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亞松

鎖定
南亞松(學名:Pinus latteri Mason)是松科松屬植物。喬木,樹皮厚,灰褐色,深裂成鱗狀塊片脱落;幼樹樹冠圓錐形,老則圓球形或傘狀;一年生枝深褐色,針葉2針一束,先端尖,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橫切面半圓形,多型皮下層細胞,在表皮細胞下呈倒三角狀斷續分佈,雄球花淡褐紅色,圓柱形,聚生於新枝下部成短穗狀。球果長圓錐形或卵狀圓柱形,成熟前綠色,熟時紅褐色。在中國天然分佈於北緯18°45'-22°45',即南起中國海南樂東的佳西嶺,北至中國廣西欽州的平吉、青塘和東興市以及中國廣東廉江市的河唇。南亞松是耐高温,耐旱性強和喜光的樹種。 [1]  [3]  [6] 
適用作建築上的樑柱、金字架、桁桷、門窗等,並可作橋樑、造船、枕木、礦柱等用材,也用於膠合板和纖維板,又為較好的造紙材。南亞松的松脂是攝影、油墨和幹油脂的好原料。南亞松是中國海南島、雷州半島、廣西南部的荒山荒地的造林樹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 [1]  [7] 
中文名
南亞松
拉丁學名
Pinus latteri Mason [3] 
別    名
越南松
南洋二針松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松綱
松目
松科
松屬
命名者及年代
Mason,1849 [2]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國際瀕危等級
近危(NT) [4] 

南亞松形態特徵

高達30米,胸徑可達2米;樹皮厚,灰褐色,深裂成鱗狀塊片脱落;幼樹樹冠圓錐形,老則圓球形或傘狀;一年生枝深褐色,無毛,不被白粉,苞片狀的鱗葉在二年生枝上常脱落;冬芽圓柱形,褐色,頂端尖,芽鱗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邊緣薄、絲狀,先端漸尖,微向外反捲。針葉2針一束,長15-27釐米,徑約1.5毫米,先端尖,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橫切面半圓形,多型皮下層細胞,在表皮細胞下呈倒三角狀斷續分佈,樹脂道2個,中生於背面;葉鞘較長,長1-2釐米,緊包於每束針葉的基部,初呈紅褐色,後漸變呈淡灰褐色或暗灰褐色。 [2]  雄球花淡褐紅色,圓柱形,長1-1.8釐米,聚生於新枝下部成短穗狀。球果長圓錐形或卵狀圓柱形,成熟前綠色,熟時紅褐色,長5-10釐米,果梗較細,長約1釐米;中部種鱗矩圓狀長方形,長約3釐米,寬1.2-1.5釐米,鱗盾近斜方形或五角狀斜方形,有光澤,上部厚,稍隆起,稍向後彎曲(尤以球果基部種鱗的鱗盾顯著),下部平,橫脊顯著,隆起,縱脊亦較明顯,並有多數縱橫槽紋自鱗臍向周圍輻射伸展,鱗臍通常微凹;種子灰褐色,橢圓狀卵圓形,微扁,長5-8毫米,徑約4毫米,連翅長約2.5釐米。花期3-4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2]  南亞松自發芽至4-5年為蹲苗期。5年後高生長突然加速,每年可達80-130釐米,到10年生已高達6.6米,胸徑為7.6釐米;30年生時高超過20米,胸徑35釐米左右。南亞松的生命力強,到50-60年生時,仍屬於壯齡期,直徑生長一般還保持年增長1釐米左右的速度。在中國海南一般要到20年生以上才開始開花結果 [1]  ,花期2-4月,球果翌年7-10月。 [5]  在中國廣東、廣西則開花於3-4月,球果成熟於次年9月。 [1]  [8] 
南亞松

南亞松近種區別

蘇門答臘松形態特徵南亞松有明顯的區別。蘇門答臘松的種子千粒重17克,1千克59000粒,幼苗無禾草期(即種子出苗後連年繼續生長,沒有停止伸高生長的階段),樹幹在一年中生長側枝2-7輪;針葉較短,長16-19釐米;球果較短,長5.2-7.6釐米,圓柱形,頂端鈍尖,單個或成對生長,或3-7個聚生,稀多達20個聚生;樹皮薄,平滑。而南亞松的種子千粒重24-35克,1千克29000-42000粒;幼苗有禾草期(即種子出苗第一年長高數釐米後,第二、三年停止高生長,狀若一棵禾草,至第四年再伸高生長);針葉較長,長19-25釐米;球果較長,長6.7-12.6釐米,長圓錐形,單生或成對生,稀3個聚生;樹皮厚,深縱裂,粗糙。 [2] 

南亞松生長環境

南亞松是耐高温,耐旱性強和喜光的樹種。南亞松在中國國內天然分佈區的氣候,年平均氣温18.3-26.2℃,極端最低氣温1.4-1.8℃,極端最高氣温37.5-38.8℃,年降水量為900-2060毫米。分佈區的土壤有花崗岩玄武岩砂岩礫岩頁岩發育成的各類土壤,在乾旱瘠薄的粗骨質磚紅壤性土壤,以至熱帶濱海沖積的粗砂土或厚層鐵質黃磚紅壤性黏土,均能正常生長。 [1] 

南亞松分佈範圍

南亞松在東南亞各國都有分佈,在東南亞天然分佈最南界是在北緯10°50'柬埔寨的象山,北界是在北緯22°03'老撾豐沙裏的孟核希。在中國天然分佈於北緯18°45'-22°45',即南起中國海南樂東的佳西嶺,北至中國廣西欽州的平吉、青塘和東興市以及中國廣東廉江市的河唇。南亞松的垂直分佈,在中國海南是從近海平面至1200米左右。南亞松的垂直分佈,在中國海南是從近海平面至1200米左右。 [1] 
南亞松 南亞松

南亞松繁殖方法

南亞松種子處理

南亞松果成熟度參差不齊,在同一棵樹上一般發現個別球果開始脱落時,便可採集,採種時最好站在地面用高枝剪採摘,以防折枝。球果採收後將其攤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防止發熱而影響種子質量,當果鱗片分離時應及時進行脱粒。將種子晾乾含水率10%左右裝入雙層塑料袋或玻璃瓶進行乾燥貯藏,能保存1-2年基本不失發芽力。每千克種子約26000-28000粒。 [1] 

南亞松作牀播種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土地育苗,忌用黏重土壤和剛種過瓜、菜的土地作苗圃,作牀時應先用黃心土墊牀厚1-2釐米,然後播種。南亞松幼苗期不耐蔭,要注意保持足夠的透光度。 [1] 

南亞松栽培技術

南亞松接菌

苗牀:南亞松對與之共生的菌根菌的選擇,比其他松類更為嚴格,因其自然感染力較弱,形成菌根也緩慢,所以應事先進行人工接菌或採用人工促進天然接菌。接種菌根菌的方法,最好是育菌前0.5-1年,在苗牀上沿中線每隔50-100釐米(容器苗30-40釐米)栽上已帶有菌根的1-2年生帶有直徑約20釐米土團的南亞松苗,使其根系能在播種育苗時已遍佈整個苗牀。如果就近有已成林或較大的南亞松,則在疏林下或樹的周圍設苗牀播種育苗。 [1] 
容器:若用容器育苗,可在種子發芽後1個月,芽苗長出側根後,用菌根土作為基質移入容器,菌根土取自同種松樹根系0-40釐米深的土層中或取自菌苗周圍的表層。 [1] 

南亞松定植

在中國海南造林宜在8-9月雨季進行,裸根苗造林,用“一鋤法”或大穴植苗於穴的中央等方法效果都不好,要採用靠壁植苗法,即開穴長25-30釐米,寬15-20釐米,深30釐米,穴長邊與等高線平行,每穴2-3株叢栽,苗木緊靠穴的上壁;因苗期有“叢草狀階段”,高生長慢,不宜深栽,應按苗圃原來深度植苗,在根系壓上少許菌根土,再壓細土,充分打緊,然後回土滿穴,成活率一般可達95%以上。容器苗造林,仍以雨季為好,在幼苗全部接上菌根菌後,可按常規的容器苗造林方法進行,但苗基要全部露出土面,以防土沙埋沒。濱海沙地造林,可用2年生的容器苗造林。 [1] 

南亞松撫育

由於幼林期有2-3年的“叢草狀”的蹲苗階段,因此要堅持4-5年,每年2次的除草、鬆土、擴穴和培土的撫育管理工作,並結合撫育每年在雨季前每穴施複合肥100克,以促進幼樹生長,早日成林。 [1] 

南亞松間伐

南亞松不耐遮蔭,當幼林達到一定的鬱閉度時要適時進行間伐。根據南亞松整個生長過程曲線,一般在10-15年生時進行一次下層間伐,間伐的比例為30-40%,到25-30年生時再間伐1次,每公頃只保留600株左右,這種間伐的力度是為了培育大徑材和採脂林。 [1] 

南亞松病蟲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為猝倒病葉枯病 [1] 
猝倒病防治方法:幼苗期如發現猝倒病苗要及時將病株拔除,然後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4%殺毒礬M8可混性粉劑500倍液,都有較好的效果。 [1] 
葉枯病防治方法:從每年8月中旬開始用1:1:100-200(硫酸銅:生石灰:水)的波爾多液噴灑防病,每2周噴藥1次,用量1125-1500千克/公頃,發病時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效果顯著。 [1] 

南亞松主要價值

木材:木材紋理通直,結構細緻,材質稍軟,加工容易;乾燥後少開裂,少變形。適用作建築上的樑柱、金字架、桁桷、門窗等,並可作橋樑、造船、枕木、礦柱等用材,也用於膠合板和纖維板,又為較好的造紙材。 [1] 
松脂:南亞松是一個高產脂樹種。松脂通過水蒸氣蒸餾,在160℃以前松節油即可蒸餾完畢,製得的松香色淺透明,酸價達195-197.2,松香和松節油的質量、技術指標均符合優級或一級,超過國際市場指標, [1]  是高產優質松脂樹種,松香色澤透明,是攝影、油墨和幹油脂的好原料。 [6] 
造林:南亞松是熱帶地區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 [6]  種植於中國海南島、雷州半島、廣西南部的荒山荒地 [1] 

南亞松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