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辰門

鎖定
荊門古城的北門取名“北辰”,北辰門,位於湖北荊門古城北街(今荊門東寶區北門路)盡頭,地處繁華鬧市區,城內為北街,城外由北辰橋連接三里街,藴涵荊門龍鳳呈祥,吉星高照,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中文名
北辰門
地理位置
湖北荊門古城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城牆高
5.6米

北辰門簡介

北辰門為磚石結構,城門用條石券頂,砌築青磚至城頂。城門洞內有木質對開的墩實大城門。北辰門的城門洞,高4米,寬4.1米,深5.2米;城牆高5.6米。北辰門外20米處的瀏河(古時的護城河)上有清朝乾隆年間修築的石拱橋,叫北辰橋。自古以來,這裏商賈雲集,生意興隆,是寸土寸金的風水寶地。

北辰門歷史記錄

北辰門南宋

荊門古城建於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這一年朝廷派著名理學家陸九淵任荊門知州,他看到荊門“南捍江陵,北連襄鄧;東護隨郢之協,西當光化、夷陵之衝”,“荊門固則四鄰所恃,否則有背協腹心之虞”。於是請求朝廷撥款修城。當年臘月初四動工,只用了二十天時間,就修成了周長900餘丈,高一丈六尺,女牆高5尺的土城,共花去銅錢三萬串。第二年又將土城兩面包磚,上面建城堞,並修了四座城門,又用去五千兩銀子。到了理宗寶佑二年(公元1254年)才進行加修。

北辰門明朝

114年後,明太祖洪武初年,荊門的守禦指揮使梅福為鞏固明朝朱氏天下,將半磚半土的城牆全部推倒,改築成石城,使荊門的城垣達到最好的規模,周長985丈,高2丈,址厚9尺,頂厚5尺,有城堞1212個,設東、南、西、北4門,並開挖了3裏多長的護城河。
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六月,不料陰雨連綿,山水直灌下游,沖垮了西、北兩面城牆,垣腳被衝得坑凹不平,知州韓銑只好將這兩面城牆收進一百餘丈,“以遠水勢”,並在四個城門上建了堞樓,門楣刊上東作、西成、平泰(南門)、北辰的石刻匾額。

北辰門風水注釋

古人對建築物是十分講究風水的,按照八卦原理,北辰門和鳳鳴門坎離配屬水火,寓龍飛鳳舞。辰龍,為十二生肖之一。典籍註解:北辰即北極星。
《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
南朝 梁 何遜 《閨怨》詩:“思君無轉易,何異北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