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薇

鎖定
南薇 (1921—1989) 男,滑稽戲、越劇編導。原名劉松濤,江蘇省武進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自幼常隨父聽評彈,年輕時迷上京劇,成為票友,後嗜話劇和電影,畢業於上海立信會計學校。從業商界會計,因愛好戲劇而棄商從藝。1946年曾將魯迅小説《祝福》改編成越劇《祥林嫂》,為越劇發展開拓了新路。所編《梁山伯與祝英台》1952年獲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劇本一等獎。
中文名
南薇
別    名
劉松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江蘇省武進
出生日期
1921年
逝世日期
1989年

目錄

南薇作品

新中國成立之前民國31年(1942)與藝友韓義進行業餘話劇活動,1943年入袁雪芬領銜的大來劇場為編導。1943年5月起,3年中為雪聲劇團編導了《雪地孤鴻》《香妃》《西廂》《絕代豔后》《倩女傳》《天上人間》《月光曲》《祥林嫂》《天明》(與成容聯合編導)、《忠魂鵑血》(與蘇垣聯合編導)等10部新戲。單獨執導了《紅粉金戈》《太平天國》《林黛玉》《斷腸人》《嫦娥奔月》《梅花魂》《琵琶記》《梁紅玉》《一縷麻》《洛神》等16部新戲,為新越劇的開創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祥林嫂》
南薇 南薇
被輿論界視為“新越劇的里程碑”。1947年,為籌建越劇學校和劇場,越劇十姐妹聯合義演的《山河戀》,由他任主要編導。1948年春,《祥林嫂》攝製電影時仍由其擔任編導。是年秋,導演了田漢編劇、袁雪芬主演的《珊瑚引》。1949年,轉入範瑞娟、傅全香領銜的東山越藝社,主持劇務部。上海解放後,參加了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上海市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在彩色電影《越劇精華》中導演了《樓台會》一折。隨後擔任了中央戲曲改進協會委員。 [1] 
1951年春,任上海市文化局主辦的第一屆戲曲編導學習班副主任(主任為周信芳)。在“東山”期間,還編導了《孔雀東南飛》《梁祝》《養媳婦回孃家》等多部新戲。《孔雀東南飛》成了他最具成就的代表作。1951年8月,東山大部分成員參加華東越劇實驗劇團,他與留下的編導演職人員組建了上海越劇實驗劇團,同時兼職滬劇和滑稽戲的編導,為各滑稽劇團執導新編劇目。其中曾在大公滑稽劇團任編導4年,先後編導了大型滑稽戲《王老闆》《活捉》;改編了《拉郎配》《親家公》。並將魯迅名著《阿Q正傳》搬上滑稽戲舞台。南薇不僅能編善導,且對滑稽戲表演的特點非常熟悉,常為人(主要演員)寫戲,為人設(設計角色)戲,故其編導的戲可看性較強,受到觀眾的歡迎。1956年後,除為本市滑稽劇團導戲外,還經常為外地的滑稽戲劇團排戲。1953年2月,參加治淮工程和整風運動後被分配到華東戲曲研究院,先後在該院編審室和資料室工作。1955年轉入上海越劇院,不久自動離職。1958年9月,隨愛人鄭孝娥支援寧夏文化建設,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越劇團的編導。之後,又自動離開寧夏,為江、浙、滬、閩、皖、贛等地一些越劇團編導劇目。
“文化大革命”期間經受批判和衝擊。“文化大革命”後,被落實在上海越劇院領取退休工資。1979年後,他編的戲重新復演,有的拍成電影或電視劇。1981年又為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導演了《五顏六色》、《真假愛情》等大型滑稽戲。

南薇藝術風格

勇於開拓,不斷創新
他在藝術上勇於開拓,不斷創新。在1945年“雪聲”演出《絕代豔后》一劇中,首次採用電影鏡頭式的序幕介紹劇中人物,運用幕後合唱的形式引述劇情發展。在排演《琵琶記》時,採用象徵性的佈景裝置,在背景上畫了只大琵琶代替天幕,上畫紅、黃、藍三原色點子,依靠燈光的變化襯托各場不同的氣氛和情景。1950年排演《梁祝哀史》時,採用台上搭台的佈景處理,大幕開啓後中間不再閉幕,用暗燈搶景來更換戲劇環境,讓演員在台上搭台的佈景間和台階上穿梭演戲,猶如電影中一個鏡頭接着一個鏡頭的表現形式,樣式新奇,令人驚歎。
《祥林嫂》系列
1948年,由他編導的電影《祥林嫂》突破以往拍攝戲曲影片着重再現舞台演出的侷限,在電影化上作出新的嘗試:用了實景和字幕,由唱詞配合相應的空鏡頭化出畫面,表現人物的幻覺則用主觀鏡頭,極具創見。《祥林嫂》從小説變成越劇,增設了衞癩子這一人物和“砍門檻”的情節,大大豐富了戲劇性。解放後,越劇《祥林嫂》幾經修改成為藝術精品,乃是在其原作基礎上提高的。他搞戲,一是考慮票房價值,二是注重社會意義。認為給觀眾的藝術趣味不僅要有“雞鴨魚肉”,還要有“青菜蘿蔔”,故由他編導的戲和安排題材上總是不斷翻新。導戲時常根據演員的條件和創造能力分配角色,能突破舊戲行當體制的束縛。如排演《一縷麻》時,通常應由小丑應工呆公子一角,而他卻要頭肩小生範瑞娟扮演;《祥林嫂》中應由小丑扮演的衞癩子一角,則安排頭肩老生張桂鳳去表演,都取得了滿意的戲劇效果,受到行內和觀眾的一致讚賞。
參考資料
  • 1.    盧時俊,高義龍主編;《上海文化藝術志》編纂委員會,《上海越劇志》編纂委員會編,上海越劇志,中國戲劇出版社,1997.12,第3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