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

鎖定
電子信息學院始建於1953年,前身是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無線電專業科、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2019年學校將原電子信息學院、中認新能源技術學院、環境信息學院中的部分專業整合,組建成新的電子信息學院,同時掛牌中認南信檢測學院。
學院圍繞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調試、檢測、運行等全生命週期相應技術構建電子產品質量檢測國家雙高專業羣。目前開設的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嵌入式技術應用、電子產品檢測技術、光伏工程技術、智能光電技術應用、集成電路技術、質量管理與認證等專業。建有教育部電子與信息大類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教育培訓基地、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師實踐基地、工信部產教融合試點專業、工信部電子產品檢測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範實踐基地、電工電子及自動化國家級實訓基地、信息產品製造與檢測認證國家發改委產教融合平台、崑山學院人才培養項目獲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電子電氣產品檢測技術”產業學院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專精特新產業學院” [9] 
中文名
南信院電子信息學院
創辦時間
1953年
類    型
理工
所屬地區
江蘇南京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院部簡介

電子信息學院不斷改革創新,鋭意進取。多年來學院為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及服務業培養了10000多名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大多數畢業生進入知名企業工作,對口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學院現為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指導委員會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處負責部門,承擔了全國中、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目錄及標準的修訂工作。學院的專業設置緊跟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現設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江蘇省品牌專業)、無線電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計算機控制技術等4大專業。2013年與南京郵電大學合作開展電子信息工程專業3+2分段培養合作項目。學院負責江蘇省普通高校對口單招電子電工類專業技能考試的命題與考試工作,自2008年起連續6年成功舉辦江蘇省中職院校對口單招電工電子專業技能考核。 [1]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專業設置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最遠可以追溯到1953年。該專業實質上是在當時我院的前身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所辦的第一個專業(無線電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國內乃至國際享有盛譽。隨着時代的變遷以及電子工業與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迅速提高,IT行業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大幅度的調整,並導致了社會職業分工的細化和職業崗位內涵的變化。根據這一形勢,我們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和內涵,於1997年開始舉辦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綜合辦學水平仍在國內同類專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2002年我院升格建院後,正式舉辦高職高專層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2003年被江蘇省電子廳確定為教改試點專業,2006年通過驗收。2006年7月,該專業被江蘇省教育廳遴選為品牌專業建設點,2010年4月通過驗收。2010年10月,該專業的新方向物聯網技術應用方向成為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據統計,目前全省共41所高職院校開設此專業,我院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是其中辦學最早,社會認可度高的專業之一。 [2] 
無線電技術
本專業是由我院的前身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所辦的第一個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國內乃至國際享有盛譽。本專業以無線系統的射頻信息產生、輻射、傳輸、接收和處理為主要研究和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射頻信號與系統、微波理論與技術、天線理論與工程、電磁兼容理論與技術以及電波傳播等基礎理論知識,培養面向無線通信設備製造、無線通信系統運營、無線產品營銷等企業,掌握無線通信行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本專業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考慮到學生學習興趣和就業方向,本專業課程另有無線通信技術及微波技術課程模塊,分別側重於無線通信系統的開發應用以及微波器件生產、微波設備調試、檢驗與維護,培養面向短距離無線通信、無線工業控制、無線智能家居、微波器件與設備的生產與使用等企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專業教學團隊共有15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6人,中級職稱9人。依託國家級電工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本專業有射頻技術、微波技術、天線原理、RFID技術等27個實訓室,擁有齊全的實驗、實訓設備;建有射頻技術、GPS應用技術、傳感與控制等6個研究室;建有1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有2個緊密型的校外實訓基地。
本專業與美國信科檢驗認證集團、中電科技集團第十四研究所、南京新聯電子股份公司、南京泰之聯無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將企業案例引入教學,企業人員參與教學過程,有效保證了知識、技能學習的實用性、先進性,並極大的縮短了學校與職場間的距離。
目前,本專業在江蘇省高職院校一枝獨秀,在校生共11個班,近500人。學生多次在全國、江蘇省各類專業技能競賽賽中獲獎。 [3] 
計算機控制技術
本專業專職教師22人,均具備雙師素質。兼職教師庫40人。正高1人(5%),副高10人(45%),中級10人(45%),初級1人(5%)。其中有企業工作經歷的13人(佔59%)。
計算機控制專業培養的是軟硬件結合的應用性人才,在課程設置時,重視學生基本素質,加強職業能力,按照培養目標要求,軟硬件技術相結合,軟硬件課程都設置了相應的基礎課、相關的實驗、實訓課程,在課程中注意相互融合,知識的滲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以螺旋方式遞進、提高。 [4] 
物聯網
2009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設置了“物聯網工程技術”專業方向,並於2010年招生。同年該方向獨立設置為“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並被確定為國家骨幹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國家及地方共同投資近千萬元重點打造。
目前本專業在校生共有5個班,200餘人。專業教學團隊共有15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6人,中級職稱9人本專業與南京三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紫津融暢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南京新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將企業案例引入教學,企業人員參與教學過程,探索並初步實施了“項目載體,分段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
依託國家級電工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建有電子技術、射頻技術、嵌入式技術等27個實訓室,擁有齊全的實驗、實訓設備;建有智能儀器、GPS應用技術、傳感與控制等6個研究室;建有1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有2個緊密型的校外實訓基地。根據骨幹建設方案2012年至2014年又增加投入675萬元新建無線傳感器網絡綜合實訓室、物聯網網絡平台綜合實訓室、物聯網工程實訓室等6個實驗實訓環境,充分保證了本專業實驗實訓環境的先進性、示範性。 [5] 
電子聲像技術
隨着數字聲像技術行業的發展及數字電視的崛起,我院前瞻性地於2005年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中設置了一個電子聲像技術方向,適應了行業的需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聲像技術)開辦9年以來,每年招生近100人,在多年的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向社會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2013年根據教育部重新調整專業名稱的要求,電子聲像技術設置為獨立專業。
本專業擁有一支層次高、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專任教師12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9人,講師3人,碩士7人,博士2人,雙師素質比例達100%;來自合作企業兼職教師6人。
本專業建有國家級電工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1個,以及基礎實驗實訓室和研究室,還有數字電視實訓室、彩電維修實訓室、電話機維修實訓、單片機綜合實訓室等針對電子聲像專業的實訓室。
近年來電子聲像技術專業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9%以上,其中專業對口就業率近80%,為廣大中小電子產品製造業培養了大批的生產、管理、營銷、輔助設計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聲譽和口碑。 [6]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100餘名,其中80%以上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70%以上具有研究生學歷,已獲得、在讀博士學位8人。近年來,教師編寫並公開發行的專業教材超過100種,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主持完成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項目《電子測試技術(儀器儀表)》子項目建設,獲批省級自然科學基金《認知無線電頻譜感知中信號盲處理結果的可靠性評估》及產業化推進項目4項。一批教師在全國和地方學術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實訓基地

學院建有國家級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實訓基地,擁有各類實驗、實訓室52個;校企合作共建“物聯網工程技術中心”一個;在校內、外建有多個實訓基地,提供真實的工作實踐崗位;另建有智能儀器、嵌入式系統設計等8個研究室,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發展空間。自2008年起,學院每年在二年級學生中選擇學有餘力,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單獨成立“創新特色班”,採用“導師制”教學,已經結出累累碩果。近來年,學生獲專利19項,大學生創新計劃立項50餘項,學生開設各類實體門店或網店22家,2011年獲得全國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兩項(高職組一項、本科組一項),江蘇省二等獎四項。10918T班張帥華同學被江蘇省教育廳評選為“2011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2012年5月、6月由付其業、劉海石、毛鵬程組成的代表隊相繼獲得江蘇省、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電子產品製作賽項一等獎,且排名第一。 [7]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學院領導

院長:徐建俊
副院長:馬永兵
副院長:張志友
副院長:王書旺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