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

鎖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二級學院。
航空學院的前身是飛機系,創建於1952年。2000年10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原飛行器系、空氣動力學系以及智能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材料力學和理論力學教研室合併組建成為航空宇航學院;2019年,更名為航空學院。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6個系,開辦4個本科專業;擁有5個博士後流動站;有教職工316人,其中專任教師251人。 [1-3] 
中文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
外文名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創辦時間
195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類別
理工
主管部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馮紹紅
院長:高存法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6個
專業學位類別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學科14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5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6個
院系設置
直升機系、飛行器系、結構工程與力學系、基礎力學與測試系、人機與環境工程系、空氣動力學系
院    訓
礪志奮進 追夢藍天
地    址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御道街29號 [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歷史沿革

1952年,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飛機系創建,發展為飛行器系。
1962年,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獲得飛機設計、固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
2000年10月,學校院系調整將原飛行器系、空氣動力學系以及智能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材料力學和理論力學教研室合併組建成為航空宇航學院。
2019年,航空宇航學院更名為航空學院。 [3-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辦學條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6個系,開辦4個本科專業。
:直升機系、飛行器系、結構工程與力學系、基礎力學與測試系、人機與環境工程系、空氣動力學系
本科專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工程力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學科建設

  • 重點學科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一流建設學科1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1個、國防特色學科8個、江蘇省優勢學科3個、江蘇省重點學科3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2個。 [5] 
學科項目
學科名稱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2007)
力學(2007)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飛行器設計(1988)
工程力學(2001)
人機與環境工程(2007)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2007)
固體力學(2007)
流體力學(2007,空氣動力學1988)
國家一流建設學科
力學(2017)
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航空飛行器設計製造與飛行安全(2011)
國防特色學科
飛行器設計(2002)
工程力學(2002)
流體力學(2002)
微型飛行器技術(2002)
人機與環境工程(2007)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2007)
現代精密驅動與精密工程(2007)
納米材料結構與仿生工程(2007)
動力學與控制(2016)
江蘇省優勢學科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2011、2014、2018)
力學(2011、2014)
風能與太陽能發電技術與工程(2011)
江蘇省重點學科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2006)
流體力學(2006)
機械設計及理論(2006)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
力學(2013,兩化融合類)
納智能材料器件(2013,新興交叉學科) [5] 
  • 博士後
截至2019年4月,學院擁有5個博士後流動站。
博士後流動站: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 [6] 
  • 學位點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3張)
截至2019年4月,學院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6]  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專業目錄顯示,航空學院有1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7]  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顯示,航空學院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8] 
一級學科博士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 [6] 
二級學科博士點: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納米力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精密驅動與振動利用、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飛行器設計、人機與環境工程、智能監測與控制、道路與鐵道工程、直升機工程、先進製造 [7] 
一級學科碩士點: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二級學科碩士點: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納米力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機械電子工程、精密驅動與振動利用、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智能監測與控制、新能源與利用、製冷及低温工程、飛行器設計、人機與環境工程、直升機工程 [8] 
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機械 [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316人,其中專任教師251人。有國家“萬人計劃”1人,國防卓青2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教授102人,副教授91人,講師58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1個;學院共聘請榮譽教授15名,3名獲中國政府“友誼獎”,1名獲江蘇“友誼獎”,1名獲金陵“友誼獎”,2名入選江蘇省外專百人計劃。 [4]  [9] 
截至2019年12月,學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 [10]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趙淳生 [11]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胡海巖、郭萬林、王在華、袁慎芳、盧天健、王立峯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立峯、郭宇鋒、吳傑
國家級教學名師:昂海松
國家級教學團隊:飛機設計課程羣教學團隊
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結構機械力學及控制教師團隊
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飛行器設計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 [6]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王立峯、郭宇鋒 [10] 
(名單不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4月,學院建有7個專業實驗室、6個開放教學實驗室,擁有江蘇省愛國主義教學基地——南京航空航天館;擁有國家級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工信部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江蘇省教學實驗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江蘇省品牌專業2個、國防重點專業1個、工信部重點專業1個。2020年1月,入選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 [6]  [12-13]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工程力學 [13] 
教學實驗中心
教學實驗中心(3張)
國家級教學基地: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力學)教學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航空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航空氣動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江蘇省品牌專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工程力學
國防重點專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工信部重點專業:工程力學 [6] 
工信部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直升機工程工信部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江蘇省教學實驗示範中心:江蘇省力學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12] 
  • 教學成果獎
截至2019年4月,學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航空航天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6] 
  • 學生成績
2010年以來至2019年4月,學院學生每年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的有300多人次。2016年,本科生“曙光”團隊設計的“遙控救災無人旋翼飛行器”榮獲美國直升機學會第33屆世界大學生旋翼飛行器設計競賽第一名。
截至2019年4月,學院先後培養了石屏院士、徐至展院士、陶寶祺院士、趙淳生院士、胡海巖院士、郭萬林院士等一批人才,以及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直10武裝直升機總設計師吳希明、蛟龍600水陸兩用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等一批航空航天人物。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學術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振動工程研究所、結構強度研究所、微納器件系統研究所、志能材料與結構研究所、精密驅動與控制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111”引智基地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2個、科技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個、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1個。 [1]  [12] 
級別
研究機構名稱
批准時間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1年
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1995年
超聲電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2011年
“111”引智基地
高性能壓電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2012年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精密驅動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2007年
飛行器先進設計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2007年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飛行器結構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5年
納智能材料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0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飛行器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2017年
非定常空氣動力學與流動控制工信部重點實驗室
2018年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風力機設計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2009年
科技部級重點實驗室
智能材料與結構航空科技部級重點實驗室
1998年
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省超聲電機工程研究中心
2000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
直升機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
2014年
先進通用飛機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
2016年
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
輕型通用航空飛行器技術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
2014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研究成果

2001年以來至2019年4月,學院科研經費達18.97億元;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20項(其中重點項目12項),資助金額達1.63億元;以第一承擔單位身份,承擔了多項973計劃、863計劃、國防基礎重點項目等一批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授權發明專利655項;在中國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八千餘篇;在Springer-Verlag、Prentice Hall、科學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等中國國內外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百餘部。
截至2019年4月,學院自主研製了7種型號飛行器,科研成果應用於國家幾十個重點型號工程,參與國家幾十個重點型號工程的關鍵技術攻關;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架大型無人駕駛飛機、第一架自行設計的直升機、第一架鴨式佈局全複合材料輕型飛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第一台實際運行的超聲電機等。 [6] 
1978年至2018年,學院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四等獎3項,部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3項,二等獎162項,三等獎171項,四等獎29項。 [14] 
1997-2017年科研經費彙總
年份
縱向課題(萬元)
橫向課題(萬元)
總經費(萬元)
1997年
502.5
442.6
945.1
1998年
855.6
582.8
1,438.40
1999年
581.9
698.8
1,280.70
2000年
1,167.30
915.1
2,082.40
2001年
1,040.20
1,297.50
2,337.70
2002年
1,979.00
1,516.00
3,495.00
2003年
1,772.20
1,623.00
3,395.20
2004年
2,801.00
1,554.10
4,355.10
2005年
3,827.25
2,151.29
5,978.54
2006年
2,928.29
2,370.88
5,299.17
2007年
3,551.24
3,092.86
6,644.10
2008年
3,396.30
4,863.27
8,259.57
2009年
3,886.90
5,302.28
9,189.18
2010年
4,549.61
8,348.44
12,898.05
2011年
4,849.60
9,072.84
13,922.44
2012年
6,528.76
8,879.56
15,408.32
2013年
10,660.49
8,919.48
19,579.97
2014年
8,141.53
11,571.71
19,713.23
2015年
8,837.62
9,836.80
18,674.42
2016年
11412.71
10,430.62
21843.33
2017年
8110.44
10590.96
18701.4 [15] 
1984年至2017年學院教師獲國家級科研獎勵<br>
序號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名稱
獲獎情況
1
2017年
新型戰機新概念結構與快速試製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
2013年
大行程、高精度、快響應直線壓電電機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3
2012年
低維納米功能材料與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4
2012年
飛行器起落裝置設計、分析與試驗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5
2008年
自主控制導航微型飛行器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6
2007年
壓電材料的斷裂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7
2007年
H425型民用直升機研製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8
2006年
振動控制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9
2005年
飛行器中的非線性隔振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0
2004年
新型超聲電機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11
1999年
直升機旋翼自由尾跡分析和氣動特性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2
1998年
強度自診斷自適應智能結構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3
1997年
南航輕型飛機系列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4
1996年
旋臂式模型旋翼機動飛行試驗機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5
附面層轉捩控制與實時顯示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6
1995年
米-24D武器直升機目標特性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7
高能激振器
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
18
1992年
多通道模態分析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
1990年
多段翼型失速特性的計算(計及附面層匯流效應)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
1989年
殲教七型飛機設計定型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1
1988年
機械振動信號處理程序及推廣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2
JZQ-7型永磁式激振器和GF-200超低頻功率放大器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3
飛機結構損傷容限設計指南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4
1986年
飛機結構多約束優化設計程序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5
1985年
航空氣動力手冊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6
FD2-100WYC,FD1.4-50WYC型風力發電機組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7
帶有紅外源和雷達波反射器的高空傘靶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28
1984年
熒光微絲測定空間集中渦特性的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
29
可以反覆使用的弓形應變片
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學術交流

2003年以來至2019年4月,學院在相關領域組織了60餘次國際和雙邊學術會議;與國際3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經常性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每年定期邀請中國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的院士、專家學者、總設計師等來校作學術報告百多場;國際教授、專家來校講學和合作交流百餘多人次;先後派出中國國外攻讀學位、進修訪問、學術交流、合作研究、講學人員1000多人次。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文化傳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學院標識

  • 院徽
院徽中間為航天的標識,外環為學院的中英文名稱。 [4] 
院徽 院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精神文化

學院願景:建設世界一流的航空學院
院訓:礪志奮進 追夢藍天
院風:弘毅恪勤 求是創新
教風:嚴謹治學 立德樹人
學風:篤學敦行 修身致遠 [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馮紹紅
院長、黨委副書記
高存法
黨委副書記
許靜
副院長
沈星
錢徵華
招啓軍
魏小輝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