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副緋鯉

鎖定
印度副緋鯉,Parupeneus indicus (G. Shaw, 1803),又稱印度海鯡鯉,俗名秋姑、須哥,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須鯛科副緋鯉屬的其中一個種。
外文名
Indian goatfish
別    名
印度海鯡鯉
中文學名
印度副緋鯉
拉丁學名
Parupeneus indicus (G. Shaw, 180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須鯛科
副緋鯉屬
印度副緋鯉

印度副緋鯉科學分類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 鱸亞目Percoidei
科: 須鯛科Mullidae
屬: 副緋鯉屬 Parupeneus
種: 印度副緋鯉 P. indicus

印度副緋鯉分佈

本魚主要分佈於印度洋區,包括東非紅海馬爾代夫科摩羅毛里求斯、塞舌爾羣島、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安達曼海泰國菲律賓、印尼、中國南海、中國台灣地區、越南、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澳大利亞馬里亞納羣島馬紹爾羣島密克羅尼西亞帕勞瑙魯斐濟羣島東加基里巴斯圖瓦盧、萬納杜、法屬波里尼西亞、墨西哥加拉巴哥羣島厄瓜多爾等海域也有少量分佈。
深度 :水深0~20米。

印度副緋鯉特徵

本魚體色有兩大系統為淺褐色及橄欖黃。前者顏色上深下淺,腹部較淡,臀鰭、胸鰭白色,其他各鰭淺橙紅色。體呈紡錘型,體被大鱗片,固著堅牢。頭小而側扁,側線完整。頭部有一對觸鬚。最明顯的特徵是第一背鰭及第二背鰭之間的體背部有一中等大小的金黃色斑點,及尾柄末端略偏上方有一枚較小的黑色圓斑,尾鰭深分叉,背鰭兩個。背鰭硬棘共8枚、軟條共9枚;臀鰭硬棘1枚、軟條7枚。側線鱗片數27~31枚。體長可達40釐米。

印度副緋鯉生態

本魚喜出現在水較混濁的海域,成羣或單獨在岩礁或珊瑚礁間之沙地覓食,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食。在其覓食時,常伴有刺尾魚科隆頭魚科的魚跟着檢食。夜間則躺在沙地上睡覺。

印度副緋鯉經濟利用

屬於中大型食用魚,不新鮮時肉質會變硬,紅燒最適宜。另外也可當作觀賞魚。

印度副緋鯉生活習性

成蟲性喜廕庇,畏強光,10時前和16時後多在嫩莖、嫩枝上危害;中午強日照時,常棲息葉蔭下。卵多聚產於葉面。雌蟲每次產卵12-20粒,以12或14粒為多,成行或成塊疏散排列。若蟲喜在嫩頭上吸汁。冬季温暖,春季少雨的年份發生較重;陽坡和較避風處的寄主受害亦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