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卜佔亞

鎖定
卜佔亞 (1918-1999),天津市薊縣城關鄉板橋村人。1938年5月參加革命,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5月,卜佔亞組織參加冀東革命大爆動後,參加了抗日遊擊隊,不久,編人八路軍宋(時倫)鄧(華)支隊當戰士,後任三十一大隊政治指導員。1944年曆任團長兼政委、政委、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卜佔亞任熱河二十五旅—〇二團團長兼政委等職,參加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卜佔亞參加了抗美授朝,回國後任師政委,參加指揮甘肅、青海剿匪戰鬥,西藏平叛作戰。後任軍政治部主任、軍副政委、政委,廣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等職。1973年後任蘭州軍區副政委。1984年離休。1999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1] 
中文名
卜佔亞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天津市薊縣
出生日期
1918年
逝世日期
1999年2月13日

卜佔亞人物生平

卜佔亞,天津市薊縣人,1918年5月出生於薊縣板橋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36年日軍侵佔冀東後,中共在前縣組織了人民武裝抗日自衞救國會,他擔任交通員。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到縣人民暴動,被調往晉察冀一分區六團三營十連任指導員。1940年8月參加百團大戰。1944年調晉察冀黨校學習,任冀東軍區第十五軍分區十一團總支書記。日本投降後,奉命帶領一個半連的人到東北建昌一帶擴大隊伍,組成一二〇團並任團長兼政委。在國民黨軍進攻熱河時,指揮全團勝利地完成了保衞承德的任務。在遼瀋戰役中,任東北野戰軍八縱隊一三五師四〇四團政委,受命攻打錦州東大梁,全團打得勇猛頑強,經過激戰,殲敵近千人,抓獲國民黨錦州副總指揮盛加興和師長景陽,受到野戰軍政委羅榮桓的表揚。隨後,又率部參加了遼西大會戰平津戰役。在1949年10月衡寶戰役中,組織指揮四〇四團參加了蘆門前戰鬥,一舉殲滅敵一七二師,受到上級通報嘉獎。 [2] 
1949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五軍一三五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加了廣西的清匪反霸鬥爭。1951年11月任師副政委併兼任中共廣東省南海縣委第一書記。1952年9月赴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組織指揮了金城反擊戰中的梨川洞戰鬥。1953年7月被調到停戰委員會朝鮮滿浦江口岸辦事處任主任聯絡官,與波蘭、捷克、瑞典、瑞士等中立國聯絡官一起負責朝鮮撤軍事宜。1955年3月任一三五師政委。1956年調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1957年任一三四師政委。1958年到1959年,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發生叛亂,西藏也發生武裝叛亂,他奉命率部參加平叛作戰,叛亂平息後,又與西藏工委書記一起負責西藏山南地區的民主改革和解放農奴的工作。由於工作艱苦深入,充分發動羣眾、依靠羣眾,山南地區的民主改革順利進行,由農奴制社會躍入社會主義社會。1960年入北京高等軍事學院學習。1963年以後任四十二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1968年7月調任廣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同時擔任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是黨的九大代表。 [2] 
1970年4月,中央決定調他擔任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並任廣州軍區副政委兼湖南省軍區第一政委,1970年11月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1973年3月調出。在湖南工作期間,正處“文革”內亂之中,為穩定湖南局勢做了大量工作,併為工農業生產起了推動作用。1971年修建湘黔、枝柳鐵路湖南段,任修建鐵路指揮部政委,組織百萬民兵奮戰在鐵路沿線,提前完成任務。1972年為了解決長沙至湘西的公路交通問題,省委下決心自籌資金修建湘江大橋,作為主要組織者和指揮者,他親自動員長沙全市人民為修橋貢獻力量,併到漣鋼動員工人為修建大橋增產優質鋼材。由於省委卓有成效的組織領導,大橋僅9個月時間就建成通車。1972年10月,根據當時的情況,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停止他的省委書記職務。粉碎“四人幫”後,省委經過反覆調查核實,於1982年發出23號文件,認為他在湖南工作期間有錯誤,但不是參與反革命陰謀活動的問題,經中央批准同意撤銷中央1973年12號文件,原結論予以否定。 [2] 
1973年3月調任蘭州軍區副政委,1983年8月離職休養。1999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1歲。 [2] 

卜佔亞人物評價

新華社發的告中評價他:長期致力於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積極為部隊解決實際問題,為提高部隊戰鬥力作出了貢獻。 [2] 
參考資料
  • 1.    董硯國主編;朝陽市史志辦公室編.朝陽黨史人物.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5-7
  • 2.    卜佔亞  .湖南圖書館[引用日期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