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館公園

鎖定
南館公園內,明代這裏是一座銅廠。1956年市規劃局批准此地為綠化用地,根據當地居民的俗稱命名為南館公園。南館公園北與俄羅斯大使館相對,西與著名的通教寺毗鄰,東與北中街相接,南是西羊管衚衕。全園面積2.62公頃,始建於是1956年,1992年10月1日正式開放,是一座環境優美、景色怡人位於東直門的現代園林。
中文名
南館公園
外文名
nanguangongyuan
俗    稱
南館公園
位    置
北與俄羅斯大使館相對

南館公園地理位置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位於東直門內,北與俄羅斯大使館相對,西與著名的通教寺毗鄰,東北中街相連,南是西洋管衚衕

南館公園公園簡介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始建於1956年,根據當地居民的俗稱命名為“南館公園”。1989年南館公園成立公園管理處,1992年10月1日正式開放,當時公園佔地面積2.62公頃,總體佈局以自然式為主,多采用植物造景的手法,根據功能可分為東部的兒童活動區,西部的老年人活動區,西北角的露天舞場及中部的綜合活動區,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遊人休息,娛樂,健身,遊覽的需求。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5張)
2002年4月,東城區委、區政府結合北京市綠色奧運行動規劃的啓動和東城區環境建設總體計劃,針對北京市水資源匱缺的現狀,對公園進行全面改造。2002年9月28日,北京市第一座以中水造景的生態水景園——南館公園正式建成。
建成後的南館公園總面積3公頃,建設風格以“水景”為主題,利用中水在咫尺空間內藝術地囊括了自然界河、湖、溪、澗、泉、瀑等各具特色的景觀,形成各具風格的自然景區。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
面積約5000平米,水深近1米的大湖與園內主雕塑“大地的啓示”構成公園主景區;與主景區相連的島嶼、橋樑、小溪、四季花房和跳躍在公園各個角落的各式噴泉以及西、南兩個入口處的景牆和浮雕無不體現出水景公園的特色。2003年南館公園轉變管理模式,規範管理程序,通過 ISO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2004年南館公園完善了健身區、殘疾人坡道、避雨廊、科普畫廊等一系列設施,使公園人性化服務得到更好的體現。同時通過領導組、專家組的評審成功的躋身於精品公園的行列。
2010年11月,按照東城區“建設低碳城區,實現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改建成低碳生活示範園。
南館公園是一座集環境、科技、示範與文娛休閒為一體的特色主題公園。

南館公園重點景觀介紹

名稱:大地的啓示
寓意:南館公園以“水景”為主題,利用中水在咫尺空間內藝術地囊括了自然界中河、湖、溪、澗、泉、瀑等各具特色的景點,形成各具風格的自然景區。
大地的啓示 大地的啓示
園內主體雕塑“大地的啓示”為公園主景區, 深刻寓示着水和大地、人類的親密關係,淺藍色的靈芝頂,有的散落水邊,與白色的天然乳石形成可供遊人休憩的石灘,有的在粉紅色帶黑點的仿花崗岩噴塗的支撐柄上錯落升騰,高達9米,流水從每一個靈芝頂上噴流而出。整個雕塑賦予人們極大的想象空間,呼喚着人類對自然的嚮往和尊崇。與主景區相連的景觀採用跳泉、掛泉、霧泉、柱泉等國內外不同的噴泉造景手法展示了水多姿多彩的形態。

南館公園亮點

公園運用“科學、綠色、低碳”理念,利用“中水”營造特色水景樂園和應用高新低碳技術建成節能環保宣傳展示基地,不僅成為附近居民休閒鍛鍊的好去處,也將成為東直門地區城市景觀的一大亮點。園內景點,星羅棋佈,鳥語林里人鳥對話,其樂融融;園中園內,百年香樟綠蔭如蓋,井岡寒蘭高雅清香,千年蘇鐵蒼勁挺拔。百花山、荷花池、芙蓉廊、卧波橋、盆景館、觀賞温室、魚水榭、靈泉古井、觀松亭、映水廳,漫步南館公園,移步即景,花紅柳綠。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
園內應用30多種高新低碳技術,建成節能環保宣傳展示基地。在園內鋪設透水磚用雨雨水收集;應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照明供電;利用木塑技術製作低碳座椅;建築採用生態、環保材料建造及裝修;在室內利用中水水源熱泵中央空調技術取暖製冷;引入餐廚垃圾一體化處理裝置向遊人演示生活垃圾快速降解過程採用物聯網技術對全國的能源和環境進行監測管理。通過建設集20餘項最前沿低碳技術的節能環保屋,為市民打造新時代低碳減排的傢俱模式;種植各種吸碳、耐旱植物,增加碳匯;在東南角建有中水處理站,提供景觀和綠化用水,節約水源。

南館公園建築風格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風格獨特,其佈局靈活多變,將人工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形成巧奪天工的奇異效果。這些園林建築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隱建築物于山水之中,將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這些建築將山水地形、花草樹木、庭院、廊橋及楹聯匾額等精巧佈設,使得山石流水處處生情,意境無窮。注重兩側對稱,着重佈置次要建築物,佈局平衡舒展,引人入勝。這裏的一切藝術加工也都是對結構體系和構件的加工,如色彩、裝飾與構件結合,構成了豐富絢麗的藝術成就,雕樑畫棟,形體優美而色彩斑斕;楹聯匾額,激發意趣而遐想無窮。其安排原則大體如下:樹高大喬木以廕庇烈日,植古樸或秀麗樹形樹姿(如虯松,柔柳)以供欣賞,再輔以花、、葉的顏色和香味(如丹桂、紅楓金橘、蠟梅、秋菊等)。竹的品類亦繁,終年翠綠以為園林襯色,或多植蔓草、藤蘿,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賞其聲音的,如雨中荷葉芭蕉,枝頭鳥囀、蟬鳴等。
白河郊野公園景觀2
白河郊野公園景觀2(19張)
整體來説,南館公園建築風格淡雅、樸素。沿文人景觀軌轍,以淡雅相尚。佈局自由,建築樸素,廳堂隨宜安排,結構不拘定式,亭榭廊檻,宛轉其間,一反公園拘泥對稱,而以清新灑脱見稱。每一個建築物在其景區都有着自己鮮明的個性,從全局來看,沒有絲毫零亂之感,給人有一個連續、整體的概念。 南館公園整體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建築各方面對着不同的露天空間時,就以室內窗框為畫框,室外空間作為立體畫幅引入室內。室內外空間的關係既可以建築圍成庭院,也可以庭園包圍建築;既可以取得裝飾效果,也可以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千姿百態、賞心悦目的園林景觀,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南館公園玉簪園

玉簪原產中國,1789年傳入歐洲,以後以傳至日本。關於玉簪花的名稱,傳説是:西王母宴羣仙,仙女們飲了玉液瓊漿後飄然入醉,頭髮散亂,玉簪落入塵世而化為玉簪花。另説漢武帝為寵妃取玉簪搔頭,宮女們也相互仿效,因而得玉簪花之名。由此可見,中國栽培玉簪已民間傳説證實歷史之悠久,及人們愛好玉簪情義之深切。唐代詩人羅隱十次考進士未成,但他不趨附權貴作晉身之階,以自喻在逆境中如玉簪一樣清操自守、潔白如玉。
玉簪園中多植於林下作地被,或植於建築物庇廕處以襯托建築,或配植於岩石邊,也可盆栽。取其葉片可作插花作品的配葉,或將花朵摘下,頂朝外圓形排列於水盤中,置室內,其色美如玉,芳香,沁人心脾。嫩芽可食,全草入藥,花還可提製芳香浸膏。秋季開花,色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栽培供觀賞。由於玉簪是較好的陰生植物,因此,南館公園在園林中開闢了玉簪園,可用於樹下作地被植物,或植於岩石園或建築物北側,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切花用。

南館公園六角亭景區

六角亭,將其佈局在本景區較南面的制高點。遊人在周邊一帶眺望它,或者置於其中俯瞰全園,都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為了讓它成為觀賞視覺焦點,增強建築感染力,設計時力求使建築達到一定體量:一方面,在平面尺寸上較一般亭子適度放大,使與周邊環境尺寸協調,另一方面,在高度上也處理為兩層,使其本身的絕對高度加大。並憑藉自然地勢,抬高建築物的空間位置,以達到理想的視覺景觀效果。
南館公園中的榭大都小巧玲瓏、精緻開敞。為適應園區較為開敞的空間,設計中將一般江南古典園林中的水榭尺寸適度放大。作為臨水建築,形象與周圍環境妥貼結合至關重要。將其佈局於園區西側的開闊水面旁,便於遊人吸納冬日的陽光,又可以利用水中倒影,使建築形象更加美麗。自入口景觀道路盡端廣場向水榭眺望,建築與倒影盡現眼前,碧水如鏡,水榭似臨波盪漾的畫船。而自水榭內,亦可將水池周邊景觀一一欣賞。
亭廊組合——在南館公園的西北角造微地形,於其南側的平地中建一組亭廊組合,曲折的雙面空廊將六角亭和四角歇山亭連接。該組合在園林中變化不大,而且組合緊湊,其中曲廊既起到聯繫空間,同時又劃分空間的雙重作用;從而使空間彼此獨立,又彼此穿插。同時還能收納廊外的景色,來擴大建築內部的空間,使整組建築更加豐富有趣。

南館公園未來發展

新建成的南館公園總面積近3公頃,其中水面5000平方米,水深近1米。面積不算大,卻“囊括”了自然界河、湖、溪、澗、泉、瀑等各種景觀,水面還點綴有小島、港汊和橋樑,中國傳統園林“一勺則江湖萬里”的審美立意活靈活現。園內還有主體雕塑“大地的啓示”和“四季花房”等休閒景點。跟從前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走進“四季花房”,幾乎沒有人不在公園剖面模型前駐足,因為在這裏可以清楚地看到南館公園的地下居然還有一個佔地近900平方米的污水處理站。毗鄰公園的民安危改小區居民入住後,生活污水將集中到這裏處理成一級用水,用於公園水景營造、樹木養護等方面。處理站日處理污水量可達1700噸,預計每年可節水62萬噸,在中國國內住宅小區中污水處理規模最大。

南館公園路線提示

乘地鐵東直門站下車,東內大街第一個紅綠燈路北.
乘18.24.106.107.635.117路車到小街站下車相臨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