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輪黃日

(朱濤著詩集)

鎖定
《半輪黃日》是朱濤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16年4月。 [1] 
該書分3個部分,由《失手打碎花瓶》《誰是威馬遜》《你們真柔軟》《錦衣夜行》等詩歌組成。作者用很多混雜的、跳躍的意象來呈現內心的複雜狀態,試圖在與語言的搏鬥中把內心的焦灼和能量消磨掉,以達到心理的平靜。在這種關於個人的表達之中,其詩歌又間接地與這個時代的一些宏大命題產生了隱秘的關係。 [2] 
作品名稱
半輪黃日
作    者
朱濤
文學體裁
詩集
字    數
約5萬字
首版時間
2016年4月

半輪黃日內容簡介

該書收錄百餘首詩作,內有對死亡場景的凝視,有對自然偉力的描寫,有對生活瑣事的思索。如《欠我一場睡眠》記錄下“我”在失眠之夜的思緒,“那匹馬總在半夜將我喚醒:/欠我一場睡眠,欠我一場睡眠/每當此時,我的眼睛就會飛出去/抱住高懸電線杆上的一輪明月”;《誰是威馬遜》將颱風威馬遜比作一個遊戲者,“折花。偷菜。破牆。決堤。捅馬蜂窩。甚至拔起百年大樹的根部”。 [1] 

半輪黃日作品目錄

卷一 抬走自己
卷二 風暴的臉色
卷三 那時秋天睡得很晚
失手打碎花瓶
一起木偶製造的血案
誰是威馬遜
你們真柔軟
在劫難逃:或者春天或者愛情
很快
錦衣夜行
欠我一場睡眠
七月針刺
水就要開了
列車飛馳
扳手在身
擂台賽
弧度
抬走自己(組詩)
離開上海(組詩)
混海的日子(組詩)
日常暴雨的一場抒情
虛構春天
閃電合唱團
灰色情人
找腿
吃自己的陰影
風暴的臉色
紅色的舌頭
天空領回屬地
隱形人
草天使
紮根空中
向黑暗致敬
愛情從十八層跳下
海的兒女
春天的黃褐斑
玩上帝的骰子
東方銀座
母親
支撐一個伊甸園
催熟月光的番茄汁
遲到者
玫瑰在黑夜閃爍(組詩)
白色,最初的冰塊(組詩)
故鄉的圈套
初雪歸來
她們的儀式
破牆而出(組詩)
十八歲的羊羣
無嘴的遺言
稻草人
在鄧麗君的雨夜,鬆開
對決:俄羅斯輪盤
你,塵埃
踩着燭光
無花果
鋸齒天空
呼吸陽光
用無嘴的嘴説
東方已白
認出水滴
打着受孕的胎記
瘦弱的午後
看不見的影子
白日夢的犄角
匍匐金黃的廢墟
天空的笑容,等着你擦亮
羽毛萬歲
地下鐵
平安符
取悦一個陰影
走向斧頭的遺囑
未來的燕子
馬蹄印像記憶的私生女
紐扣裏的風暴眼
奔跑的藍鬍子
那時秋天睡得很晚
紙靈柩
死亡遺囑
今天的褲子不是他的
自己稱王
桃子
去年的風回不來
烏鴉鎮
維雞
東方
虛度光陰
大海未摸出他的鹹腥味
女祭司的聖水
贖罪日
像蛋糕上的性感櫻桃
影子照耀屁股
獨坐在記憶的空曠裏
眼睛被掃射成瞎
奪冠的沙丘
捉巫記
死亡新娘
回家
捐精者
漫遊者的骷髏勳章
她們瘦成雪山上的峯巔
九月逃離他的瞳孔
廢話
幻想空難
失蹤者的替身
白夜
穿上靈魂的外衣撒嬌
記憶看見我
你將追上我
年終:秩序的畫皮
一根羽毛
切太陽洋葱
半輪黃日
重返詩歌:侏羅紀元與鴨嘴獸
後記 [1] 

半輪黃日作品鑑賞

從詩學層面看,《半輪黃日》豐富了詩歌旅行書寫的形態,個性突出,標識性較強。詩人搭乘現代交通工具,“獨坐在記憶的空曠裏”,穿行於不同地理空間,寫詩成為其排遣商海亂象、塵世苦悶和精神傷痛的出口。作為創作現場,相對封閉的高鐵和飛機被詩人賦予了空間的再生性,身體與精神的行走成為深化生命意識、突破寫作單一的在場性和親歷性的路徑,在“異質空間”頻繁轉換和流動中,詩人專注於心靈的沉潛和生命的體驗,以主體瞬息的感受力捕捉被生活表象遮蔽的詩意情懷。在行走中,其筆下奇詭動態的想象若“雪花一樣跳傘的夢”,猶如生靈馳騁在大地天穹間,它們幽微無所不在,它們跳躍狂野不羈,它們穿越生死的邊界,探尋生存的法度。經由象徵和擬喻,行走的詩學和夢想的詩學被詩人巧妙地牽連、傳輸:沉重和輕靈,童心和浮生,激情和冷靜,果斷和憂鬱,社會重大主題和日常碎片事件等並結連通,有時詩人竟以孩童的視角,書寫深沉的現實問題。詩人尤其側重精神界面的巡弋,焦灼於靈魂的歸宿和自我認定。“翅膀飛走了/半個身子在掙扎”,生命純淨本然,現實矛盾卻紛雜糾纏,眾聲喧譁中,詩人卻獨守寂寞。“鐵,在我的體內種植”,“空氣中已扎滿密密麻麻的小孔”,他試圖通過有根植力的詩句抓住“白日夢的犄角”,喚醒麻木的感知,“吐出壓迫胸懷的黑馬”,藉此開掘對生存哲學的終極思考,這擴展了詩歌寫作的維度,也豐富了時空書寫的“敞視效果”。
從詩藝層面看,詩人逍遙於語言的習常觀念之外,在異位修辭和錯位組合中強化語言的張力,凸顯悖謬性表達和語言的“象喻性”:“傷口被天空救下/纏上雲朵潔白的繃帶/疲倦的羊羣完成漫遊”,“秋天獲得邀請/在你的杯中/釀紫葡萄。”他善用通感,將視覺、聽覺、嗅覺與主體情思等巧妙地關聯,增加詩歌形象飽滿的質感:“天空結滿蟲眼的歌聲”,“舌頭敲醒鼓盪的溪流/瓶中的鐘聲被釋放/孔雀藍的種子/一次次飛向深眼窩的天空”……在該書中,詩人塑造了一系列來自心靈深處的高密度意象,它們是詩人“體內奔跑的火焰”,是詩人精神的核心符碼,深深烙下個體生命詩學的印跡。
朱濤是一位現代感和歷史感較強的詩人,他冷靜地躲在思想的角落裏,清醒地挖掘生命的寓言,並將富有視覺衝擊力的現代經驗和超現實的詩歌意象奇妙地交織疊合在方寸之間:“在掀開的柵欄旁/一座鐵路橋伸出/俯視陡峭峽谷的深淵。”尤為可貴的是,詩人在現實和心靈的尋繹中注入了鋭利的批判精神,比如因熱愛而生髮出來的對城市工業化流弊的指責:“樓羣,草一樣瘋長”,“城市已摧毀,兩肋下垂的腰/頂不住淪陷”。詩人從日常生活變形的視角書寫現代經驗的複雜性,通過語言和生活表象的變形完成對日常生活的指認乃至批判,其靈動的想象力和濃郁的憂傷直指一個寫作動力源,旨在超越主體對終極實在的體驗。 [3] 

半輪黃日作品影響

相關活動
2016年6月5日,朱濤詩集《半輪黃日》首發式暨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謝冕、唐曉渡、劉福春、張檸、敬文東、孫曉婭、楊慶祥等20多位詩人、評論家與會。研討會由《詩刊》副主編李少君主持。 [2] 

半輪黃日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半輪黃日》
2016年4月
長江文藝出版社
978-7-5354-8560-1 [1] 

半輪黃日作者簡介

朱濤,男,1960年代生人,浙江舟山人。198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作品散見《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等報刊。後棄文經商。2008年重返寫作。出版詩集《站在舌頭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