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鎖定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俄語:Калмыц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2]  ),是原蘇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自治共和國之一,1935 [1]  年成立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中文名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外文名
Калмыц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
國土面積
76100 km²
語    言
俄語卡爾梅克語
地理位置
俄羅斯西北部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歷史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蘇聯建國前

明末清初衞拉特蒙古分為四部: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 [1]  ,後準噶爾部強盛,土爾扈特部不服準部統治,於1616年在首領和鄂爾勒克帶領下,越過吉爾吉斯草原,同年與俄人講和。和鄂爾勒克移居於託波爾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亞汗後人,並征服花剌子模部分領地。
1643年,和鄂爾勒克移營至伏爾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與諾蓋人密謀,使其脱離俄國。
1650年,西伯利亞的土爾扈特部遣使向順治皇帝表示臣服。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國徽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國徽
1673年,頓河和伏爾加河間的土爾扈特部首領阿玉奇,為得到俄國每年的豐厚贈禮,向沙皇表示效忠,但土爾扈特部與克里米亞汗國、達賴喇嘛、清朝都繼續保持聯繫。後來沙皇俄國不斷向其徵兵用於對奧斯曼土耳其作戰,激起了土爾扈特人的反抗,17萬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阿玉奇的曾孫)率領下東歸故土,遭俄軍和哈薩克人攔截,死傷無數,最後剩4萬3千人到達中國新疆境內。其他9萬衞拉特部蒙古人留在了伏爾加河下游地區,成為了卡爾梅克人。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蘇聯時期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國旗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國旗
1920年革命 [2]  後,建立了俄羅斯 [1]  卡爾梅克自治區,1935年成立共和國。1943年卡爾梅克人由於“與德國侵佔者合作”被強行驅逐到西伯利亞和北哈薩克斯坦地區。1958年驅逐令被認為有誤又作修改,並重新成立了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隸屬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幾乎所有的卡爾梅克人又重返故土。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

蘇聯解體後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共和國。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地理概況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位於裏海沿岸低地的西部,東部與裏海瀕臨,從北到南跨度是640公里,從西到東跨度是480公里。該區處於草原,半沙漠和沙漠帶,地表水極少,其總面積為76,100平方公里,超過了比利時,丹麥,瑞士和荷蘭總面積的總和。共和國處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東南方,西鄰羅斯托夫州,南部和西南與伏爾加格勒州相鄰,東接阿斯特拉罕州,南部與達吉斯坦共和國接壤,西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其座標為東經44.5度到40.10度,北緯41.40到47.35度,從北到南長448公里,從西到東長 [3]  423公里。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氣候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氣候屬鮮明的大陸性氣候,夏季乾旱炎熱,冬季寒冷少雪。冬季氣温在零下10℃~零下20℃之間;夏季山區氣温處在20℃~30℃之間。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是春季。共和國內山區的植物生長期是180天~213天。一月平均氣温: -7 °C;七月平均氣温: 24 °C;年均降水量: 170mm(東部)到 [3]  400mm(西部)。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處於明顯的大陸性乾旱氣候控制之下,農業經濟最基礎的生產方式——農場,處於使人苦惱的狀態。土地沙化(這種情況已逼近埃利斯塔市)正在形成歐洲的第一個沙漠。各種因素導致了土地沙化狀況的出現,如:不成功的土壤改良政策;用相似的自然條件吸引別國來此放牧(許多卡爾梅克人都這樣認為,從而達爾金人和車臣人從1943年開始“滲透”到共和國來放牧——形成卡爾梅克人遷居年);過度放牧,牲畜頭數嚴重超過牧場的標準負荷;開墾海洋土地,號稱“世紀工程”的“ [3]  伏爾加河——恰格拉伊河”運河的開鑿導致的後果是土質鹽漬、被侵蝕,而且破壞了高鼻羚羊的生息地,這些都造成了環境的惡化。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河流

主要流經河流包括:伏爾加河、庫馬河、馬內奇河 [3]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湖泊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位於裏海沿岸,總體來講,湖泊較少,其中最大的幾個包括:Manych-Gudilo、Sarpinskoye、Sostinskiye、Tsagan-Khak。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資源

[1]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礦藏資源主要有石油礦、天然氣、鹽礦和建築用材料,但淡水資源匱乏。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政區分化

全國行政單位數量為13個區、1個直轄市、兩個區屬市、5個市鎮、99個行政農莊。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首府是埃利斯塔市(英文:Elista;俄文:Элиста),該市建於1930年,從莫斯科市到埃利斯塔市的距離為1836公里。區屬城市有:戈羅多維科夫斯克市(英文:Gorodovikovsk;俄文:Городовиковск),1971年建市,屬戈羅多維科夫斯克區。裏海市(英文:Caspian;俄文:Каспийское),1963年建市,屬裏海區。 [1] 
參考資料
  • 1.    大韓民國國家數據庫地名數據中心
  • 2.    馬克西姆·高爾基.《童年》.黑龍江美術出版社: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6年7月:1-145
  • 3.    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地理 七年級上冊.遼寧省新華書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