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鷚

鎖定
北鷚(學名:Anthus gustavi):是雀形目鶺鴒科的鳥類,屬小型鳴禽,體型較纖細。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常做有規律的上、下襬動,腿細長,後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體長15釐米,背部灰褐色,有許多縱紋,通常可見左、右各有二道黃白色縱紋(有時不明顯),容易與小水鷚、樹鷚混淆。主要棲息於河灘、海濱、灌木叢及田野、林緣地區。分佈於前蘇聯以及中國黑龍江、河北、山東、江蘇、福建、廣東、江西和台灣等地。
外文名
Pechora Pipit
中文學名
北鷚
拉丁學名
Anthus gustav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鶺鴒科
鷚屬
北鷚
亞    種
3亞種
命名者與年代
Swinhoe, 1863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北鷚形態特徵

北鷚
北鷚(7張)
北鷚上體棕褐,具黑褐色縱紋及白色羽緣;尾羽暗褐具棕緣,最外側尾羽具白端斑。眉紋淡棕,耳羽慄褐。翼上覆羽色似背羽,羽端白緣在翼側形成兩條明顯翼斑。下體灰白,頸側、胸、脅有黑褐縱紋。似樹鷚但背部白色縱紋成兩個“V”字形,且褐色較重,黑色的髭紋顯著。東北亞種下體偏黃。與紅喉鷚的區別在背及翼具白色橫斑,腹部較白且尾無白色邊緣。虹膜褐色;嘴上嘴角質色,下嘴粉紅;腳粉紅。 [2] 
大小量度:體重♂ 20.5克;體長♂139-155毫米,♀150-157毫米;嘴峯♂ 11-14毫米,♀11-12毫米;翅♂77-91毫米,♀78-83毫米;尾♂51-68毫米,♀61-63毫米;跗蹠♂23-24毫米,♀21-23毫米。(注:雄性♂;雌性♀) [2] 

北鷚棲息環境

喜開闊的濕潤多草地區及沿海森林。有時降落在樹上。開闊平原和低山山腳地帶,有時出現在林緣、林中草地、河灘、沼澤、草地、林間空地及居民點附近。 [2] 

北鷚生活習性

多成對活動,在地上巖枝節走覓食,受驚動即飛向樹枝或岩石上。食物主要為昆蟲,多為鞘翅目膜翅目、雙翅目的昆蟲及幼蟲,食物缺乏時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叫聲為生硬的pwit叫聲。 [2] 

北鷚分佈範圍

北鷚世界分佈

分佈於文萊、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約旦、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聯邦、美國。 [1] 
旅鳥:芬蘭、法國、香港、冰島、蒙古、挪威、波蘭、瑞典、英國。
繁殖於東北亞及中國;冬季南遷至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及婆羅洲。東北亞種繁殖於黑龍江東北部,遷徙經山東。指名亞種有記錄遷徙時見於江蘇。 [2] 

北鷚中國分佈

主要分佈省份是河北、遼寧、黑龍江、浙江、貴州、甘肅、新疆、台灣和香港。保護區:洪河、涼水、興凱湖、大豐麋鹿、衡水湖濕地。山脈湖泊:北塔山、塔爾巴哈台山、準噶爾盆地、艾裏克湖、哈巴河、烏倫古湖、吐爾洪、淖毛湖、阿爾泰、額爾齊斯河流域、北屯和布爾根河流域。 [2] 

北鷚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通常營巢於草叢中,較凹陷的地方,由草莖、枯葉構成,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內墊以軟草、獸毛等;通常產卵4-6枚,卵白色或淡綠色,具褐色的暗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4-16毫米×19-24毫米。雌雄輪流孵卵育雛,孵化期10天,在巢期13天。 [2] 

北鷚亞種分化

北鷚(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1
Anthus gustavi gustavi
2
Anthus gustavi menzbieri
3
北鷚科曼多爾亞種
Anthus gustavi commandorensis
[3] 

北鷚保護現狀

北鷚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1] 

北鷚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