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漢二陵博物館

鎖定
南漢二陵博物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華師一路8號,於2019年5月17日開放,工程總投資約3.28億元,佔地面積約9公頃,總建築面積為21800平方米 [6] 
南漢二陵博物館設有兩個常設展覽“雲山珠水間——考古發現的廣州”和“漢風唐韻——五代南漢歷史與文化”,以及公眾考古活動中心 [1]  。截至2019年末,南漢二陵博物館有藏品數量1588件/套 [38] 
中文名
南漢二陵博物館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華師一路8號
佔地面積
9 公頃
類    別
歷史類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19年5月17日
開放時間
09:00—17:30,逢週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數量
1588件/套(截至2021年末)

南漢二陵博物館歷史沿革

2003年至2004年,南漢二陵(五代十國之一南漢國烈宗劉隱的德陵和高祖劉巖的康陵)被髮掘。
2005年4月18日,南漢二陵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6年,南漢二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立項。
2015年3月1日,南漢二陵博物館動工建設 [6] 
2018年6月6日,南漢二陵博物館局部開放。
2019年5月,中共廣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同意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掛南漢二陵博物館牌子,負責南漢二陵博物館的管理運營和開放服務工作。同年5月17日,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全面開館 [1] 
2020年9月15日上午,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掛牌 [34] 
2023年6月10日,南漢二陵博物館康陵展區開放 [16] 

南漢二陵博物館建築佈局

南漢二陵博物館綜述

南漢二陵博物館總佔地面積82447平方米,包括博物館區(佔地面積49317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和康陵遺址區(佔地面積33130平方米,文物本體保護設施面積1800平方米) [1] 
南漢二陵博物館開放區域包括:展覽廳面積約3900平方米,有兩個常設展覽“雲山珠水間——考古發現的廣州”和“漢風唐韻——五代南漢歷史與文化”,以及公眾考古活動中心;其它室內公共活動空間約1700平方米 [1] 
南漢二陵博物館風景 南漢二陵博物館風景 [39]

南漢二陵博物館基本展覽

介紹
圖片
雲山珠水間——考古發現的廣州
展廳面積約1100平方米,展出文物751件套。展覽分“曙光肇啓”“番禺都會”“嶺南首府”“廣州名城”“東方大港”“天子南庫”“近代滄桑”等部分,以時間為主線,用考古材料呈現先秦時期廣州地區的人類生活形態及與周鄰地區的文化交往互動、秦漢以來2200餘年廣州城市的發展變遷及持續不斷的海外交往歷史。
展覽的展品絕大多數為廣州考古出土文物,許多文物是2017年至2019年出土,更有2019年出土的精品文物。博物館為每一件出土文物標註了出土年份、準確的出土地點,使觀眾可以瞭解到展出文物的詳細考古信息,還可能發現有的文物就在觀眾所熟悉甚至居住的小區或曾經就讀的學校出土,從而增加與文物之間的親近和親切感 [3] 
漢風唐韻——五代南漢歷史與文化
展廳面積約820平方米,展品254件套(包括外借文物32件套、仿品8件套)。展覽分“嶺南大漢國”“都城興王府”“考古現三陵”等三部分,用考古材料並結合歷史文獻和現存文物史蹟分別展示南漢國的歷史脈絡、南漢都城興王府(今廣州)的宮殿苑囿和城市建設、南漢三陵(德陵、康陵、昭陵)的形制結構及出土文物,從而為觀眾呈現一段儘可能全面、真實的五代南漢國曆史 [4] 
公眾考古活動中心
總面積近1200平方米,設考古知識小型展廳、模擬考古體驗區、文物修復體驗區、文物拓片體驗區、虛擬展示區、閲覽室和科普講堂等。博物館設置了考古知識宣傳小型展覽,以及田野考古互動、文物修復和拓片體驗、考古科普讀物閲讀分享沙龍和文物考古專家公益講座等活動,讓觀眾特別是青少年和兒童走近考古、瞭解考古、體驗考古,讓文物考古成果服務於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5] 
康陵展區
康陵展區分“祭壇?陵墓!”“島上時光”“遷神”三個板塊講述康陵的故事。其中,第一部分生動再現康陵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認識過程;第二部分講述了一千多年來不同羣體與康陵遺址及所在地——小谷圍島千絲萬縷的聯繫和故事;第三部分則介紹劉巖其人及遷葬康陵、祭祀等。其與南漢二陵博物館常設展覽“漢風唐韻——五代南漢歷史與文化”交相輝映,為公眾全方位呈現南漢歷史往事與文化記憶 [13] 

南漢二陵博物館臨時展覽

展出時間
區域
展覽名稱
2020年1月17日至2021年5月16日
特展廳Ⅰ
印象小谷圍——秘境·水鄉·醉美大學城專題展 [37] 
2020年5月15日至2020年9月15日
特展廳Ⅱ
絲路啓航——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 [37] 
2020年9月29日至2021年1月17日
特展廳Ⅱ
州城外 珠江邊——解放中路安置房項目考古成果展 [19] 
2021年2月8日至5月23日
特展廳Ⅱ
尋跡羊城——2020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 [23] 
2021年6月30日至2021年12月19日
特展廳Ⅱ
紅色印跡 羊城烽火——廣州革命史蹟圖片展 [20] 
2021年6月30日至2022年4月17日
特展廳Ⅰ
發現·保護·傳承——“十三五”時期廣州城市考古與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 [26] 
2022年1月20日至2022年5月8日
特展廳Ⅱ
尋跡羊城——2021年廣州考古新發現 [22] 
2022年5月26日至2022年10月9日
特展廳Ⅱ
只此絢麗——廣州出土漢代珠飾展 [24] 
2022年6月11日至2022年12月11日
特展廳Ⅰ
洛京風華——洛陽出土漢魏文物展 [25] 
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4月5日
特展廳Ⅱ
南石頭往事 [30] 
2023年3月29日至2023年11月19日
特展廳Ⅰ
羊城煙火氣——廣州出土漢代建築模型明器展 [32] 
2023年4月25日至2023年12月17日
特展廳Ⅱ
尋跡羊城——2022年廣州考古新發現 [33] 

南漢二陵博物館建築特色

南漢二陵博物館以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作意念、以“南韻·和庭”為主題,擬打造成為嶺南地域氣息濃厚的紀念性建築。博物館內部以“中國如意結”作佈局結構,以庭院為核心作為建築體量單元,通過五個單元的相互疊合,交織,形成圓中有方,方中有圓的有機結合,營造實為建築、虛即庭院;圍而不合、虛實互換的建築理念 [2] 
南漢二陵博物館建築羣與康陵遺址本體自然形成“左圓右方”的景觀空間軸線,形成有秩序的統一整體 [2] 

南漢二陵博物館館藏文物

南漢二陵博物館綜述

截至2021年末,南漢二陵博物館有藏品數量1588件/套 [38] 

南漢二陵博物館重要藏品

介紹
圖片
“和上盆”銘青瓷盆
唐代文物,2018年解放中路安置房遺址出土,口徑為30.8釐米、底徑為20.8釐米、通高為9.4釐米、壁厚為2.1釐米 [8] 
“和上盆”銘青瓷盆 “和上盆”銘青瓷盆
唐木履
五代南漢文物,2018年解放中路安置房遺址出土,長28.834釐米,寬10.432釐米,高8.382釐米 [9] 
南漢木履 南漢木履
南漢玻璃瓶
南漢文物,2003年廣州番禺小谷圍島南漢康陵地宮出土,口徑為5.3—5.5釐米、底徑為4.7—5釐米、高為12.2釐米 [10] 
南漢玻璃瓶 南漢玻璃瓶
南越國陶四聯盒
南越國時期(前203-前111年)文物,2002年廣州市太和崗御龍庭工地M19出土,邊長18.4釐米、底徑5釐米、通高8釐米 [14] 
東漢陶鴞形五聯罐(帶蓋)
東漢文物,2020年廣鋼新城AF040234地塊發掘出土。通高13.5釐米,通寬21.2釐米,通長21.7釐米,連接處寬13.4釐米,連接處長13.8釐米;a口徑4.9釐米,b口徑4.8釐米,c口徑3.5釐米,d口徑4.8釐米,e口徑5釐米;蓋1蓋高3.3釐米,蓋徑5.9釐米;蓋2蓋高3.5釐米,蓋徑6.1釐米;蓋3蓋高3.5釐米,蓋徑6釐米,蓋4蓋高3.3釐米,蓋徑6.1釐米;蓋5高6.5釐米,蓋徑4.8釐米 [15] 
漢鴞形陶五聯罐 漢鴞形陶五聯罐

南漢二陵博物館所獲榮譽

時間
頒獎單位
獲獎名稱
2021年12月
廣州市教育局
2021年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21] 
2022年7月
越秀區教育局
2021年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27] 
2022年8月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新浪微博
2021年度全國十大文保單位微博 [28] 
2022年9月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
2021年度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優秀基地 [29] 
2023年1月
中華文物交流協會、中國文物報社
第二屆全國文博百強文創產品單位 [31] 
2022年度政務微博影響力報告
2022年度全國十大文保單位微博
廣東十大文旅系統微博
2023年3月25日
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研學實踐協會
廣州市第二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 [11]  [18] 
2023年3月28日
少先隊廣州市番禺區工作委員會
番禺區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營地(基地) [18] 
2023年4月19日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 [17] 

南漢二陵博物館文物保護

南漢二陵博物院文物保護科技研究部主要負責考古現場出土文物的保護、提取;配合南漢二陵博物院考古資料的整理,開展出土文物的保護修復、科學檢測與研究;開展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工藝、材料和理論研究;承擔外單位委託的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的方案設計、病害評估及實施工作。具有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資質,業務範圍包括:玉石器、陶器、瓷器、鐵器、金銀器、銅器、石刻磚瓦、碑帖拓本類 [35] 

南漢二陵博物館機構設置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掛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和南漢二陵博物館牌子,內設辦公室、安全保衞部、調查勘探部、考古研究部、展陳宣教部、文物保護規劃部、文物保護科技研究部、文物保管部、文物信息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部共10個部門 [36] 

南漢二陵博物館參觀信息

南漢二陵博物館參觀須知

  • 地理位置
南漢二陵博物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華師一路8號 [1]  ,康陵遺址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康陵路,南漢二陵博物館西側 [12] 
  • 開放時間
南漢二陵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09:00—17:30(17:00停止進場),逢週一閉館(節假日及特殊情況除外) [7] 
  • 參觀方式
憑有效身份證件領取參觀門票,憑門票安檢入館,一人一票,當日當次有效,過期不能使用。如需要當天多次進出,請事先與工作人員溝通 [7] 
康陵展廳免費開放,每天限流1000人 [12] 

南漢二陵博物館交通路線

參觀南漢二陵博物館的朋友們請從博物館南門(大學城國醫西路)進入,具體可參考以下信息。
公交——番201路、86路到南漢二陵博物館站,332路、387路到廣大附中站。
地鐵——地鐵4號線到大學城北站D口綜合商業北區-公交車站換乘公交番201路到南漢二陵博物館站、換乘公交387路到廣大附中站,或地鐵4號線、7號線到大學城南站D口綜合商業南區-公交車站換乘公交86路到南漢二陵博物館站、換乘公交332路、387路到廣大附中站,步行即到。
自駕——在地圖搜索南漢二陵博物館可導航至南漢二陵博物館南門。
停車——博物館設有露天停車場,可停泊小車及旅遊大巴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