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美彩龜

鎖定
南美彩龜(學名:Trachemys dorbigni):澤龜科、彩龜屬下的一種淡水龜。甲殼長25-30釐米,體重超過2.7千克。背甲橢圓形,呈半圓頂狀,雄性及幼年時的個體背部平坦,雌性背部稍稍突起。虹膜為黃綠色,有眼線。指、趾間有蹼,前肢五爪,後肢四爪。
生活在各類湖泊、河流、濕地和沼澤之中。雜食性龜,食物包括蝦、蔬菜、水果、腐肉、小魚、蝸牛、蠕蟲等。分佈於巴西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和烏拉圭。
中文名
南美彩龜 [5] 
拉丁學名
Trachemys dorbigni
別    名
斑彩龜
巴西龜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龜鱉目
亞    目
曲頸龜亞目
澤龜科
彩龜屬
南美彩龜
亞    種
無亞種 [6] 
命名者及年代
(Duméril and Bibron, 1835)
同義學名1
Clemmys dorbigni (Duméril and Bibron, 1835) [6] 
同義學名2
Pseudemys dorbignyi brasiliensis Freiberg, 1969 [6] 
外文名
Orbigny's Slider
D'Orbigny's Slider [6] 

南美彩龜動物學史

最先引進到中國而被稱作“巴西龜”的寵物龜其實是南美彩龜,後期因運輸成本較高而改引進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紅耳彩龜(學名: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因兩種龜外觀相近,而被混淆都稱為“巴西龜”,後來“巴西龜”一名沿用在紅耳彩龜身上至今。 [4] 

南美彩龜形態特徵

南美彩龜甲殼長25-30釐米,體重超過2.7千克。背甲橢圓形接近矩形,呈半圓頂狀,雄性及幼年時的個體背部平坦,雌性背部稍稍突起。鼻尖略微突出,下頦處左右兩邊各有一對稱的橢圓形斑點,喉部至頸部有顛倒的“Y”形紋飾。背甲翠綠色,甲殼上有亮麗的黃色或橙色的條紋圖案,背甲中央有一條微微突起的嵴稜。腹甲黃色,腹甲中央有着大塊的黑斑。幼龜腹甲上有由黑色及綠色組成的複雜圖案,隨着龜的成長,成體雌性腹甲上的圖案會變成黑色斑塊,而成體雄性的背甲和腹甲都會出現“墨化”的現象。成年雄性背甲往往顏色逐漸變為黑色或深褐色,且頭部與四肢的花紋圖案也逐漸模糊不清。 [1] 
皮膚為橄欖綠色至深綠色不等,身上分佈有黃色或橙紅色條紋。眼後方耳部位置有一對對稱的橙紅色條狀寬紋,十分醒目,嘴下方左右兩側有一對橙紅色斑塊,嘴巴正下方有一條呈倒“Y”字型的紋路。眼睛的瞳孔為黑色,虹膜為黃綠色,有眼線。前肢的指甲會逐漸拉長,指、趾間有蹼,前肢五爪,後肢四爪。腹甲的形狀決定了它的性別。經過幾年的生活,表現出雌雄差異。雄性有一個插入尾巴的陰莖。它只有在交配季節插入雌性泄殖腔時才會變得明顯。 [1] 
幼龜出生時重11克,背甲厚3.5釐米。野外的平均生長速度約為每年3釐米,但在圈養環境中,它的生長速度更快,能夠在一年內生長超過9釐米。當雄性達到性成熟時的2歲後,它們會變成深色,而雌性在成熟後的5歲時,保持相同的綠色。 [1] 

南美彩龜棲息環境

南美彩龜偏愛温暖濕潤的氣候,它們生活在各類湖泊、河流、濕地和沼澤之中。氣温在28-34℃之間是該物種最理想的生存温度。 [4]  [8] 

南美彩龜生活習性

作為雜食性龜類,在野外南美彩龜以小魚、小蝦、昆蟲以及各類水生植物為食。雄性和雌性之間的總食物量以及草食性和肉食性程度相似。然而,植物的食材組成不同:雖然雄性和雌性都以水下植物為食,但只有雌性以水生植物為食。這一發現表明,在整個沼澤地,雄性和雌性之間的微生境使用情況存在差異。 [4] 
這些雜食性龜幾乎可以吃自然界中的任何東西,如蝦、蔬菜、水果、腐肉、小魚、蝸牛、蠕蟲等。在生命的頭兩年,主要是肉食性的,吃小動物和腐肉,但後來它們轉為素食為主,吃更多的蔬菜和藻類,然後再吃肉。 [1] 

南美彩龜分佈範圍

該物種分佈於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聖卡塔琳娜州、里約熱內盧)、烏拉圭、阿根廷北部(布宜諾斯艾利斯、查科、科連特斯、恩特雷里奧斯、聖達菲)。 [3]  [7] 
從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到巴拿馬的中美洲大西洋沿岸,在太平洋沿岸範圍也有分佈。 [8] 
南美彩龜分佈圖 南美彩龜分佈圖 [7]

南美彩龜繁殖方式

南美彩龜4-7月為交配期,8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為產卵期。築巢活動與同科的其他物種相似,在早晨更為頻繁,可分為五個不同的階段:巢址選擇、巢穴挖掘、產卵、巢穴覆蓋和返回水中。巢由圓柱形頸部和橢圓形孵化室組成,其尺寸與挖掘的基質類型有關。卵產在大約10釐米厚的沙子下,卵白色。每窩能產4-12枚,平均窩數為8.86枚(範圍=1–18;n=530個窩)。卵呈橢圓形,平均長3.90釐米,寬2.54釐米,重14.07克。雌龜每年產卵1-3次,橢圓形的龜卵。孵化期為54-120天。平均孵化時間在31.5℃下的55.2天和25℃下的104.2天之間。新出生的幼龜背甲的長度在3.3-3.5釐米之間,體重為10.73克。 [1-2] 
每年只有31%的雌性會產卵。幼龜的性別取決於孵化期間沙子的温度,較低的温度會增加雌性的數量。 [1] 
雄性達到性成熟需要3年的時間;雌性則需要5年以上才能完成發育。在圈養條件下的壽命在30-100年之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