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極龍

鎖定
南極龍(Antarctosaurus)是泰坦巨龍類下的一個屬,生活在上白堊紀的南美洲。它是一類大型的四足植食性恐龍,有着長頸及長尾巴,有可能是有鱗甲的。
中文名
南極龍
拉丁學名
Antarcto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蜥形綱
蜥臀目
南極龍科
南極龍屬
威施曼南極龍(A. wichmannianus)(模式種),巨大南極龍(A. giganteus),巴西南極龍(A. brasiliensis
亞    目
蜥腳亞目
分佈區域
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
中文學名
南極龍

南極龍物種學史

南極龍的化石描述在1916年第一次出現,到1929年才由古生物學家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詳細的描述及命名。南極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並非表示南極洲,而是指“北方的相反”,因為它是在阿根廷被發現,而阿根廷與南極洲的名字都具有“北方的相反”的意思。
模式種是威施曼南極龍(A. wichmannianus),是由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1929年命名,身長18米,他在同一年命名了第二個種巨大南極龍(A. giganteus),體型非常巨大。南極龍的肩膀可能高達5米。以上兩種南極龍來自阿根廷,除此以外巴西還發現了南極龍屬物種巴西南極龍(A. brasiliensis)。哈薩克斯坦發現了南極龍屬物種牙克煞南極龍(A. jaxartensis),但可能並不屬於南極龍。

南極龍生活習性

根據對南極龍的研究,科學家認為南極龍有以下的生活習性:首先,它是一種大型的植食恐龍,用四隻腳行走;其次,南極龍極長的脖子為它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因為它們可以吃到樹梢上鮮嫩而富有營養的樹葉。

南極龍外形特點

南極龍屬於泰坦巨龍類,生活在南美洲地區,是一種體形巨大的、以四足着地方式行走的植食性恐龍。南極龍的四肢粗壯,長有長脖子和長尾巴,脖子長度能達到14米,尾巴可以作為防禦武器。南極龍的頭部很小,和龐大的身軀相比很不協調 [1] 

南極龍屬內物種

南極龍模式種

南極龍的模式種A. wichmannianus,1929年由休尼所命名,種名是為紀念化石的發現者地質學家R. Wichmann。這個種包含了大量的骨頭,現時被認為來自阿根廷里奧內格羅省的Anacleto地層,年代是上白堊紀坎帕階,距今約8300萬到8000萬年前。當中有幾個破碎頭顱骨,包括一個腦殼及一個下頜。其他骨頭有頸椎及尾椎肋骨及多塊四肢骨頭。一條股骨約為1.85米高。
南極龍模式種 南極龍模式種
大部份這些骨頭都是肢離破碎的,散佈在挖掘處。因此有很多學者認為它們並非同屬於同一種類的動物。而最方形的下頜,經常被認為是屬於類似尼日爾龍的雷巴齊斯龍科恐龍,但是與博妮塔龍的頜部在形狀上也很相近,可見這骨頭與泰坦巨龍類有所關連,最終可能是屬於南極龍的。腦殼及其他的骨骼雖然未必都是同一個體的,但通常被認為都是泰坦巨龍類的。雖然沒有發現A. wichmannianus的裝甲,但一般都認為它是屬於有裝甲的巖盔龍類(Lithostrotia)演化支。這個種被認為也有可能是屬於納摩蓋吐龍科。

南極龍其他種

休尼在1929年也命名了另一個種,稱為巨大南極龍(A. giganteus),是因它的巨大體型。這個種的化石非常的少,而有些學者認為它其實是疑名。這些骨頭中最著名的是兩塊巨大的股骨,約有2.35米長,是已知的蜥腳下目中最大的之一。這些骨頭都是從阿根廷內烏肯省的Plottier地層被發現,年代估計是上白堊紀的科尼亞克階,距今約8700萬到8500萬年前。這個地層與Anacleto地層也是屬於內烏肯羣的。
在1933年,另一個從印度發現的種也被描述,稱為北方南極龍(A. septentrionalis)。這個種並沒有保存什麼解剖學資料,但肯定的是不屬於南極龍。在1994年它被更名為耆那龍
1939年,蘇聯古生物學家Anatoly Riabinin研究一個從哈薩克斯坦發現的股骨,命名為牙克煞南極龍(A. jaxartensis)。它也被認為是疑名,但卻肯定的幾乎不是屬於南極龍。
由兩塊肢骨碎片及部份脊椎組成的巴西南極龍(A. brasiliensis),是在巴西的包魯地層被發現及在1971年被描述。這個種也被認為是疑名。

南極龍化石發現

人們找到南極龍化石時,發現這些骨骼零亂的散佈在挖掘處。這些骨頭裏有幾個破碎的頭顱骨,還有包括頸椎、尾椎、肋骨等在內的很多骨頭。其中的一條股骨長約1.85米。據此,人們推測這個南極龍的體重大約有34噸 [2] 
參考資料
  • 1.    崔鍾雷主編,我的恐龍朋友:白堊紀 2,重慶出版社,2015.05,第6頁
  • 2.    瑾蔚編繪,恐龍帝國 典藏版,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6,第2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