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六掛轉秋

鎖定
十六掛轉秋是洛陽市孫村的傳統民間娛樂。創制於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明朝福王就藩洛陽時,“十六掛轉秋”主要供王府娛樂,如今屬瀕臨失傳的民間絕藝
中文名
十六掛轉秋
分    類
民俗
地    區
洛陽市

十六掛轉秋歷史起源

白馬寺孫村孫氏祖籍山西省榆次人,明初洪武初年始遷居洛東郊孫家村,此村原名積閆鎮。孫氏十六掛轉秋是在原來的“車輪秋”、“四掛秋”、“八卦秋”的基礎上演變、創造、發明二來。明朝中期嘉靖年間,孫氏祖人孫希賢(六世,學歷“貢生”)發明,同其侄孫纘烈(庠生)帶領下,孫氏能工巧匠將“十六掛轉秋”創造成功,並於每年正月初五開始搭秋,過了農曆二月二將秋拆除。因“十六掛轉秋”形勢大、耗資多、用工多、拆後不易保存,若是太平盛世搭秋還好辦,遇到災年就搭建不起,後來孫氏祖人為使秋藝不失傳,才將秋十六年搭建一次。

十六掛轉秋十六掛轉秋含義

其一:此轉秋是十六掛;
其二:十六掛秋上有十六個燈籠,夜間點上蠟燭,遠看像十六個星星,下有八卦籠,上有十六星,據老人講,十六星包括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
其三:每逢燈節,十五月亮十六圓,在農村有一種説法,“老騾子老馬歇十六”,這一天老百姓啥活也不幹,專門玩耍,打鞦韆,玩社火;
其四:十六是個吉利數,十六年的間隔總有聰明的後生將此轉秋傳承。
所以就將此鞦韆定為十六年搭建一次。

十六掛轉秋製作工藝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孫氏“十六掛轉秋”又稱“皇家鞦韆”,所用的材料是木材、麻繩和鐵製品。沖天柱及外架和登秋多采用堅固耐磨的榆木、槐木、棗木和又高又直的松木、杉木和楊木,上掛圈、下掛圈和吊杆多采用年內未發芽、無疤節的三年生柳木,麻繩以當年麻為最佳,邊搓繩,邊捆紮。
孫氏“十六掛轉秋”由外架、上定位架、下定位架(八卦籠)、沖天柱、上掛圈、下掛圈、傘型支撐、掛杆、吊繩、秋板、頂窯、千金軸登組成,外看雄偉壯觀、精巧、華麗,內看結構緊湊,同心度、垂直度、斜度、角度要求嚴格,充分利用了力學理論,達到正反轉動平穩、堅固,安全可靠。
“十六掛轉秋”的捆紮採用多種繩套捆紮法,相應部位須用對應的繩套,以便於修理和加固。
“十六掛轉秋”坐上優遊自在,如魚兒穿梭、飛鳳纏龍,閉上眼睛猶如仙女飛天、神仙飄然,萬事皆忘,健身好玩。

十六掛轉秋歷史傳説

相傳,明朝萬曆年間,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時,來孫村關爺廟進香,適逢該年搭建轉秋,轉秋搭建於廟前廣場,人山人海,福王見後,命將此鞦韆搭建於王府,得以封賞。此後,孫氏多次在福王府搭建,供王府貴人享樂遊玩。後來孫正(皇宮總管)得知家族轉秋在王府很受歡迎,即命其侄兒孫師魯(後軍都督)搭建於後宮,為使該秋在皇宮更氣派、華麗,給轉秋裝修、改造,沖天柱上節刻上盤龍,去掉登秋,蓋上皇羅傘,上下鞦韆頭上分裝龍鳳,深得皇上、皇后的嘉獎,因此就成了孫氏獨創的 “皇家鞦韆”。
大清年間,“十六掛轉秋”倍受喜愛,成了、嬪妃、格格、皇子、皇孫們玩耍、健身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