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北(拼音:běi)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7]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兩個人相背而立。“北”本義是相違背,是“”的初文。“北”又由背對引申為(軍隊)敗逃、敗走的意思。此外,“北”又是背對太陽的方向,引申為方位名詞,與“南”相對。 [14] 
中文名
拼    音
běi,bèi
部    首
五    筆
UXN [1] 
倉    頡
LMP [1] 
鄭    碼
TIRR [1] 
筆    順
豎、橫、提、撇、豎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0227) [7] 
平水韻
入聲十三職(běi),去聲十一隊(bèi) [2] 
注音字母
ㄅㄟˇ,ㄅㄟˋ
統一碼
5317 [1] 
總筆畫數
5(部首2,部首外3)
國標碼
B1B1
四角碼
1211₀
造字法
會意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北”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北”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會意字。“北”的甲骨文像兩個站立的人背對背(圖1),表示相背對的意思。以後的金文(圖2、3)、戰國文字(圖4)、小篆(圖5)、隸書(圖6)和楷書,都是根據這二人相背的形象演變而來的。
從甲骨文、金文的形體結構分析不難解析出“北”的本義所在,“北”的本義應當是“相背對”的意思。《戰國策·齊策六》:“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意為吃人肉、燒人骨,困苦至極,而士兵卻沒有反叛背離的念頭,這是孫臏、吳起調教出來的士兵。這個“北”字《集韻》注為補妹切,幫母隊韻,上古音屬幫母職部入聲,今音bèi。從這裏已可明顯看出“北”和“背”關係密切。
“北”指脊背在古文獻中也有用例。《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賊死》:“某頭左角刃痏(wéi,傷口)一所,北二所。”指某人腦袋左角有刀傷一處,脊背有刀傷兩處。
“北”的本義是脊背、背離,而打敗仗逃跑正是一種與正向作戰相反的行為,因此“北”可引申表示“敗逃”的意思。《孫子兵法》説“佯北勿從”,是説不要盲目追趕假裝敗逃的敵人。常用的“敗北”一詞,起初指的就是敗逃,後來泛指失敗。“北”單用也可用來泛指失敗。敗逃、失敗差別不是很明顯,有時很難區分。《韓非子·五蠢》説魯國有個人跟隨國君打仗,三戰三北,説的就是幾次作戰幾次失敗。“北”字又引申為敗逃者,如“追奔逐北”“追亡逐北”中的“北”。
華夏先民主要生活在北半球暖温帶,為抵禦嚴寒和採光取暖,房屋大都坐北朝南。南面是向陽的一面,則其背陰面就是“北”,所以説,用脊背、相背的本字“北”表示與南相對的方向。不過,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北”的方向義是假借而來的。
表脊背、相背的“北”字被表方向的“北”義“佔用”後,為便於區別,又在“北”下增加形旁“月”(原本不是月亮的“月”,而是象形“肉”,後來在偏旁中混同了),新造一個“背”字專用以表示脊背、相背。不過,在“敗北”“連戰皆北”“三戰三北”“追奔逐北”“追亡逐北”等一些固定語詞中,“北”的“敗”義保留了下來。 [14-15]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běi
名詞
四個主要方向之一,早晨面向太陽時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
north
《詩經·鄘風·桑中》:“爰採麥矣,沫之北矣。”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清·龔自珍《説京師翠微山》:“不居正北,居西北,為傘蓋,不為枕障也。”
北方;北風;正北;江北
北部地區,在中國通常指黃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區
north;
northward
北味;北貨
敗逃的軍隊
defeated troops
《戰國策·燕策一》:“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
《莊子·則陽》:“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後漢書·臧宮傳》:“自是乘勝追北,降者以十萬數。”
追奔逐北
姓氏用字



動詞
敗退;打敗仗
be defeated
《左傳·桓公九年》:“鬥廉衡陳其師於巴師之中,以戰,而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
唐·李邕《隴關遊奕使任令則碑》:“胡虜久摧,戎羌屢北。”
敗北
指向北去;向北

《墨子·貴義》:“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日者曰:‘……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
唐·韓愈《贈張童子序》:“[八月,]及洛師,北過大河之陽。”
bèi
名詞
脊背。後作“背”
《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賊死》:“某頭左角刃痏一所,北(背)二所。”
動詞
違背;背叛。後作“背”
《戰國策·齊策六》:“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4]  《漢語大字典》 [3]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八】【北部】博墨切(běi)
乖(𦮃)也。從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從北。 [8] 

説文解字注

“乖也”注: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義也。軍奔曰北,其引伸之義也,謂背而走也。韋昭注《國語》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為北方,《尚書大傳》《白虎通》《漢律曆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陽氣在下,萬物伏藏。”亦乖之義也。
“從二人相背”注:博墨切,一部。 [9] 

廣韻

博墨切,入德幫 ‖ 北聲職部(běi)
北,南北。亦奔也。又高麗姓。又漢複姓,七氏。《左傳》衞大夫北宮貞子。《莊子》有北門成。漢有北唐子真,治京氏《易》。《世本》雲:“晉有高人隱於北唐,因以為氏。”《晏子》雲:“齊有北郭先生,名騷。”古有北人無擇,清身絜己,疾世之濁,自投清冷之淵。《姓苑》有北鄉、北野氏。博墨切。二。 [10]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匕部】 北;部外筆畫:3
古文:𧉥
《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並繃入聲。《説文》:乖也。從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陰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曆志》:太陰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於下,於時為冬。
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並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注: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北”的字形對比 “北”的字形對比 [1]

書寫提示

書寫 書寫
左窄右寬,左旁頂部略低,底部“匕”略高。第3筆豎在豎中線左方,橫筆在橫中線上側。“匕”,撇在右上格,撇尖抵橫中線;乚(豎彎鈎)起筆高,豎段在豎中線右側。 [12] 

書法欣賞

(參考資料: [5]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p
ək
先秦
王力系統
p
ək
先秦
董同龢系統
p
uə̂k
先秦
周法高系統
p
wək
先秦
李方桂系統
p
ək
西漢



東漢





ək


ə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wək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wək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wə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p
ək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p
ək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p
ək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p
ək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p
ək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p
ək
(參考資料:漢典 [6]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二十五德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博墨切
pək
集韻
去聲
十八隊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補妹切
puɒi
入聲
二十五德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必墨切
pək
禮部韻略

入聲





必墨切

增韻

去聲





蒲昧切


入聲





必勒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上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pui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齊微





邦每切

洪武正韻

去聲
七隊


全濁
步昧切
b‘ei

入聲
七陌


全清
必勒切
pək
分韻撮要

陰入
第十五登等凳德






(參考資料:漢典 [6]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pei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pei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ei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pe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pɐʔ
4
入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pɔʔ
4
入聲

晉語
太原
pieʔ
2
陰入

pei
53
上聲
新讀
吳語
蘇州
poʔ
4
陰入

吳語
温州
pai
42
陰去

湘語
長沙
24
入聲

湘語
雙峯
pe
13
陽平
文讀
pia
13
陽平
白讀
贛語
南昌
pɛt
5
陰入

客家話
梅縣
pɛt
1
陰入

粵語
廣州
pɐk
5
上陰入

粵語
陽江
pɐk
24
上陰入

閩語(閩南片)
廈門
pɔk
32
陰入
文讀
pak
32
陰入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pak
21
陰入

閩語(閩東片)
福州
pœyʔ
23
陰入

閩語(閩北片)
建甌
24
陰入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6]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14]
  • 2.    十三職  .搜韻[引用日期2018-12-31]
  • 3.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301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54-55
  • 5.    “北”的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31]
  • 6.    “北”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29]
  • 7.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9-12]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19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299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30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82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5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57
  • 14.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56-157
  • 15.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14-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