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童祠

鎖定
千童城位於鹽山縣城西南25公里,是徐福東渡扶桑的始發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日本佐賀地區的金立神社員神為徐福,每60年一祭的習俗延續到今 [2]  。鹽山縣成為千童城故里,在中日關係史上有着獨特的地位。公元前210年,秦方士徐福奉秦皇之命入海求取長生不老之藥,在鹽山及其周圍徵召數千童男童女及百工、武士,俱衣食舟楫,經輾轉漂泊,成功地東渡扶桑,把先進的秦代文化、生產技術傳給日本,開中日友好及文化交流之先河。
千童祠內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千童鎮,在戰國時期稱“饒安邑”,意為“其地豐饒,可以安人”。《史記趙世家》講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將龐攻齊取饒安”即指此地。秦時此地稱“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於此置縣稱“千童縣”。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於此始置滄州州治。
中文名
千童祠
地理位置
鹽山縣 [1] 
著名景點
東渡堂
著名景點
泰山堂
友誼堂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8:00-18:00

千童祠歷史背景

千童祠
千童祠(5張)
千童鎮在歷史上州治縣治長達841年,由於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數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從這裏啓航,求長生不老之藥,漂洋過海,東渡成功,移民僑居日本,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日本佐賀地區的金立神社員神為徐福,每60年一祭的習俗延續到今 [2] 
千童祠
千童祠(5張)
鹽山縣成為千童城故里,在中日關係史上有着獨特的地位,開創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之先河,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僑鄉。

千童祠旅遊嚮導

千童祠導遊圖 千童祠導遊圖
千童祠前有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日關係史學會名譽會長趙樸初題寫碑名的“秦千童城”碑、望親台、千童祠後的無棣溝,即老黃河遺址傳説為當年的訓童港。到鹽山縣城的千童博物館,還可參觀秦漢以來的出土文物。

千童祠特產

以金絲小棗為原料釀造的“千童棗酒”及白酒“東渡老酒”最有特色,在鹽山縣城可以買到,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千童祠交通

乘自備車經鹽山縣城南行,千童祠在滄樂線(鹽山至山東省樂陵市的省級公路)西側,出京滬高速公路東光口沿武千路(武邑—千童鎮)東行可直達。

千童祠千童信子節

千童信子節 千童信子節
“去過京,串過衞,不如到千童趕廟會”——到千童鎮趕廟會看啥?看信子。據介紹,信子活動所用的高杆高達十四五米,豎杆的頂端用鐵棍、木板搭起小小的空中舞台,台上有童男童女表演各種各樣的藝術造型。其內容有“天河配”、“呂洞賓戲牡丹”、“功滿取經路”、“徐福東渡”等。
“天河配”中牛郎肩挑兩個籮筐,裏面各坐一個小孩子與織女在“喜鵲”搭成的橋上相會;“徐福東渡”中,有人架舟,也有人站在高高的桅杆上遠望;上世紀50年代的表演中,童男端着茶壺,童女竟站在壺嘴上!每齣戲中人物出場,或坐或跪或鶴立或相依或舒袖而舞,造型優美,表演“高、奇、險、驚”。
支撐童男童女表演舞台的木杆下端,固定在由鐵、木製做的架子上,架子上放着許多石磨盤、石塊,架子由36名粗壯的大漢抬着,踏着鼓點遊行演出。表演時,人山人海,喧聲震天,數萬人湧滿大街小巷。
為何叫“信子”?“信,就是尊崇;子,就是隨徐福出海的童男童女……”信子最早出現於漢代。
他説,公元前209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八,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尋藥,並從今幹童鎮一帶招募了3000名童男童女,還有百名能工巧匠,東漢班固著的《漢書·荊伍江息夫傳》中記載:“百姓悲痛愁思,欲為亂者十室而六……”開始的信子是極其神聖、莊嚴的祭祀活動,每逢甲子年的三月二十八,從上午辰時開始,大約到午時結束。
參加信子祭奠活動的全體人員,由主事者帶領,首先到開化寺千童碑、千童殿舉行開祭儀式。
寺內僧人鳴鐘頌經後,身着仙童玉女服裝的童男童女手持祭香和招魂幡,登上高杆頂端,然後由壯漢們抬着遊祭。
行進中,高杆頂端的童男童女有的舉香叩祭,有的搖幡呼喚:歸來吧,回家來吧……遊祭隊伍越走越大,一直走完古鎮四街,才出東門到城外。
古時,東門外就是無棣溝,徐福帶的幾千人就是從這裏走向大海的。這時鼓樂齊鳴,人們跟着童男童女拜天祭地,一遍一遍地衝東方呼喚……
隨着時代的進步,信子的內涵和外延也發生了變化。
內容上,在突出懷念遠去親人的同時,增加了文化色彩;時間上,也不再侷限於甲子年。”從1993年開始,在農曆3月28日,由鹽山縣在千童鎮舉辦“千童文化節”,每五年一次。“千童信子節”被專家學者稱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
千童信子節
無獨有偶。在日本的佐賀金立山一帶,自古至今傳衍着50年一度的氏子節。氏子節與信子節,有着驚人的相似。
據中國徐福千童研究會會員崔東生先生介紹,日本佐賀金立山的山頂上,有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金立神社,社裏的神就是徐福。
據此不遠的另一座廟宇中,供奉的女神名阿辰,傳説她是當地一位土著頭人的女兒,因為愛戀徐福殉情而死,被尊為阿辰觀音。
大祭時,每年的公曆4月27日,“氏子”們將徐福神像從金立山的上宮抬到下宮。所謂“氏子”,是指氏神後裔在同一地區信奉同一氏神的人們。28日晨,氏子們先到阿辰觀音殿前舉行儀式,以示徐福與阿辰相會。然後童男們抬着徐福的神輿在前,一名少女扮演的阿辰觀音坐在童女抬着的神輿在後,向當年徐福登陸地行進。在登陸地的海邊,氏子們遙望大海對岸,舉行祭奠儀式。
在滾滾波濤相隔的大海兩岸幾乎同一時聞,“信子”與“氏子”用真情犁開了海的黑暗……

千童祠東渡的故事

徐福 徐福
俗語道:“做了皇帝想成仙”。秦始皇正是這樣的人物。清人丘瓊山《綱鑑合編》曾雲:“始皇既平六國,凡平生志欲無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壽耳。”一些方士投其所好,編織神仙之説,聲稱海上有仙人仙藥,吃了仙藥便可長生不死。齊人徐福就是這種情況下航行入海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大隊人馬在泰山封禪刻石,又浩浩蕩蕩前往渤海。
抵達海邊,秦始皇登上芝罘島,縱情濃覽。只見雲海之間,山川人物時隱時現,蔚為壯觀,尤令秦始皇心馳神往。
這種景象,本來是海市蜃樓,但方士為迎合秦始皇企望長生的心理,將其説成傳説中的海上仙境。
徐福乘機給秦始皇上書,説海中有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長生仙藥。
秦始皇大為高興,隨後根據徐福的要求,派重男、童女數千人隨他出海求取仙藥。
他本人也在此留連忘返,等候徐福佳音。
然而,等來的只是徐福空手而歸。徐福自稱見到海神,海神以禮物太薄,拒絕給予仙藥。
對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要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師、穀物種子,令徐福再度出海。
秦始皇則不肯離開,一直等候3個月,不見徐福消息,才悵然而回。
其後幾年中,秦始皇又派燕人盧生等入海尋求仙藥,當然也是一無所獲。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再次來琅琊。當年徐福入海尋找仙藥,已經九年過去,一直未來歸報。當即派人傳召徐福,徐福連年航海,耗費很大,擔心遭到重譴,奏告秦始皇:“蓬萊仙山確實有仙藥,出海時常遇大蛟魚阻攔,所以不能到達。請派弓箭手一同前往,見到大蛟魚用連弩射擊。”秦始皇下令入海時帶足漁具,自己也準備了連弩。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數十里,經過榮成山,再前行到芝罘時,果然見到大蛟魚,當即連弩齊射,大蛟魚中箭而死,沉入海底。秦始皇認為此後當可無虞,又命徐福入海求仙藥。這次,秦始皇再也等不到徐福音訊了。當年秦始皇病死於沙丘(今河北世鹿東南),而徐福“得平原廣譯,止王不來,”一去再也不回了。
徐福東渡啓航處 徐福東渡啓航處
探史溯源,究根追本,徐福率船隊東渡"得平原廣澤",迄止於日本,此説得到中日兩國各界一致的公認,已成定論,無庸置疑。那麼徐福率領的船隊起航地又是何邦呢?長期來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1992年,河北省鹽山縣史志界,翻檢文獻史料,經過了窮年之積累,遍邀有關專家學者,其中包括日本徐福學術研究專家,且結合到該縣進行實地考察,在反覆論證的基礎上,終於弄清了徐福於秦始皇三十七年率所謂振男女東渡日本的啓航地是該縣舊縣鎮。徐福(或巿),名議,字君房,生於齊王建十年(公元前255年),是為齊人。他富於冒險精神,抱負遠,足智多謀,因追求遠大,博學而不窮,涉獵廣泛,儒、墨、道、兵、醫各家,《尚書》《易》《禮》、《詩》諸書無所不讀。齊地知名方士,對環瀛海外的大九洲宏圖在胸,因不得其時,隱之於琅琊,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遊至琅琊,他為開海疆,求長生不死之藥,問道于徐福,徐福順勢請出海,未果。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已是秦始皇垂暮之年,秦始皇滿足了徐福提出的各項條件。徐福受秦始皇之命,欲再次出海求長生不死之藥。他在原齊國舊地饒安一帶招募童男童女各500人,並集合從全國各郡而至的技藝百工、水手、弓箭手共3000餘人,築城僑寓,在此進行物質準備,操練船隊,曲突徙薪,以不變應萬變。徐福率隊浩浩蕩蕩沿無棣河入渤海,輾轉漂泊,經廟島羣島、遼東半島,到達朝鮮半島西海岸。然後南下經濟州島,穿越對馬海峽,在日本九州北部伊萬里登陸。
史稱,徐福率領的船隊在日本靠岸之後,當時仍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日本土著民族,對徐福崇敬如神,友善相待。徐福一行即以所帶的布匹、米糧等物相贈,與之友好相處,雙方逐漸融洽和諧。徐福一行在佐賀之平野傳播水稻種植技術,在和歌山一帶傳授捕鯨技術,在山梨縣一帶教養蠶織絹。此外,還傳授製陶、冶鐵技術和採藥治病方法。徐福不僅僅只是將某一些專門的技藝傳播到日本,應當指出,徐福是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傳播到了日本。因為中國的金屬文化和農業技術傳入日本,成為社會轉變的巨大力量,從此時起日本進入金石並用時代,擺脱了孤立的原始社會狀態。歷代日本人民尊奉徐福為農神、紡織神、醫藥神。

千童祠旅遊信息

交通:乘自備車經鹽山縣城南行,千童祠在鹽山至山東省樂陵市的省級公路西側,出京滬高速公路東光口沿武千路(武邑—千童鎮)東行可直達。
地址: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北距鹽山縣城25公里。
門票:每人15元。
人文:千童鎮在歷史上州治縣治長達841年,由於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數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從這裏啓航,求長生不老之藥,漂洋過海,東渡成功,移民僑居日本,開創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之先河,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僑鄉。

千童祠相鄰景點

徐福東渡啓航處
盤古古廟
參考資料
  • 1.    千童祠  .百度地圖[引用日期2022-03-08]
  • 2.    鄧鐵山,高宏主編;陳俊燕,張曉戰,張興合副主編;陳麗,龍媛媛編.《河北省導遊人員資格考試推薦教材 河北導遊詞彙編》: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公司,2011年: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