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寧麻將

鎖定
南寧麻將,共一百三十六張:、索、萬、東風、南風、西風、北風、中、板、白,沒有梅、蘭、竹、菊、春、夏、秋、冬。麻將是由4人蔘與,通過抓、打、碰、槓等方式,使手中的牌按相關規定的牌型條件胡牌。
中文名
南寧麻將
參與人數
4人
流行區域
南寧欽州、防城、柳桂柳地區
牌    數
136張

南寧麻將遊戲簡介

南寧麻將遊戲規則:9分起胡,包含清一色、碰碰胡、全求人等多種胡牌牌型,有封胡、有買馬,富有別致趣味性。

南寧麻將遊戲元素

總共 136張(6面骰子2個),包括:
南寧麻將 南寧麻將
- 風向:東風,南風,西風,北風。各四張,總共16張。
- 字牌:紅中,發財,白皮。各四張,總共12張。
- 同子:一同,二同,三同……八同,九同。各四張,總共36張。
- 條子:一條,二條,三條……八條,九條。各四張,總共36張。
- 萬子:一萬,兩萬,三萬……八萬,九萬。各四張,總共36張。
(無花)

南寧麻將基本打法

1.起張牌數:莊家的起張牌數為14張,閒家的起張牌數為13張。
2.可行操作:可摸牌,可碰,可槓,可胡,不可吃。
3.莊家確定:胡牌者為下一局莊家。

南寧麻將胡牌牌型

1. 推倒胡,基本胡牌類型自摸3 張,放衝2 張。門清情況下,各加1 張。
2. 對對胡,自摸6 張,放衝9 張。門清情況下,自摸8 張,放衝12 張。
3. 清一色,自摸6 張,放衝9 張。門清情況下,自摸8 張,放衝12 張。
4. 七小對,自摸8張,放衝12 張。
5. 七大對,自摸16 張,放衝24 張。
6. 超豪華七對,自摸32 張,放衝48 張。
7. 超超豪華七對,自摸64 張,放衝96 張。
8. 全球人,放衝18 張。
9. 天胡,100 張。
10.地胡,100 張。
11.槓開,明槓18+1 張,暗槓18+3 張。
12.搶槓9張

南寧麻將胡牌計算

1、基礎分為1分
槓:1.明槓由被槓者的付1分 ,碰了之後再槓也算明槓;暗槓每家付1分,槓錢是及時給的
2、放炮:基礎牌型不可放炮,需靠自摸(槓上炮,搶槓,全球人,海底炮除外),清一色,碰碰胡,七小對大七對等高番牌型可放炮
3、自摸: 每家付3分
4、門清: 每家付4分(門清一定要自摸),有暗槓也算門清
5、清一色:放炮為9分,自摸為6分,可以累計門清,碰碰胡
6、碰碰胡:放炮為9分,自摸為6分,可以累計門清,清一色
7、七小對:放炮為12分,自摸為8分,可以累計門清,清一色
8、大七對:放炮為24分,自摸為16分
(大七對:4張牌相同的4小對,如:4張1萬,只要手上有4張一樣的就算),可以累計門清,清一色
9、全球人:剩最後一張牌,胡牌(碰槓4次以上),18分 (自摸算對對胡,只有放炮才算全球人)
10、槓上花
1.明槓槓上花:被槓者付一人付18分,槓錢照樣結算1分,,算放炮(也就是一個玩家承包)。 (先碰後,再槓也算的,槓上花也由原先被碰的玩家一個人支付)
2.暗槓槓上花:每家付9分,槓錢照樣結算,算自摸 (也就是説每人給9+1分)。
11、槓上炮:放炮者付9分。槓錢照算。(槓後,打一張牌出去放炮)
1.累計門清,清一色,碰碰胡等牌型,比如槓後炮,放給別人是個對對胡,則為9+9=18分,另外開槓的槓錢要算的.
12、搶槓:碰了之後,再槓,正好有人胡牌,被稱為搶槓.9分(算放炮)
1.累計門清,清一色,碰碰胡等牌型,搶槓的人為個對對胡,則為9+9=18分,槓錢就不算了(因為被人搶了,就不能算槓了).
13、海底撈月:最後一圈內自摸,6分。(本局的最後一張,只有一個人可以摸到)
1.累計清一色,碰碰胡等牌型,海底撈月的人為個對對胡,則為6+6=12分(要累計自己的特殊牌型的分)
14、海底炮:最後一圈放炮,放炮者付9分。(本局的最後一張,只有一個人可以摸到)
1.累計清一色,碰碰胡等牌型,摸最後一張牌的人,打牌出去被人胡掉,而且胡的人是個對對胡,則為9+9=18分(要累計自己的特殊牌型的分)

南寧麻將天胡

莊家起牌後就自摸每家付6
1.累計清一色,碰碰胡等牌型,摸最後一張牌的人,打牌出去被人胡掉,而且胡的人是個對對胡,則為6+6=12分(要累計自己的特殊牌型的分)

南寧麻將封胡

放給同一個人碰三比以上,而放碰的人本局不能胡牌。(暗槓不能算,只有補槓和明槓算在吃三比裏)
例如 玩家A放玩家B碰三比,胡牌算法如下
1.玩家B自摸,則玩家A付玩家B的分數*3,俗稱包牌
2.玩家C或D放炮給玩家B,玩家C或D給玩家B的一份費用,同時玩家A也必須給玩家B胡牌相應一份費用,俗稱“旅遊”
3. A放炮給B的話,需要付二份費用
4.只要玩家B沒胡牌,則玩家A不需要額外支付給玩家B費用
5.不管能不能胡,槓錢照樣結算

南寧麻將胡牌方式

1.一炮三響 : 同一張牌點三個炮,點炮者包三家。胡牌者不滿5番牌型,按照5番滿計算,大於5番的牌型,按照實際牌型計算。
2.槓上開花:不滿5番牌型,按照5番滿計算,大於5番的牌型,按照實際牌型計算。
3.海底撈月:摸最後一張牌胡牌。不滿5番牌型,按照5番滿計算,大於5番的牌型,按照實際牌型計算。
4.包胡規則:如果胡家有人給他九張落地,則給胡家九張落地者包胡 。
5.聽牌:在原有胡番的基礎上加一番。
6.搶槓:明刻開明槓,可以被搶槓胡,搶槓胡等同槓開,當自摸,被搶槓者(欲開槓者)包三家牌,暗槓不可搶槓胡。搶槓者牌型不滿5番牌型,按照5番滿計算,大於5番的牌型 ,按照實際牌型計算。暗刻開明槓,不算搶槓胡,胡牌者只能胡點槓那張牌,只算普通胡牌。
7.天胡:只有莊家獨有的權利,莊家起牌後即成和牌牌型。按8番計算。
8.人胡:起牌後,莊家打出的第一張牌,閒家吃和。按8番計算。
9.地胡起牌後,第一圈裏閒家自摸的第一張牌和牌。按8番計算。注:第一圈裏如有人吃、碰牌後,那下來那個人摸的第一張牌,已不生效,不成地和。

南寧麻將特殊規則

1. 槓,當場結算。明槓 1 張, 暗槓 1 張(三家都給)。暗槓算門清
2. 槓衝,玩家槓開導致其餘玩家胡牌,若胡牌玩家手上牌型推倒胡算9張,若是其他牌型累積 * 2
3. 連槓
(例:玩家A,B,C,D)
l A給玩家B碰1次,C給玩家B碰1次,D給玩家B碰1次,然後玩家B連續續槓三次,張數當場結算,若先續槓A的碰,則A承擔所有槓牌費用。若先續槓C或D的碰,則C或D承擔所有槓牌費用,也就是 3 張
l A給玩家B碰1次,B先續槓A給碰的1次再暗槓2次,張數當場結算,A承擔所有費用,也就是7張。
l A給玩家B碰1次,C給玩家B碰1次,B暗槓1次,然後玩家B先碰槓2次再暗槓一次,張數當場結算,若先續槓A的碰,則A承擔所有槓牌費用。若先續槓C的碰,則C承擔所有槓牌費用,也就是5張。
l A給玩家B碰 1 次,C給玩家B碰1次,玩家B先暗槓1次,然後續槓2次,張數當場結算,若先續槓A的碰,則A承擔所有槓牌費用。若先續槓C的碰,則C承擔所有槓牌費用,也就是 2 張。
l 若有碰槓情況,跟續槓相同處理,第一個碰槓的玩家承擔之後所有的費用。
連槓的槓開,先暗槓,再明槓,再槓開,則暗槓先三家結算,然後明槓玩家包牌
先續槓(或碰槓),再槓開,則由第一次給碰玩家(或碰槓玩家)給付,其餘兩家不用付。連槓幾次,乘幾次 2
例如(玩家A,B,C): A給C碰1次,B給C碰1次,C續槓2次,暗槓1次,槓開胡牌,若先續槓A的碰,則A承擔所有槓牌費用。若先續槓B的碰,則B承擔所有槓牌費用,因為C連槓3次,所以 需給付(C手上牌型的張數*2*2)+連槓張數5張。
注: 若C手上牌型是推倒胡那麼算18 張
4. 全球人反衝,全球人放衝需多付 9 張。
5. 封胡
(例:玩家A,B,C)
l A給玩家B碰3次,A封胡,此局A不能胡牌。
l A給玩家B碰3次,A封胡,A放衝給玩家B,所付張數 * 2。
l A給玩家B碰3次,A封胡,C放衝B,A必須賠付B與C相同張數。
l A給玩家B碰3次,A封胡,B自摸胡牌。A包牌,付三家張數。
6. 釣魚:如果上一把牌有玩家胡牌,那麼下一把牌自摸玩家必須釣魚。也就是當遊戲結束,牌面所剩墩數反方向取最後三張,然後攤牌,看是否釣中。
例如:最後三張若為7條,紅中,5萬。那麼由上把自摸玩家開始逆時針確定釣魚的玩家。(7條即逆時針數7,紅中按照東南西北中發白的順序,即逆時針數5,5萬即逆時針數5)若釣中玩家胡牌,則除上把胡牌玩家外,其餘三家均需根據釣中玩家的手中牌型給上把胡牌胡牌玩家相應的張數。釣中1張給1倍,釣中2張給2倍,釣中三張給3倍。
若釣中玩家放炮,相同也要跟着賠付相同數額的張數。
如果這把是自摸胡牌,那麼上把胡牌玩家還需要給這把自摸玩家沒掉中的張數,一張沒釣中給一倍,兩張沒釣中給兩倍,以此類推。若遊戲結束所剩張數不夠3張,那麼剩幾張釣幾張。荒莊不釣。 [1] 

南寧麻將歷史起源

麻將(麻雀)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族的遊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
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或“萬秉章”)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説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例如:“筒”圖案就是火藥槍。
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遊戲,也可作兑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例如,“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
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藥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
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彭”的槍聲。又如成牌
叫“和”(音胡),“和”“鶻”諧音,“鶻”是一種捕雀的鷹。除此還有“吃”、“槓”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那麼為何又叫“麻將”呢?在太倉地方方言叫“麻雀”為“麻將”,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將了。
麻將牌(又稱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遊戲,又都與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博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是“血緣”關係。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
古博戲始於何時,準確年代很難説清。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我國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一種長形的竹製品,相當於打麻將牌時所用的骰子。
據《顏氏家訓·雜藝》所載,可知博戲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經》裏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方法是:兩人相對坐,棋盤為12道,兩頭當中為水。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又用魚兩枚,置於水中。比賽雙方輪流擲瓊(即骰子),根據擲採的大小,藉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棋子到達終點,將棋子豎起來,成為驍棋(或稱梟棋)。成為驍的棋,便可入水牽魚”獲籌。獲六籌為勝。未成驍的棋,就稱為散棋。驍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散棋卻不可。
關於麻將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説法,108張麻將源於梁山108位好漢:
據清代大學者戴名世《憂庵集》等古籍記載,有“國粹”之稱的麻將牌是明朝時一個名叫萬秉迢的人發明的。萬秉迢被施耐庵《水滸傳》書中的梁山108位好漢所折服,於是想做一副娛樂工具來紀念他們。經過幾天精心設計,終於研製出了麻將牌。他把麻將牌設計為108張,暗喻《水滸》中的梁山108位好漢。牌中的九索指“九紋龍”史進,二索指“雙鞭呼延灼等等。 接下來,萬秉迢考慮到梁山一百單八將分別來自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又增添了“東”、“西”、“南”、“北”、“中”各4張,共計20張牌。同時,考慮到梁山英雄好漢中既有出身貧民又有出身富户的,對此,就稱“貧”為“白”(板),“富”為“發”(財)。於是,“白”、“發”又各增牌4張、共計8張。最後,便構成了整副牌136張。
由於水泊梁山宋江的領導下一心想被招安,想與朝廷求和,並不想打贏朝廷。所以打麻將勝者歷來説“和”,而不説“勝”或“贏”。
最初打麻將只是極為普通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艱苦勞作後的一種放鬆,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在封建高壓統治下對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自由生活的嚮往。同時麻將在全國的流行,也表明了梁山鬥爭精神在民間的生生不息。只是後來麻將進入統治者階層的生活後,才逐步演變成賭博活動與行賄工具,禍及家庭與社會。
還有一種説法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什麼娛樂用的設備,船上的將士只能以投擲骰子賭博
作為消遣。但是在長久的航海中,將士們厭倦了,經常有將士想家,甚至有試圖謀反的,鄭和殺了他們,為了穩定軍心,鄭和發明了一種娛樂工具。
鄭和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以100多塊小木片為牌子,以艦隊編制,分別刻了1-9“條”,然後又以船上裝淡水桶的數量,分別刻了1-9“桶”(筒)。然後又根據風向,刻了“東西南北”四個風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錢刻了1-9“萬”。然後以“大中華耀兵異域”的口號。刻了紅色的“中”,然後根據一年四季刻了四個花牌,最後有一塊牌不知道刻什麼好,就不刻任何東西,這個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時候是鄭和、副帥、大將軍、鄭和的夫人(太監也可以娶妻)四個人一起玩,最後確定了遊戲規則後,全船開始都玩此遊戲,船上有一個姓麻的將軍,他玩這個遊戲得心應手,於是鄭和給這個遊戲命名“麻大將軍牌”,即是後人的“麻將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