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

鎖定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流傳於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的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南豐蜜桔又名金錢蜜桔、貢桔,唐開元以前移植南豐,距今1300多年。南豐蜜桔栽培,講究察土壤、觀天時、精施肥、勤管理,細心呵護,精耕細作成就了南豐蜜桔優良的品性和“金牌”口碑。 [1] 
2006年6月6日,南豐蜜桔栽培技藝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6。 [2] 
中文名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
批准時間
2006年6月6日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遺產編號
Ⅷ-16
申報地區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歷史淵源

南豐縣位於江西東南部,縣域總面積1909平方公里,總人口30萬,境內山丘起伏,構成溝谷地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温度18.3℃,降雨量1700mm,平均日照1928.2小時,無霜期269天,適應南豐蜜桔生長。
南豐蜜桔又名金錢蜜桔、貢桔。南豐蜜桔栽培歷史可追溯到唐代開元以前,距今已1300多年。唐代以前,南豐已出產朱桔,明《大明一統志》載:“撫州各縣出朱桔”。明萬曆《南豐縣志》有“果之屬有桔、柚、橙、金桔”的記載。清乾隆《建昌府志》追記:“唐時建昌貢絲、葛、朱桔、硃紅稻。”南豐屬撫州,宋屬建昌軍,明清均屬建昌府。唐代所貢的柑桔已含建昌所產,其時已有較多柑桔生產。明正德《建昌府志》把火桔、蜜桔並列,而建昌府所產的火桔、蜜桔均出自南豐。
唐宋以來,南豐蜜桔均被歷代朝延列為貢品,故有“貢桔”之稱。 南豐蜜桔源出乳桔。南豐四周環山,地處洪州以南,冬季比洪州暖,夏季比洪州涼,適宜乳桔生長。1300年前,乳桔落户南豐後,由於獲得優異生態條件,很快就成為農家主要栽培的品種。人們稱之味甜如蜜便稱之為“蜜桔”,銷往南豐外地冠以產地名為“南豐蜜桔”。 日本高橋鬱朗所著《柑桔》、《日本園藝大辭典》、《日本果樹園藝大事典》等記述:日本紀州蜜柑,中國稱蜜桔、蒔桔、南豐蜜桔金錢桔,在700年前“引自中國乳柑(南豐蜜桔)。這説明南豐蜜桔早在700年前馳名中外。
1950年初斯大林在一次盛大宴會上品嚐南豐蜜桔後説:這種中國的桔子真好吃,可稱為桔子中的皇后(意譯為“桔中之王”)。
1972年冬,鄧小平同志在南豐縣品嚐南豐蜜桔後囑咐:一定要發展好南豐蜜桔。
2002年9月20日,時任縣委書記朱章明在參加中央農業和農村形勢座談會上,温家寶指出:“南豐蜜桔不是‘銀牌’,是‘金牌’,希望你們一定要把它做大做強,永遠保持長盛不衰”。 [1]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工藝特徵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會對南豐蜜桔優良的品質起到舉重若輕效果,如在育苗嫁接過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主要採用靠嫁接法、實生法和壓果法,後採取春季切接法,秋季小芽膠接法,繁殖數量大,成活率高。建園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的南坡低丘地帶。栽培過程中主張稀植,以春季栽培為主,秋季小陽春(10月中下旬)秋植為輔。栽培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土壤和肥料,傳統的作業方法是每年培肥塘泥若干,並追施人畜糞尿。經過南豐縣長期栽培繁育,雖出自乳桔,卻具有新的性狀,味更甜美,高糖低酸,香氣濃郁,在桔中獨具特色。 [1]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工藝流程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包括南豐蜜桔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儲藏保鮮。
主要栽培管理:
(1)繁殖:在解放前主要採用靠接法、實生法和壓條法。1956年以後,採取春季切接法,秋季小芽腹接法,繁殖苗木數量大,成活率高。
(2)桔園建立:山地桔園推廣山頂戴帽、山腰栽樹、山下養殖模式。宜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的南坡低丘地帶,坡度在25°以下,避免低窪積水和強風口地建園。根據地貌,因地制宜,合理佈局,做好道路、排灌、防護林帶、生產附屬建設等安排。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2張)
(3)栽植:以稀植為宜,株行距為4×4.5-5米,秋植時間:10月中下旬,春植2月下旬至3月下旬。
(4)土壤管理:解放前的靠接樹,以每年培肥塘泥10擔左右,追施人糞尿50公斤,實行長年清耕方法。現在栽培管理中,注重深翻改土,熟化土壤,創造深厚肥沃、疏鬆的良好土層。幼年桔園深翻擴穴,沿定植溝,向外擴溝,溝中下層填埋作物秸稈和枯餅等有機肥料,上層土壤種植夏季綠肥(印度豇豆)和冬季綠肥(肥田蘿蔔)。分3-4年完成全園改土。除春季普遍翻一次地外,實行生草栽培,影響桔樹生長過高的草進刈割覆蓋樹盤,及時清除槓板歸、艾蒿等害草。
(5)施肥:施肥原則以施有機肥為主,合理施用化肥,適量補充微量元素肥料。幼樹每隔15-20天施肥1次,3月至7月間施肥7-8次,11月份和早春各施1次人畜糞尿、桔餅等有機肥。幼樹以營養生長為,用肥一年約50㎏人畜肥尿,尿素0.5㎏,桔餅肥2㎏,依樹勢大小適當增減量。成年樹一般年施肥4次,即芽前肥佔10-15%,穩果肥佔5-10%,壯果促梢肥佔50-55%,採果肥佔25-35%。氮、磷、鉀主要素施用比例以1:0.6:0.8為宜,結果樹年畝產1000-1500㎏的桔園,年株施三元複合肥 3-4㎏,桔餅5-6㎏。葉面追施硼、鋅、鎂等微肥。
(6)灌溉與排水:桔園中土壤持水量宜在60%-80%之間,低於60%則應灌水,高於80%則需排水。南豐縣4-6月是排水期,7-8月為桔園灌水時期。
(7)病蟲害防治:最主要病害是瘡痂病,此外還有黑點病、黑星病、炭疽病、樹脂病、黃斑病、煤煙病、蒂腐病、綠腐病和青黴等病害。其防治方法: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目前主要使用的有波爾多液、甲託、多菌靈、世高、百菌清、萬古長青,石硫合劑等。蟲害主要有蟎類、天牛、潛葉蟲甲、潛葉蛾、桔蚜、鳳蝶、柑桔粉蝨,蚧類、象鼻蟲、惡性葉蟲、花蕾蛆、黑刺粉蝨等近30種,提倡結合清園,天牛人工捕殺,焚燬病蟲枝,清除病蟲的越冬場所。試驗和應用生物、物理等防治方法,以蟎治蟎。在藥劑使用上,注意適量和更換使用,減少蟲害抗藥性。
(8)樹體保護:加強管理,在提高樹體本身的抗寒能力外, 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主要做好培土壅蔸,枝幹刷白,凍前灌水,樹盤覆蓋,燻煙防凍,搭棚覆蓋等防寒防凍措施。 [1]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傳承保護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傳承價值

食藥用價值
南豐蜜桔營養豐富,周身是寶。除食用外,它還是重要的中藥材,桔皮理氣健脾、化痰;桔絡通俗化痰,順氣治血,還能治咳嗽、胸肋悶痛等疾病;桔核理氣、散結、治疝氣;桔葉及青皮疏肝解鬱,破氣散結等。此外,它還是上等加工原料產品。 [1] 
產業價值
南豐蜜桔除以鮮銷食外,為提高蜜桔的利用價值,其加工產品有鮮桔汁、蜜桔可樂、桔子罐頭、桔漿、維C桔汁、幹黃酒、南豐蜜桔酒、貢桔汽水等近30個產品。2007年引進匯源集團投資5億元新建南豐蜜桔飲料加工生產線。南豐蜜桔及其衍生產業已成為該縣支柱性產業。 [1]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傳承人物

曾海女,男,漢族,1938年6月出生,江西南豐人,江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豐蜜桔栽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3-4] 
張冬孫,男,漢族,1945年6月出生,江西南豐人,江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豐蜜桔栽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5-6]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保護措施

2024年2月,為了促進南豐蜜桔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南豐蜜桔產品質量和品牌特色,撫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撫州市南豐蜜桔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 [7] 

南豐蜜桔栽培技藝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3年11月,第十六屆江西南豐蜜桔文化旅遊節桔都論壇活動在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桔都文化傳播中心舉行。此次論壇活動吸引了當地蜜桔產業發展促進會代表、企業代表、種植大户、農技人員以及幹部羣眾代表等共計400多人蔘加。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