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卮酒

鎖定
卮酒,漢語詞彙,讀音是zhī jiǔ,意思是古代盛酒的器皿
中文名
卮酒
拼    音
zhī jiǔ
注    音
ㄓㄧ ㄐㄧㄨˇ
解    釋
古代盛酒的器皿

目錄

卮酒解釋

猶言杯酒。

卮酒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戰國策·燕策一》:“後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進之。妾知其藥酒也,進之則殺主父,言之則逐主母。乃陽僵棄酒。主父大怒而笞之。”
王之道《浪淘沙·和魯如晦》:卮酒發酡顏。休更留殘。滿城風雨麥秋寒。餘馥尚能消酒惡,誰敢包彈。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於是太子丹復引卮酒,跪進於(荊)軻。軻一吸而盡,牽舞陽之臂,騰躍上車,催鞭疾馳,竟不反顧。” [1] 
清 昭連 《嘯亭續錄·大蒙古包宴》:“上親賜卮酒,以及新降諸王、貝勒、伯克等,示無外也,俗謂之大蒙古包宴 [2]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