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鎖定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工、理、文、管為主幹學科,工、理、文、管、經、法、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中文名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地    區
南昌
所屬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類    型
實習基地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中心簡介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是校級實驗教學單位,實行學校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體制,是學校面向全日制學生的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綜合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精神的工程實踐訓練平台,併為社會職業培訓和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基地。 [1]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中心現狀

南昌航空大學建校50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建成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教學內容覆蓋面廣、學生受益面大、設備先進,具有鮮明特色,在教學條件、教學質量等方面,處於省內高校領先水平,在國內高校中具有一定影響的大型綜合性工程實踐教學基地。 [1]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所獲榮譽

教學成果顯著、全面,獲多項國家和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1989年獲得國家教委頒發的“優秀教學成果獎”,是國內高校中唯一與清華大學同時獲得該獎項的高校,同年獲江西省教委頒發的“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6年獲“江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稱號
此外,2005-2010年獲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7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承擔和參與國家級教改項目3項、省部級教改項目9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1篇,承擔縱橫向科研項目74項。 [1]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課程研究

多年來中心堅持教學改革,不斷開拓創新,提出了“資源整合、優勢突出、專家領航、特色發展”的基地建設思路。根據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制定了“以傳統工程訓練為基礎,以掌握現代技術為核心,以建立大工程背景知識為主線,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為目的,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高級工程訓練技術人才為宗旨”的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在國內較早提出了大學四年工程訓練不斷線的課程目標和“以學生為主體、理論為先導、強化基礎訓練、培養綜合能力的教學理念。 [1]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教學任務

通過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中心面向全校13個學院,42個本科專業,開出13個教學模塊,共57項(或子模塊)基礎和綜合實驗,同時向全校開出38項開放性實驗並承擔全校各類創新實踐。每年接納實訓人數1.5~1.6萬人左右,其中本校學生12000~12500人/年,外校學生3000~4000人/年。教學工作量每年約90萬人·學時。學生受益面大,資源地區共享程度高,特色明顯,在國內有顯著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1]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中心建設

學校高度重視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投入力度大,2005-2010年學校總投入約2670萬。其中設備的購置費1514萬元。中心始終堅持課程改革與基地建設同步進行,相輔相成。在原金工實習的基礎上,將基礎製造技術、現代製造技術、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先進技術與工藝科目引入到工程訓練的教學內容中,形成了多學科基礎知識交叉融合,儀器設備品質優良、組合優化、數量充足,能滿足各類實習、實驗要求的統一格局。中心實訓場地面積2.9萬平方米,各類設備1693台套,設備總值3179萬餘元。建成了能為學生提供良好教學實踐環境,教學資源和網絡化教學平台的一流教學基地。 [1]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研究成果

中心注重教學內容與科研工程和社會應用實踐緊密結合,自主完成“普通設備的數控改造”等多類自制設備,有力的改善了實驗教學條件。2002年以來,中心承擔學校科研加工項目128項,獲加工經費300餘萬元,承接校外項目50餘項,產值達1300萬元。近年來,中心自主開發的“全順達”電動自行車,已創出品牌,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銷往全國各地。 [1]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對外交流

中心是江西省工程訓練教學學會理事長單位,華東高校工程訓練教學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在教學條件、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在同類高校中處於領先水平。學校每年組織省內高校工程訓練教學學會年會活動,交流經驗,討論發展問題,共同促進省內高校工程訓練教學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國內多所高校領導或專家(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南昌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福州大學等)前來中心傳經送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