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海塘

鎖定
北海塘全長共約41.44公里,分東、西兩段,東段由蕭山瓜瀝至紹興斗門老三江閘止,北海塘的塘頭,指的就是瓜瀝塘頭,西段自瓜瀝至西興固陵關,總稱北海塘。從西興到聞堰舊稱西海塘。
由於北海塘潮水大,水勢洶猛,屢建屢毀,幾千年來水患未斷,嚴重危害兩岸百姓的安危。 人們就不斷地築塘御潮,北海塘的最早形成約在二千多年以前的越國時代。 到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北海塘進行了全面修築,是初具規模的防洪塘堤。 [1] 
中文名
北海塘
長    度
全長共約41.44公里
起    點
今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
終    點
東至紹興斗門老三江閘,西至西興
北海塘地理位置 北海塘地理位置
據《越絕書》記載:古越先民以錢塘江南岸為生,而這個地方原是一片淺海灘塗,只有鳥在覓食。由於水系豐富且多為沼澤地,而水患無窮,民不聊生。經大禹治水後,形成了北海塘雛形。
北海塘碑 北海塘碑
早在漢朝,紹興太守湯、馬二公為治理海患,保護生靈,多次奏報朝廷撥銀修塘,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由原來的泥沙塘逐漸改造為一線型的泥石塘。 [1] 
東漢未年,紹興太守馬駸,重新治理北海塘,在他任中畢生精力大部分花在治理北海塘上,為防止水患侵襲坍江或決堤,淹沒寧紹平原,為此由永興(蕭山縣)至會稽又築避塘一條,即從長山開始經螺山、楊汛橋、江橋、江塘、湖塘、新塘、型塘一線,作為防止北海塘決堤時第二條防線。由於奸臣作對,馬太守被朝廷處於極刑,後世百姓為紀念他治理水患功德,在紹興斗門三江口建湯、馬二公廟。
自此以後,又歷經二朝,北海塘再次進行了修築加固。
現存北海塘遺蹟系明代洪武年間建造,由於建築合理,具有一定科學性,被海水沖毀較以前相比大大減少。
明代,劉國師用礱糠為北海塘建防洪大堤夯實了基礎。當時許多在場官員都不瞭解他的用意,後來經他隨從工程人員解釋,方知劉國師為修大堤用心良苦,設計了一個非常簡單而又科學的方法,即原一線型易毀,改成彎彎曲曲型的防洪堤,則能緩解潮水衝擊力,並且能使洶湧的大潮對江岸衝擊由直接改為迂迴,和我們現圍墾大堤外造“丁”字壩一樣,因此可以分流潮水撞擊力度,使海塘受到直接衝擊力減輕,這樣既保障了海塘壽命,又減少了毀塘決堤的危險。所以自明代以後,海塘沖毀大大減少,使沿塘的老百姓能安居樂業。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錢塘江江流改道形成了大片“沙地”。 也結束了過去坍漲不定的局面。
隨着滄海桑田的變化,沙地墾荒棉桑遍地,出產富饒。北海塘內住户紛紛遷入沙地裏居住,人口衍生,出現了一番男耕女織的新景象。 [1] 
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北海塘上改建公路,部分塘堤拆除。一條几千年的古塘經受了多少歷史時期,又見證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被世世代代承續下來。
橫貫益農鎮(今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境內的北海塘從西側的眾力村小塘埠頭開始往東至益農閘,全長6250米,沿塘途經眾力村、鎮龍殿村、星聯村、新發村、東村村和益農村,北側均為益農鎮轄區,南側有部分屬紹興齊賢馬鞍鎮轄區。沿塘的自然村落、埠頭有小塘埠頭、包殿埠頭、大林埠、鎮龍殿、夾灶、轉塘頭、夾浜、同茂埠頭、直湖頭、金松城埠頭、小埠頭、王家埠頭。
由於清乾隆十二年錢塘江的改道,促成了今天蕭山沙地的形成。蕭山人民的圍海造田也使北海塘逐漸失去了昔日抗洪防禦的作用,僅作為一個古蹟存在。
北海塘的修築,是蕭山圍墾歷史的開始,是人類與自然災害鬥爭的典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