緣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深海溝。因地幔岩漿的上升作用不僅發生于海洋,也在大陸深處進行,導致大陸發生破裂,形成地溝,處於兩側地殼向外擴張和產生新洋殼的前夕,可視為胚胎型大洋。進而發展,即會產生海水灌入,並不斷向兩側擴張推移,這就是洋殼形成的幼年期,

大洋板塊典型事例

如紅海和亞丁灣。新洋殼的不斷生成必須伴有老洋殼的破壞與消亡,如地中海則代表大洋發展的終結期,這個在中生代即存在的海盆,由於非洲和歐亞板塊的相對運動,曾一度被封閉,成為內陸大沙漠,後因直布羅陀海峽被衝破,大西洋水復灌入地中海,但其面積遠小於古地中海。太平洋則因洋盆邊緣收縮速率大於海隆的擴張速率,也使其處於整體收縮過程中。

大洋板塊板塊構造説

板塊構造理論,是從海底研究得出的,是瞭解地球形態的一把鑰匙。
地球表層是由一些板塊合併而成.這些板塊就像浮在海面的冰山,在熔融的地幔岩漿上漂浮運動。所謂板塊構造,講的就是這些堅硬的岩石板塊以及它們的運動體系。地球表層主要有六個基本板塊,板塊是堅如磐石,其內部是穩定的,地殼處於比較寧靜之中,而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運動激烈的地帶,經常發生火山噴發、地震、岩層的擠壓褶皺及斷裂。
六大板塊中,太平洋板塊完全由大洋岩石圈組成,而大西洋由洋中央海底山脈分開,一半屬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一半屬於美洲板塊。印度洋,也由人字形的海底山脈分開,使印度洋洋底分別屬於非洲板塊、印度板塊和南極板塊。所以,這些板塊是由大洋岩石圈及大陸岩石圈組成,它包含了海洋與大陸。

大洋板塊動力學因素

主要是地幔深處的熱對流作用。地球深部的核心稱地核,它是高温熔融的。它使地核外圍的地幔加温,地幔温度很高,靠近地核的岩層也熔化。地幔下部的導熱性不能有效地將地核的熱量散發出去,使熱量積聚,致使地幔逐漸升高温度,地幔物質成為塑性狀態,形成對流形式的運動。地幔的熱對流是在大洋中的海底山脈(又稱洋中脊)處上升。沿着海底水平運動,到大洋邊緣海溝島弧帶,隨着水平長距離運動而冷卻,而沿海溝帶下沉,又回到高温的地幔層中消失。
板塊運動
板塊運動(2張)
海底擴張時對流的地幔軟流層 海底擴張時對流的地幔軟流層
由於地幔的對流運動,使得漂浮在它上面的板塊也被帶動做水平運動。所以,地幔的熱對流是帶動板塊運動傳送帶。板塊從大洋中脊兩側各自做分離的運動。這運動的板塊最終總會有相遇的,相遇相互碰撞,當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碰撞,大洋板塊密度大而重,就插到大陸板塊之下,在碰撞向下插入處就形成大洋邊緣的深海溝。假使是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則互相擠壓,使兩個板塊的接觸帶擠壓變形,形成巨大的山系,如喜馬拉雅山系就是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擠壓而形成的。因此,大洋底部的運動,形成大洋邊緣島弧海溝複雜的地貌,也構成大陸上巨大的山系,板塊構造控制了整個地球的地表形態
板塊示意圖 板塊示意圖
參考資料
  • 1.    汪新文主編.地球科學概論 第2版:地質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