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西龍

鎖定
“卡西龍”為晉江市金威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主導品牌, [1]  公司創立於1992年,是一家以系列童鞋、童裝為主導產品的企業。沉澱二十年之久,卡西龍現已成長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兒童鞋服品牌企業。
中文名
卡西龍
外文名
caslon
類    別
品牌
業務範圍
童鞋、童裝
榮    譽
童鞋品牌十強

卡西龍基本信息

中國十大童鞋品牌
亞洲品牌500強
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品牌
中國市場暢銷童裝品牌
中國市場童鞋品牌15強
中國體育品牌價值100強
卡西龍LOGO 卡西龍LOGO
中國最受歡迎兒童鞋服品牌
亞洲最具投資價值兒童用品品牌
第十一屆中學生運動會唯一指定童鞋童裝品牌

卡西龍公司簡介

品牌標誌 品牌標誌
卡西龍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百姓放心品牌”、“質量信得過產品”、“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體育品牌”、“中國童鞋十大品牌”、“中國體育品牌價值100強 ”、”中國最受歡迎兒童鞋服品牌“、“第八屆中國乒協少兒乒乓球盃賽總決賽唯一童鞋品牌”、“第十一屆中學生運動會唯一指定童鞋童裝品牌”等多項榮譽,並與“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卡西龍聯手央視少兒頻道、湖南金鷹卡通衞視及浙江衞視等熱播頻道,掀起品牌傳播新風暴;同時,攜手台灣著名童星小小彬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啓動品牌高度戰略。卡西龍審時度勢,實施以市場為中心,以品牌為導向的營銷策略,進行全方位的品牌戰略推廣,建立起全國強大的終端銷售網絡,佔據品牌營銷至高點。

卡西龍創始人

2001年丁燦陽先生創建了自有品牌“卡西龍”,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民族品牌。
丁燦陽 丁燦陽
1997年到至今,丁燦陽自主創新設計的沙灘鞋更是在同行業保持領先位置。在丁燦陽先生的正確領導下,從批發起家,到試行自主品牌專賣體系,如今卡西龍已成長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專業鞋服企業,並擁有近2000家專櫃和專賣店,同時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百姓放心品牌““質量信得過產品”、“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體育品牌”、“中國童鞋十大品牌”、“中國體育品牌價值100強”、”中國最受歡迎兒童鞋服品牌““第八屆中國乒協少兒乒乓球盃賽總決賽唯一童鞋品牌”、“第十一屆中學生運動會唯一指定童鞋童裝品牌”等多項榮譽。

卡西龍發展歷程

1992年 卡西龍晉江市金威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晉江落地生根。
1996年 卡西龍進軍兒童鞋服領域,成為行業內首批進軍童鞋領域的品牌。
2001年 “卡西龍”童鞋品牌正式誕生,中國兒童鞋服行業一顆新星閃亮登場。
2001年 卡西龍實施以市場導向的營銷策略,在全國建立起強大的終端銷售網絡,全方面進行品牌運營整合推廣。
2002年 卡西龍啓用當紅小童星“叮噹”為代言人,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2006年 卡西龍與金鷹卡通達成戰略合作關係,獨家冠名金牌兒童欄目《童心撞地球》。
2006年 卡西龍公司全面導入卡西龍卡通形象,力求卡通藝術與卡西龍品牌的完美結合,全力為中國兒童打造一流休閒運動生活用品裝備。
2007年 卡西龍啓用著名童星楊紫和牛東文為形象代言人,實現品牌的全方位升級。
2008年 卡西龍一舉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和“信譽紡織品標誌”雙項榮譽稱號,成為中國童鞋行業的標杆品牌之一。
2009年 卡西龍成為金鷹卡通衞視“寶貝go”指定裝備,其娛樂營銷之路在行業內引起一股跟風熱潮。
2009年 卡西龍榮獲“第八屆中國乒協少兒乒乓球盃賽”戰略合作伙伴,成為總決賽唯一制定童鞋品牌,在體育營銷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2010年 卡西龍續簽著名影星楊紫並邀請台灣當紅童星小小彬為形象代言人,佔據心智營銷制高點。
2010年 卡西龍於央視少兒頻道投放廣告,重金打造的精彩廣告片讓卡西龍迎來了最佳發展契機。
2010年 卡西龍與“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2010年 卡西龍榮膺“中國童鞋十大品牌 ”及“中國體育品牌價值100強 ”。
2011年 卡西龍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品牌”、”中國最受歡迎兒童鞋服品牌“和”第十一屆中學生運動會唯一指定童鞋童裝品牌“榮譽稱號,開啓品牌輝煌篇章。
2012年 卡西龍品牌榮獲“2012年3.15消費者信得過品牌榮譽稱號”、“全國質量誠信承諾示範企業”、“全國質量檢驗穩定合格產品”,品牌為先導,以質取勝。
2012年 卡西龍榮獲“中國市場童鞋品牌15強”及“2011~2012中國市場暢銷童裝品牌”榮譽稱號,成功開創卡西龍童鞋童裝品牌發展里程碑。
2012年 卡西龍品牌榮獲“亞洲十大童鞋品牌”及“亞洲最具投資價值兒童用品品牌”、“亞洲品牌500強”榮譽稱號,卡西龍品牌再創輝煌走向世界。
2012年 卡西龍“希望童鞋”成長公益活動走進河南獲嘉、甘肅景泰縣、貴州岔河
展望未來,卡西龍正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與少年兒童們共同成長。

卡西龍五龍形象

金威卡西龍五龍形象
金威卡西龍五龍形象(6張)
卡西龍作為國內首創自主創新卡通品牌形象的兒童用品品牌,將“金威卡西龍”形象進行全面升級,從富有靈氣的神情到個性化的動作表現,活靈活現的形象設計,簡潔時尚、活潑可愛的設計風格,充分展現了卡西龍企業的行業屬性。
卡西龍將“金威卡西龍”五龍形象應用在品牌推廣上,增強卡西龍品牌形象內涵和品牌故事,同時涉及系列概念產品開發和動漫行業開發等領域,傳承卡西龍“時尚、天真、活潑、可愛、勇敢”的品牌性格,其富含獨具品牌特色及親和力,與消費者近距離地進行情感交流,強化品牌的視覺衝擊力和影響力,有效地突出自身品牌與競爭品牌之間的區隔,實現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有效塑造。

卡西龍娛樂營銷

2009年,繼三年前獨家冠名《童心撞地球》欄目之後,卡西龍品牌再次攜手湖南衞視金鷹卡通頻道;2011年,並與《飛行幼樂園》欄目達成冠名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進行線上線下的互動傳播,與消費者深度溝通,潛移默化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卡西龍的每一次營銷活動都取得不俗的成績,獲得深厚的品牌積澱,在未來品牌戰略規劃下,卡西龍將繼續推廣差異化的娛樂營銷策劃,開啓品牌制勝時代。
後奧運營銷時代,卡西龍快速出擊,成為“第八屆中國乒協少兒乒乓球盃賽”戰略合作伙伴,開創兒童體育營銷先鋒,這是卡西龍繼娛樂營銷之後的又一次升級。
兒童是中國新世代,而體育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卡西龍品牌攜手中國乒協,藉助體育營銷熱潮,在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提高產品和品牌在受眾心目中的關注度及曝光率;2011年卡西龍繼續推行體育營銷,成為”第28屆成都體博會“和“第13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戰略合作伙伴,大大提升品牌的滲透力及影響力,快速提升品牌增值,助力品牌騰飛。
於此同時,卡西龍品牌娛樂營銷始終堅持最初定位,關注兒童身心發展,與兒童共同體驗成長樂趣。2011年,卡西龍與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泉州市教育局、泉州電視台開展戰略合作,成為第三屆泉州少兒電視藝術節童鞋唯一制指定贊助商,品牌滲透力更進一步;2012年,卡西龍品牌還獨家冠名“卡西龍杯”泉州首屆少兒民樂電視大賽,盡顯中國器樂文化特色,同時也為廣大喜愛民族器樂演奏的中小學生提供了表演平台,大大提升了卡西龍品牌的影響力以及品牌美譽度,這種娛樂營銷模式為實現中國兒童鞋服品牌NO.1目標邁出有力的一步。

卡西龍動漫營銷

卡西龍品牌董事長丁燦陽認為,非品牌童鞋企業比拼的不只是質量關,款式設計直接關係到銷售業績。將動漫人物及卡通玩偶植入童鞋生產設計中,成了卡西龍品牌用於突破同質化發展的方式選擇。卡西龍品牌開始走出單純以產品競爭為導向的時代,更為關注企業的動漫營銷推廣。
2009年,卡西龍因為冠名湖南金鷹卡通頻道的兒童欄目《童心撞地球》,讓可愛的恐龍形象深入小朋友心中。卡西龍品牌成為率先與動漫業聯姻的一個成功典範。
2012年.卡西龍品牌結合“金威卡西龍”五龍形象,將品牌形象具化為五條可愛勇敢的動漫小龍“金威卡西龍”,傾力打造中國首部3D五行動畫片《卡西龍之尋龍記》即將面世,卡西龍品牌力求與動漫營銷的結合,透過“五小龍”的成長,更快一步推動品牌理念對目標人羣的深入影響;
同年,為配合《卡西龍之尋龍記》動漫開展,以卡西龍為主題的兩款動畫小遊戲《卡西龍之龍傳奇》及《卡西龍之找茬 》,也首次在各大網絡遊戲平台上線;除此之外,卡西龍首款智能手機娛樂軟件《卡西龍之五行》正式在蘋果商店、安卓市場等主流大手機平台上線,這些提前為《卡西龍之尋龍記》首部3D五行動畫片做足了宣傳,卡西龍在受眾面前關注度廣泛提升,品牌增值增速大大提升。

卡西龍公益活動

大品牌定有特色,好品牌定有口碑。卡西龍品牌顯然在此列。卡西龍品牌始終關注兒童的成長,尤其是對貧困地區孩童始終念念不忘,堅持與公益事業相結合,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同。
2012年,卡西龍兒童用品品牌攜手中國品牌管理研究中心共同發起“希望童鞋”成長公益活動,喚起行業乃至社會對山區貧困兒童的再度關注,一起伸出援助之手。
2012年6月21日,卡西龍“希望童鞋”成長公益活動成功走進河南獲嘉,為後李村貧困兒童捐贈了一批卡西龍鞋服產品,給孩子們送去身心上的温暖以及希望。
2012年7月9日,卡西龍“希望童鞋”成長公益活動馬不停蹄,幾經輾轉順利到達甘肅省景泰縣,為景泰當地王莊小學的162名貧困兒童帶來了物資上的幫助以及心靈上的關懷,再一次將愛心傳遞到了貧困地區,卡西龍公益活動受到了當地人們以及社會輿論的大力支持。
2012年10月9日,卡西龍“希望童鞋”輾轉南下,來到了偏遠的貴州地區,走進貴州貧窮地區岔河,及時為當地的孩子們送去了童鞋、書包等愛心物資,在這個秋天帶給了孩子們温暖的守護,卡西龍的動人事蹟被一張張照片定格留念,愛心事業進一步延伸,為品牌形象以及價值的大幅度提升更添助力。
在這個年代,相信“卡西龍”兒童用品能夠憑藉與眾不同的娛樂營銷、動漫營銷以及公益活動等方式,更好更快地引領中國兒童鞋服產業的發展,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