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彼·布萊梅

鎖定
德國畫家,繪畫藝術家和電影製片人,德國批判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畫派的創始人。這位在西方引起爭議的人物影響了一代才華出眾的中國學子,他的三個中國留學生現已成為中國藝術界的名人——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藝術家吳山專和漢堡國際傳媒藝術與互動媒體學院院長單凡
中文名
卡彼·布萊梅
外文名
KPBrehmer
出生日期
1938年9月12日
逝世日期
1997年11月16日
出生地
柏林

目錄

卡彼·布萊梅人物簡介

卡彼·布萊梅作品 卡彼·布萊梅作品
父親是德國國家鐵路技術助理弗蘭克·布萊默。少時他生活在柏林,經歷過柏林的分隔狀態,有段時間住在東部,接受了一些共產主義的思想。1957年至1959年進入當地高校。1959年,他雕刻了第一幅蝕刻。1959至1961年在當地藝術學院接受美術教育,後赴國外留學。
1971年,任教於漢堡美術學院,1987年任該院教授。卡彼·布萊梅於1987-1988年在中國美院擔任客座教授,為中國學生講授波譜藝術、激浪派及行為藝術,併成為許江和吳山專之後德國留學之旅的原動力,正如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的許江所言“如果説漢堡的留學生涯對我一生一世的影響要凝結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卡彼,我尊敬的導師”。卡彼·布萊梅的中國之行不僅在於結識了幾位高徒,更結緣了中國文化,特別是木刻版畫技法,並貫通於其以《鞋帶書法》為代表的藝術創作。

卡彼·布萊梅成就

卡彼·布萊梅的畫作《奶牛》 卡彼·布萊梅的畫作《奶牛》 [1]
卡彼·布萊梅的很多作品具有早期波普藝術的特徵,比如他用顏料描繪充滿科技感的類似於熱成像或醫學透視圖的作品,用評論家們的話説,這是一位“技術時代的藝術家”。
卡彼.布萊梅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創造一種將數據視覺化的方式,來闡述當代社會、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起因。《勞工的靈魂與感覺》(SoulandFeelingsoftheWorker)是他與心理學家合作,檢視一名勞工在執行生產過程中的心裏狀態。
卡彼.布萊梅對於日常生活和媒體領域中的美學形態所產生的興趣,使得他對中國傳統版畫產生了偏愛。他曾與學生單凡古幹聯合創作的《西湖》——報紙折成的船帆,盪漾於繪畫的西湖之上。至於他自己創作的“鞋帶書法”,隱隱透出跨語境、跨國度的藝術魅力。他的作品大多被視為政治藝術或政治傾向的可視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