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武城故城遺址

鎖定
南武城故城遺址,亦稱南武城、武城、南城、南成,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南、北武城村一帶,面積約200萬平方米,是春秋至南北朝時期的古城址。 [2-3] 
南武城故城遺址,平面呈不規則圓形,西、南兩側以曾子山、蒼山為屏障,東、北兩面依地勢築成半圓形城牆約2800米。現城牆斷續可見,高低不一,最高處9米,頂寬8米,底寬20米,東西最大徑約1600米,南北最大徑約1530米。故城內有大量建築遺址,包括宮殿、街道、作坊、房舍等。遺留下陶質排水管道和筒瓦、板瓦、鋪地方磚、瓦當等建築殘件。城內出土過許多完整器物,像銅劍、銅戈、銅鏃、銅洗、瓦當等。該城址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 [2-3] 
2013年5月,南武城故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南武城故城遺址
地理位置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南、北武城村一帶
所處時代
春秋至南北朝
佔地面積
約 20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250-1-250

南武城故城遺址歷史沿革

南武城故城,始建於魯襄公十九年(前554年),為魯國武城邑治所。戰國時為齊國佔領,改稱南城。西漢置南城縣,又稱南武城縣。東漢復置南城縣,後經各代至北齊廢。 [2-3] 
1990年春,進行土地整改時,在南武城故城遺址的東面和西北方發現漢、魏晉時期的墓葬三百餘座,有豎穴土坑墓、洞室墓、磚室墓、石墓等。 [4] 

南武城故城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南武城故城遺址 南武城故城遺址
南武城故城遺址依山傍水,地處要塞,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也是東西交通的樞紐。城址平面呈不規則圓形,周長約5295米,西、南兩側多以南城山、蒼山的斷崖為屏障,東、北兩面及南城山頂部平緩處依地勢築牆,東西最大徑約1600米,南北最大徑約1530米,總面積約200萬平方米。 [2-3] 
城牆
南武城東城牆 南武城東城牆
南武城故城遺址除利用山險約1730米為城牆外,其餘部分根據建築材料和構築方式分為石牆、石包牆和土築牆,現存寬度1.5米~42米之間,高度在0.5米~6.0米之間。石牆主要分佈於南城山頂部外側平緩的山脊地段,在蒼山東端和南城山東北端山脊的上半部,也有小段分佈。石牆牆體直接砌于山脊外側,僅存外牆而無內牆,外牆基本以條石築起,牆面修鑿平整,斜直牆壁。石包牆即夯土城牆的內外兩側用石塊包砌而成,分佈於蒼山東端和南城山東北山脊的中下部。 [2-3] 
城門
南武城故城遺址 南武城故城遺址
南武城在南、北、東北三面各闢城門1座,門道寬7~15米,現北城門遺蹟為民房覆壓。據考古調查得知,遺址內有大量建築遺址,包括宮殿、街道、作坊、房舍等。宮殿區位於故城的中部,即南武城村北的台地。 [2-3] 
農民起義軍營寨舊址
曾子山富貴頂明義軍營寨遺址 曾子山富貴頂明義軍營寨遺址
南武城故城遺址西、南兩側的山頂上有農民起義軍營寨舊址。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居於南城山西麓吳莊村的王俊(又名王肖武)在此聚眾起義,號稱“九山王”。史學家稱之為著名的江北農民起義代表,《辭海》有專條記載。蒲松齡《聊齋志異》有“九山王”一文,即指此事。王肖武起義軍營寨遺址主要在富貴頂和蒼山,現山頂上殘存着大片的房基、飲馬槽、石臼、旗杆孔、石門遺蹟等,面積約30000平方米。 [2-3] 
康成石室
富貴頂北面的透明崮有康成石室,為東漢經學家鄭玄客居南城時所留。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市)人,黃巾起義時,曾避難於南城,並在此為《孝經》做注。宋樂史《寰宇記》載:“費縣南城山西上可二里許,有石室,週迴五丈,俗雲鄭康成注《孝經》於此。”鄭玄在《孝經》序也説:“僕避難於南城山,棲遲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經》。”石室為石灰岩溶洞,底面周長約20米,洞口門柱窩、牆基漕痕跡清晰可見。 [2-3] 
清虛玄宮遺址
康成石室偏南為清虛玄宮遺址。清虛玄宮始建年代不詳,由於年久失修,該宮現破壞殆盡。遺址現存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玉皇宮碑刻一通,碑高1.8米,寬0.8米,厚0.3米,記載了當地人徐勳等四人帶頭捐資修復此宮的事宜。 [2-3] 
墓葬羣
南武城故城遺址東、西北兩面是東周至北朝時期的墓葬羣。主要包括苗莊、花峪莊、澇坡、水泉溝、土橋等幾個墓地,也包括曾皙父子墓、澹台子墓等,是平邑縣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墓葬羣。墓葬有豎穴土坑墓、洞室墓、磚室墓、石槨墓等,曾出土大量陶器、銅器等隨葬品。
曾參墓 曾參墓
重要的墓葬有:曾晳墓,位於南武城故城東約200米處。曾晳,曾參之父,其父子均為孔子弟子。後漢王符《論侈葬》有“畢鄗之陵,周公非不忠;南城之墓,曾子非不孝”之語。曾參以孝著稱,但簡葬其父,歷代傳為佳話;澹台滅明墓,位於南武城故城東約1500米處的祊河南岸。澹台滅明,字子羽,孔子弟子,春秋名士,魯國武城人。該墓原佔地約1畝,封土高7米,與曾皙墓東西相望。1972年該墓被整為耕地,墓碑現已不存;曾參墓,位於南武城故城東約1800米處。曾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傳人,後世尊其為宗聖曾子。曾參墓現為方形台地,南北、東西各約30米。 [2-3] 

南武城故城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南武城故城遺址有遺留下的陶質排水管道和筒瓦、板瓦、鋪地方磚等建築殘件。城內出土過許多完整器物,像銅劍、銅戈、銅鏃、銅洗及生活日用品銅鏡、陶器等。 [2-3] 
武城徒戈
武城徒戈 武城徒戈
1973年,在山東濰坊寒亭區望留鎮麓台村出土了四件銅戈,其中一件胡(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分稱為“胡”)正面鑄銘文“武城徒戈”。另一件胡稍殘,內正面鑄銘文“武城戈”三字。1991年12月,在臨朐縣沂山鄉劉家峪村出土的銅戈上也鑄有銘文“武城戈”。歷史學家李學勤先生等認為是南武城鑄造。 [2-3] 
摩崖石刻
南武城故城遺址南面的蒼山岩壁上有摩崖石刻,由於地處峯巔峭壁,石刻保護得很好。石刻共36字,分6行,全文為“琅琊太守鄭□君所遊處也,君愛山樂水,履仁懷智,良辰美景,遨而□焉,後生君子,攬而為適。”清光緒《費縣誌》認為,石刻用駢語,字雜,篆體秀潤,有著名書法家褚遂良的筆意,似唐代所刻。 [2-3]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
南武城故城遺址西面的富貴頂南側峭壁上有摩崖造像,共三龕。一龕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四月八日,摩崖造像,雕有菩薩像7尊,天王像2尊。現造像已殘缺,石刻銘文亦較模糊;第二龕,位於第一龕右上方,龕高0.6米,寬0.3米。刻一坐式觀音菩薩像,龕上部陰刻題記,內容為“費縣和順鄉故縣村……一村老小在山隱居避亂,發虔心刊鐫觀音菩薩一尊,永充供養。天會七年十一月初三日”(天會是金太宗的年號,天會七年即1129年);其三,在第一、二龕東南不遠處的石壁上,造菩薩像1尊,現存輪廓,年代不詳。 [2-3] 
銅鏡
銅鏡
銅鏡(2張)
銅鏡,是南武城故城遺址出土文物的一大特色,數量多(110件)。銅鏡種類有星雲紋鏡、連弧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四神及鳥獸博局紋鏡、多乳禽獸紋鏡、簡化博局紋鏡、變異四神鏡、蝙蝠形柿蒂紋鏡、直行銘文雙夔鏡、盤龍鏡、環狀乳神獸鏡、變形四葉風鳥鏡、獸紋鏡、飛鳥鏡、半圓方枚禽獸紋鏡等。鏡型全為圓型,除裝飾各種禽獸外,乳釘紋、櫛齒紋、鋸齒紋、內向連弧紋、博局紋、蝙蝠形柿蒂紋非常普遍。飾銘文的銅鏡也很多,常見的銘文有“位至三公”“君宜高官”“長宜子孫”等表達渴望富貴、長壽等願望的吉祥語;也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內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等用於贈答的詩文句;還有的飾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12地支及“尚方作鏡真大巧,上有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等宗教內容的文字。部分鑄有“尚方”銘文的銅鏡,是官營手工業製造,鑄造精良,紋飾清晰,線條簡練流暢,銘文豐富。鏡面多呈黑色,部分色黑似漆,光亮可鑑。 [2-3]  [4] 

南武城故城遺址研究價值

南武城故城遺址,2500多年曆史,規模大、延續時間長、知名度高、文物遺存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 [2-3] 

南武城故城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南武城故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南武城故城遺址旅遊信息

南武城故城遺址地理位置

南武城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南、北武城村一帶。

南武城故城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南武城故城遺址,路程約49.7千米,用時約1小時7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