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漢二陵

鎖定
南漢二陵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五代十國古墓葬 [12]  ;德陵推測於後梁乾化元年(911年)至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完成建造 [4]  ,康陵於南漢光天元年(942年)完成建造 [14] 
南漢二陵包括南漢烈宗劉隱南漢德陵和南漢高祖劉龑南漢康陵。德陵陵墓為豎穴土壙磚室結構,由墓道、封門、前室、過道、後室組成。康陵陵園範圍南北長約160米、東西寬約80米、面積為12800平方米,地面建有陵園和陵台,地下築玄宮 [3]  。南漢二陵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地面陵園遺蹟保存較為完整的實例,為研究唐宋時期的禮儀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2] 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南漢國的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狀況,對研究廣州對外貿易交通及社會經濟發展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7] 其營建形式特別,圓丘形陵台形制獨特,具有承前啓後的意義,為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例 [8] 
2006年5月25日,南漢二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中文名
南漢二陵
地理位置
德陵: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北亭村青崗(華南師範大學校園內)
康陵: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南漢二陵博物館西側康陵路
所處時代
五代十國南漢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09:00—17:30(17:00停止入場)
編    號
6-0271-2-5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南漢二陵歷史沿革

德陵保銘牌 德陵保銘牌
推測於後梁乾化元年(911年)至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德陵建造完成 [4] 
南漢光天元年(942年)九月,劉龑遷神於康陵 [14] 
明崇禎九年(1636年)秋,河南官洲北亭村“田間有雷出,突而成穴。耕者梁父……率子弟入,將大發之。所發隧道如城鞏,中有碑文,始知為南漢墓也” [4] 
“文革”期間,德陵被村民用作防空洞 [3] 
康陵挖掘現場 康陵挖掘現場
1972年6月間,文物工作者到北亭調查殘磚墓,認為是劉龑的康陵 [5] 
2003年2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州市委、市政府決定興建廣州地區高校新校區(廣州大學城),選址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小谷圍島 [1]  ;同年3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番禺區文管辦,在廣州大學城建設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文物調查;同年6月初,德陵發掘工作開始;同年7月底,康陵發掘工作開始;同年8月,德陵發掘工作結束;同年11月中旬,康陵圓丘表面覆蓋的磚土大部分揭露後,於圓壇磚圜壁的南、北發現盜洞。
2004年春節前,完成康陵地宮的清理,出土了哀冊文碑,確認此陵墓為南漢康陵,而位於北亭的陵墓實則為德陵 [6]  ;同年10月,康陵發掘工作結束 [3] 
2015年,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動工 [9] 
2016年1月,康陵遺址啓動本體保護與展示工程 [8] 
2019年5月17日,南漢二陵博物館開放 [9] 
2023年6月10日,康陵遺址全面完成本體保護與展示利用工程,正式向公眾開放 [8] 
康陵遺址 康陵遺址

南漢二陵遺址特點

南漢二陵德陵

墓室內長10.43米、高3.04—3.45米,用素面青灰磚砌成。室頂用楔形磚砌出券拱,後室券頂套接在前室券頂上面。
墓道在墓室北端,為長方形豎穴土壙,殘長12米、寬3.08—3.21米。底呈南低北高的斜坡,南北高差0.46米。其內填紅褐色花土;分層填埋夾雜少量碎磚,未經夯實。墓道南端靠近封門處,用單磚東西向疊砌3層,隔出一個器物箱。南北寬1.53米、東西長3.21米。器物箱內放置青瓷罐190件和釉陶罐82件,器物擺放東西成列、南北成行,整齊有序,應是當時“墓前設奠之遺存”。
封門位於墓道和前室之間,殘高1.69—2.16米、厚2.64米。磚石結構,磚牆中間夾放3塊橫置石板,其中一塊石板已被盜擾者棄於墓葬西側地面。石板為青灰色石灰岩,長2.77—3米、寬0.83—0.96米、厚0.16米。石板兩側的牆用青灰色的平磚與楔形磚錯縫平砌。
前室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6.27米、東西寬3.14米。東西兩壁厚約1.27—1.35米,平磚錯縫平砌。兩壁對應有上下兩層壁龕,其中上層4個、下層5個:均被盜擾者破壞,無一完整。壁龕呈平底尖頂形,口寬0.35—0.43米、進深0.35—0.4米、頂高0.32—0.4米。
前室北端中部靠近封門內側.有一塊平面近方形的青石板石質和顏色與封門石板相同,長1.36米、寬1.25米、厚0.18米。石板兩面均素面無紋,也未經磨光處理,推測是擺置供品的祭台。在石板兩側清理多塊釉陶屋的殘片。
前室墓頂為長方形磚、楔形磚砌成的四層券頂,厚0.96、內高2.81—3.04米。券頂兩側下部有用長條形磚壘砌的夾牆,寬0.86—1.01米、高0.63米。
在前、後室之間有一條短過道,磚砌門券,門寬1.85米、壁厚0.68米。損毀嚴重,僅殘存底部,門券高度不詳。
後室平面大體呈方形,南北長3.48米、東西寬3.77米,磚壁厚0.93—1.23米。有一大盜洞打破後壁和墓底,將後壁破壞殆盡。後室的東西兩壁及後壁均有壁龕,其形狀與前室相同。東西兩壁各有5個龕,分上下兩層。上層壁龕2個,口寬0.35—0.38米、進深0.35—0.4米、頂高0.34—0.38米,下層壁龕3個,口寬0.4米、進深0.42米、高均為0.57米。後壁因中部遭破壞,僅見東西兩側各有一龕。
後室券頂結構與前室相同,但高出前室券拱約0.4米,內高3.45米。券頂兩側也砌有夾牆,東側夾牆高1.04米、寬0.95—0.99米,西側夾牆高寬米
墓葬由於被多次盜擾,整個墓室的鋪底磚全被撬起,因此,前室是否還有分隔、過道是否砌磚階、後室有無棺牀都不知曉 [3] 
德陵 德陵

南漢二陵康陵

康陵由地下玄宮和地面陵園建築組成,坐北朝南,陵園範圍南北長約160米、東西寬約80米,面積為12800平方米。陵園依山而建,佔據了大香山南坡的東部,南北高差達15米。
康陵南北向營建,地面建有陵園和陵台,地下築玄宮。陵園內中部偏北有方座圓丘形陵台,四周圍以夯土牆垣,神牆四隅築有角闕。南牆正中開設園門,門前有廊式建築 [3] 
  • 陵園
神牆:四面夯土牆垣,平面呈長方形。其修建方法為先挖基槽,然後夯土版築。南北長96.8米、東西寬57.3米,牆寬1.2—1.4米、殘高0.5米。東西牆依山勢由北向南遞級而下,高低落差12米左右。因受人為破壞和自然沖刷剝蝕,牆體僅剩局部的基槽和兩側的夾板柱洞。陵園的北牆保存稍好,局部保存有高出地面10—50釐米的夯築牆基夯層的邊緣用專門敲碎的瓦片擺砌成線,牆壁平直規整。牆基兩側均有大量的散碎瓦件;估計牆頭上有頂蓋。牆基築有護坡,由牆體向兩側傾斜,墊土表面鋪設大量瓦片,應起承接牆檐滴水的作用。
角闕:神牆四隅設有角闕,均為一大一小子母闕對角相連。子闕位於內側.與牆垣相連接;母闕在牆角外側。角闕的上部已塌毀,現存方形台基中央均有夯土台芯,磚砌台壁,四周砌散水,可能是樓閣式建築。在闕台的廢棄堆積裏.發現有帶蓮瓣瓦當的筒瓦、板瓦、花邊重唇滴水瓦(雙唇瓦)、脊頭瓦(鬼臉板)、垂獸飾等建築構件,表明闕頂原有頗具規模的屋蓋。
東北角闕保存較好。子闕的闕台邊長3.7米、殘高0.55米,母闕邊長4.8米、殘高0.76米。兩闕闕台包磚外壁對角相距2.5米。子闕外壁包磚,中間用黃紅色山岡土分層夯築土芯,與垣牆相接,夯層厚6—10釐米。母闕是先夯築方土台芯,再砌外包磚,夯土台芯邊長2.5米、殘高0.7米,夯層厚5—10釐米。外包磚厚1.15—1.2米、殘高0.72米。
陵門:設在陵園的南牆正中,東西寬16.4米,殘存12個碌墩,東西向3行,每行4個。門口中軸線兩旁的兩列躁墩較大,邊長1.9米,中心間距5.5米;兩側的嗓墩稍小。邊長為1.2米,間距為5米。碌墩內用褐紅色的山岡土和碎磚石層相疊夯築墊土,向下挖有方形基槽。從碌墩的分佈推測,這可能是一座間的門樓建築基礎。
南門兩旁的牆基下分別設置磚砌排水溝(暗渠)。東側還保留較長的一段,與南牆垂直,疊澀收分,溝底北高南低。應當往南延伸,穿過陵園南側的廊式建築。殘長13.5米、底寬1米、深0.4—0.6米之間 [3] 
  • 門前建築
陵門南側約20米處,發現有3排嗓墩,與南牆平行分佈,最東端被魚塘所毀。依對稱佈局推測,原為42個,東西成行,每行14個,南北成列,每列3個。陵門中軸延伸線兩旁的兩列碌墩稍大,邊長1.4米,間距為5.5米,兩側的碌墩略小,邊長1—1.2米,間距4.6—4.8米。璨墩的做法與陵門相同。在陵園前面設置廊式建築的做法為歷代所不見初步推測有兩種可能,一是具有陵前獻殿"的性質,由於陵園規模較小,於是將原本建於陵園內的獻殿移至門外;還有一種可能是有兩重陵門。
陵門前的廊式建築正對陵門位置南邊約23米處,還發現一對碌墩殘跡。經勘探再無其他遺蹟。此處現已屬大香山南坡底,地勢很低,這兩個嗓墩的用途不明 [3] 
  • 陵台
位於陵園中部偏北,平地起築,由建於地宮上面的磚砌圜壁封土丘、方形基座與散水、南面的台階坡道等組成。陵台下面是地宮。
封土台:為磚包土的方座圓丘,形如塔基狀,中間以紅黃土夯築圓形土台,周圍壘砌包磚,逐漸內收。底部包磚外徑10.2米,夯土內徑5.9米,現存高2.2米。磚縫間用泥漿黏合,外壁抹有釐米厚的白灰多已脱落。
方形基座:封土丘下接方形基座,其下有厚約30釐米的墊土層,直接覆蓋於地宮墓壙口上。基座邊長11.4米、高0.15—0.25米。也是磚包夯土結構,基座面內高外低,高差約0.2米,用邊長35釐米、厚6釐米的方形白石板鋪砌,石板下還鋪墊有厚約5—10釐米的白灰層。
基座四周為大方磚鋪砌的散水地面,略呈方形,邊長17.8—18米。均呈中央高外圍低的傾斜狀,落差為0.1—0.38米。在陵台北部,緊接方形基座散水有一片方磚堤地,南高北低。用於行走活動以及雨天排水。
神龕:方形基座之上,封土台南壁正中設一大龕估計是祭奠用的神龕長方形坐北朝南,被盜洞和灰坑破壞,結構不完整,寬1.8米、進深1.9米、殘高0.65米。龕口枱面高出方形基座面0.4米,東側還殘留一塊黑色門砧石,一部分嵌於龕壁下.中間有一圓形凹槽,表明此處設有木門。砧石長30釐米、寬20釐米、厚6釐米。
祭台:方形基座南面有一個磚包土的長方形台形結構,東西長5.2米、南北寬3米、高0.4—0.6米。枱面自北向南稍斜.用方形白石板塌地.石板下鋪墊5—12釐米厚的白灰。廢棄堆積中出土了大量的板瓦、筒瓦、瓦當和少量的石構件,推測祭台上原本還有頂蓋結構和石欄杆等。這個長方形平台應是與神龕一起,同為祭奠的活動區間暫稱之為“祭台”。
坡道:與祭台相連建在墓道上方的是一南北長9.2米、東西寬6.7米的長方形磚包土台階,自北而南稍稍傾斜。原地面被毀,局部有嫚磚殘跡 [3] 
陵台 陵台
  • 地宮
地宮築在陵台正下方.為帶墓道的長方形豎穴磚室結構,由封門、甬道(門洞)、前室、過道、中室和後室組成,坐北朝南,方向172°。墓室內長9.84米、寬3.16米,內頂高3.28米。墓壁用厚大的素面青灰磚錯縫結砌,厚1.5米;頂為四重券拱,厚達1.45米。墓壁和券頂的磚縫間均用白灰膠接,結構頗為堅固。
墓道:長方形豎穴斜坡式墓道,口大底小,南寬北窄,底部自南向北略向下傾斜,坡度為2°左右。墓道口長17.5米、寬3.3—3.4米,底長18.4米、寬2.6—4.2米,深0.94—5.15米。內填築夯土,夯層清晰,夾有極少量的南漢瓦片。厚一般為6—20釐米,最厚達45釐米。
封門與甬道:兩重封門。外封門由3塊長方形大石板疊放、封堵在甬道口外.其外填築墓道夯土,其內為五平一丁青灰磚結構的內封門磚牆,將甬道堵實。3塊石板均呈青灰色,素面,大小相同,長3.36米、寬0.96米、厚0.3米。每塊石板的上部均鑿有一個圓形穿孔.直徑6釐米,系穿繩所用。內封門磚牆已被5號盜洞破壞過半,東西殘寬1.15米、南北厚約1.2米、殘高1.1米。甬道長1.1米、寬2.15米、高2.35米,與墓室通砌;但內部加築兩層襯拱.內壁抹白灰。甬道底部低於前室地面約0.1米,無鋪地磚。
前室:橫向,短淺,與中室間有過道相隔。長1.34米、寬3.16米、高3.3米。兩壁對稱設置有直欞假窗和小龕各一個;假窗長0.68米、高0.35米壁龕置於假窗下離墓底高米為長方形疊澀頂砌構,口寬0.48米、進深0.36米、高0.44米。龕壁抹灰,白灰厚2—5釐米。
前室近甬道處立石質碑形哀冊文一通,保存完好。應是在下葬時墓門封堵之前放置的。將前室鋪地磚鑿開,挖槽放置碑石。哀冊文碑下部有兩排文字被埋入地下。
過道:前室與中室相交處的過道,磚砌小直牆,形如襯拱,頂端鑲在墓室券頂內。過道長0.4米、寬2.36米、高2.47米。直牆內側設木質門框,已朽,僅存外包的板瓦和白灰壁殘跡,厚達10釐米。門臼設於裏側,鑿於鋪地磚上,兩門臼相距1.88米。門檻處出土漢白玉洗和“開元通寶”。
中室:長方形,長2米。與前室和後室同寬、同高。
後室:與中室之間用磚砌矮牆相隔,隔牆寬0.8米、厚0.44米、高0.78米,中間過道寬1.52米。後室長5米、寬3.16米。頂高與前室、中室相同,後壁厚1.7米。後室中部有磚砌棺牀,寬2.25米、高0.2米,長度被毀不詳。後壁有龕,被盜洞打破。後室前後有兩個盜洞,券頂連同陵台基座和封土丘被挖穿。
在中室和後室的兩壁上,分別設置14個小龕。上下兩行,每行7個,略呈品字形分佈。均為長方形疊澀頂,長0.43—0.48米、進深0.35—0.38米、高0.32—0.35米。後室後壁有一大龕,為長方形直壁券拱,口寬2.3米、進深1.06米、高1.3米。
前、中、後室均用邊長40釐米的大方磚嫚地,磚下墊有厚約2釐米的白灰。整個墓室的牆壁上都抹有白灰,由於自然剝蝕,白灰壁面已脱落。部分灰壁表面可見勾勒弧線和直線紋。
打破墓室和陵台的盜洞共有7個;有3個是進入墓室的。其中.貼近封門石板西側的盜洞以及鑿穿陵台神龕、中室券頂的盜洞年代最早。從盜洞內的出土遺物判斷,應屬北宋時期;打破陵台北部、後室券頂和後壁的大盜洞時代較晚,應是明代。由於曾遭多次盜擾,完整器極少,遺物已失原位,多見於盜洞和填土裏 [3] 
地宮 地宮

南漢二陵文物遺存

南漢二陵德陵

德陵出土陶瓷器 德陵出土陶瓷器
墓室內的隨葬品已被洗劫一空。僅在前室擾亂土中發現有青釉陶屋殘片。在墓道器物箱內清理出青瓷罐和釉陶罐,共計272件。
青瓷罐190件。其中蓋罐149件、無蓋罐40件;另有1件瓷蓋置於釉陶小罐上面。器型大小雖略有不同,但造型接近,基本上都是小直口、短頸、溜肩、扁鼓腹、平底或者矮圈足,肩部多飾三至四周凹弦紋。部分肩部有4個橫橋耳。器蓋的大小型式也基本相同。均為直口、斜壁、弧形頂,蓋面飾一至二週凹弦紋,頂中有一菌狀小紐。釉色有天青、淡黃色等。有的釉質保存完好,燒結度高;有的見冰裂紋,部分已脱落。根據腹部特徵分為四型。
A型105件。鼓腹,無耳,大部分帶蓋。器內外通體施天青釉或淡黃釉,有細碎冰裂紋。
B型50件。廣肩,扁腹,無耳。最大腹徑偏上,肩飾凹弦紋,小平底下接矮圈足。通體施天青釉或淡黃釉,釉面呈細碎冰裂,部分脱落。
C型24件。扁圓腹,無耳。體形稍大,小直口微斂。
D型9件。多數有蓋。溜肩,圓腹,器腹最大徑居中,小平底接矮圈足。肩部飾凹弦紋,通體施淡青釉,部分脱落。
釉陶罐82件。胎質軟,多呈灰黃色,外施綠色低温釉,多已脱落。均無蓋。有的在肩部置豎橋耳 [3] 

南漢二陵康陵

  • 建築構件
包括磚、石、瓦等材質,種類有瓦、脊飾、石構件等。
(1)瓦有筒瓦、板瓦、瓦當、瓦飾等。絕大多數是灰瓦,有少量的綠色琉璃瓦。筒瓦均呈半圓形,有灰陶和灰白胎綠釉陶兩種。多為輪制,以青灰陶最多,體形大且厚重。方唇短舌,頭窄底寬,瓦身中間肥厚,兩端變薄。口紋,背面布紋十分清晰。板瓦長方形弧狀,內切。以灰陶無釉者為主,灰白陶帶釉者較少。正面無紋,部分有拍打痕跡,背面有布紋。有單唇和雙唇兩種。單唇瓦均為輪制,無釉,出土數量較多。雙唇瓦主要出土於陵台的祭台處。瓦當均呈圓形,以灰陶為主,胎質青灰且較硬。灰黃陶次之,多摻和細砂,火候不高。帶釉瓦當極少,胎質灰白堅硬,燒製火候稍高,外施綠色低温釉。紋飾以蓮花紋居多,雙鳳紋次之,花果圖案極少。
(2)脊飾均為陶製的屋脊裝飾構件,數量不多,且都無法復原。種類有脊頭瓦(也稱“鬼臉瓦”)、陶垂獸、脊獸瓦頭等,主要出土於角闕和陵台坡道一帶。垂獸出自東北角闕和西北角闕附近,均無法復原。脊獸瓦出自角闕附近,已無法復原。均為灰胎,無釉,燒製火候較高。應為戧脊上的走獸
(3)石構件數量較少,多已殘斷。主要出土在祭台附近,可能是祭台勾欄的構件。石質為灰黑色石灰岩和青灰色石灰岩,形狀有長方形塊狀、片狀、柱狀等。還有一種石構件,上、下兩端磨成斜角,或者鑿成凸狀榫頭 [3] 
  • 墓內遺物
康陵出土文物 康陵出土文物
墓室多次被盜,劫後遺存的完整器物很少,多為殘片,主要出土於盜洞填土和中後室。種類有瓷、釉陶、陶、玻璃、銅、銀、鐵、石、玉器等,以瓷器、釉陶器和玻璃器數量最多。
(1)瓷器均為青瓷,有罐、盒、碗、碟等。以罐類居多,包括六耳罐、四耳罐和無耳罐三種,均為灰白胎或土黃胎,施青釉、青灰釉、綠釉等。六耳罐14件。僅有5件能看出器形,型式相同,大小略有差別。釉色基本可以分兩類,一類為青釉或青灰釉,泛銀色光澤,釉層厚,易脱落;另一類是綠釉或淺綠釉,釉層薄。無耳罐2件。器型和釉色接近德陵器物箱出土的青瓷罐。胎質灰白細膩,青釉偏黃,釉色晶瑩透亮。盒件其中件盒帶蓋件僅有盒身,還有6件僅剩盒蓋。內外施青灰釉或淡青釉,釉色晶瑩透亮。粉盒3件。花口碗3件。盞1件。
陶水果象生 陶水果象生
(2)陶器有罐、碗、水果象生等。其中水果象生22件,集中發現於中室後部和棺牀前端,後室後部也有少部分。種類有香蕉、木瓜、菠蘿(存疑)、柿子、桃、慈姑、荸薺等,質地堅實,多為嶺南本地的物種。四耳罐件釉陶形體較小其中17件可以看出器形,型式相同,大小稍有差別。碗1件。木瓜6件。香蕉5件。慈姑3件。桃3件。菠蘿(存疑)2件。柿子2件。柿子2件。荸薺2件。
(3)玻璃器按口沿計算,至少有24件。均已殘碎,可復原者僅1件。器型較少,全部歸為瓶類。
玻璃瓶 玻璃瓶
(4)石製品主要是哀冊文碑,還有石俑殘件、石洗、玉片、串珠等。玉片殘留2片。均為長方形直角,周邊切割規整。可能是玉帶上的。漢白玉洗2件。形制大小相同,其中1件殘。哀冊文碑保存完好,其形如碑,無座,碑側刻有纏枝蔓草紋。高115米、寬154米、厚0.2米。志文楷書,首題“高祖天皇大帝哀冊文”,38行,滿行35字,共1062字 [3] 

南漢二陵歷史文化

南漢二陵傳説軼事

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載:“劉龑墓,在番禺東二十里,其地有南亭、北亭。海潮圍繞,中不過十餘里。墓在北亭洲旁,疑即昌華苑地也。崇禎九年秋,洲間有雷出,奮而成穴。一田父見之,投以石,空空有聲,乃內一雄雞,其中夜盡聞雞鳴。於是率子弟以入,堂宇豁然,珠簾半垂,左右金案玉幾備列。有金人十二,舉之各重十五六斤;中二金像冕而坐,若王者與後,重各五六十斤;旁有學士十八,以白銀為之;地皆金蠶珠貝所築,旁有便房,當窗寶鏡大徑三尺,光燭如白日;寶硯一,硯池中有玉魚,能遊動;碧玉盤一,以水滿注其中,有二金魚影浮出;他珍異甚眾。田父先持鏡歸,光動鄰舍,亟碎之,有一珠人夜輒作怪狀,懼而棄之。於是鄰人覺而爭往,遂白邑令,令亟臨其地視搜發,令得玉枕一,金人四以歸……”這段文中講到明朝崇禎年間一田父偶入劉龑墓的經歷,裏面充滿奇珍異寶,甚至還有能遊動的玉魚,宛如神話中的場景一般 [8] 

南漢二陵發掘故事

  • 將德陵認作康陵
劉皇冢(德陵)在發掘之初一直被誤以為是南漢的康陵。不知什麼緣故,民間一直傳説青崗“劉皇冢”是南漢康陵 [4] 文物工作者也曾信從此説,在《關於廣州石馬村南漢墓的年代與墓主問題》一文中提及北亭洲附近的為康陵 [5] 直至德陵發掘完畢,仍認為劉皇冢既是康陵 [11] 
  • 將陵壇當作圜丘
"瓦渣崗"的發掘點發現磚砌圓形的結構,由灰黑色小薄磚結砌成圓形,頂部是逐層收分做成圜狀,與西安發現的圜丘相似,疑是祭壇。研究者在查閲史料後,南漢確有祀天南郊的記載,因此將南漢郊壇遺址上報,直至康陵確認之後,才確定該建築為陵壇 [6] 

南漢二陵活動建設

2023年6月10日上午,康陵遺址展示區舉辦了一場“沉浸式藝術劇場——傾聽·康陵”展演。其中,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博物館師生以康陵遺址為元素,創作《康陵賦》等作品,建構出沉浸式劇場的樂音空間。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師生則融合康陵遺址、哀冊文碑、雙鳳紋瓦當、康陵出土玻璃瓶、花鳥紋瓦當等元素,創作了一部視覺大片 [9] 

南漢二陵研究價值

德陵墓道器物箱出土大量的青瓷罐和釉陶罐,是廣州第一次發現如此眾多的五代瓷器。此為南漢皇帝的宮中用品,當屬官窯製品。其胎質堅硬,釉色青中閃灰,晶瑩透亮,是五代青瓷中的上品,為研究五代十國陶瓷器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3] 
康陵隨葬的哀冊文是首次考古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哀冊文,對於研究南漢國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2]  。康陵哀冊文碑的發現,明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下葬年代,證明了南漢有三陵在廣州,弄清了康陵和德陵的本來面貌和確切位置,還更正了《番禺縣誌》等文獻史志對德陵和康陵的錯誤記述,解決了歷史懸案 [1]  。康陵是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佈局完整的陵園,地宮上方的圓形方座陵台、神牆四隅的子母角闕、陵前的廊式建築,這些都為歷代陵寢所不見。此外,磚壁圓形封土丘形制獨特,改變了漢唐封土以方為貴的傳統,具有承前啓後的意義,為研究中國古代陵寢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3] 
南漢二陵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地面陵園遺蹟保存較為完整的實例,為研究唐宋時期的禮儀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2] 南漢二陵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南漢國的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狀況,其中的一批外國玻璃製品,對研究廣州對外貿易交通及社會經濟發展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7] 南漢二陵是五代南漢國的標誌性史蹟,其營建形式特別,圓丘形陵台形制獨特,具有承前啓後的意義,為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例 [8] 
康陵復原圖 康陵復原圖

南漢二陵文物保護

2005年4月17日,“2004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名單公佈,南漢二陵位列第8 [1] 
2006年5月25日,南漢二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11年,南漢二陵被列為廣東省首批重要大遺址 [8] 
2021年12月23日,南漢二陵入選廣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與十大重要發現 [15] 
2023年1月10日,南漢二陵被列入《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 [16] 

南漢二陵旅遊信息

  • 地址
德陵: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北亭村青崗(華南師範大學校園內) [10] 
康陵: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康陵路,南漢二陵博物館西側 [13] 
  • 開放時間
康陵:週二至週日09:00—17:30(17:00停止入場) [13] 
德陵暫不開放
  • 交通信息
公交:廣州公交332路廣州公交384路廣大附中站,廣州公交86路廣州公交番201路南漢二陵博物館站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