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益農鎮

鎖定
益農鎮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地處蕭紹平原中心、杭州市與紹興市交界處,北靠臨江工業區、東接紹興濱海工業區、南與紹興馬鞍接壤,總面積46.5平方千米(2017年),户籍人口43600人,流動人口26066人,常住人口69666人。 截至2024年3月,益農鎮轄19個行政村、1個社區。 [7] 
益農鎮先後獲國家衞生鎮、國家生態鎮、浙江省工業強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杭州市數字生活新服務培育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美麗城鎮示範鎮、浙江省3A級景區鎮等榮譽。 [7] 
2023年,益農鎮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0.2億元;實現規上批發業銷售額227.8億元;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2.3億元;實現工業投資11.5億元。 [7] 
中文名
益農鎮
外文名
Yinong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地理位置
杭州市蕭山區東端
面    積
46.5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19個行政村、1個社區
政府駐地
益農鎮紅陽路98號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編碼
31124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9666 人(截至2024年3月常住人口)
車牌代碼
浙A

益農鎮歷史沿革

益農鎮在20世紀50年代大部分還是錢塘江口潮漲潮落的灘塗。其西半部原為夾灶鄉,屬於紹興縣。因當時眾多鄉民以曬鹽為主,最早以古老的煮鹽工藝產鹽,每處以兩灶間隔,故名夾灶。
1956年2月劃歸蕭山。1958年為羣英人民公社一部分,1959年為黨山公社部分,1961年為夾灶公社。1966年11月開始,夾灶、黨山、長沙、瓜瀝等公社組織農民向東部灘塗圍墾,並設立益農圍墾指揮部。至1977年,先後進行5次圍塗。從1971年開始逐步移民定居。1976年2月,成立益農人民公社籌建小組。1978年1月,正式成立益農公社。1984年5月,夾灶、益農兩公社改設為夾灶鄉和益農鄉。1992年5月兩鄉合併為益農鎮。 [2] 
2006年1月,原委託蕭山區農業對外綜合開發辦管理的東臨錢塘江、東南界紹興縣、南接益農鎮、西交第一農墾場、北至外十三工段橫河,面積為26.4平方公里的區域劃歸益農鎮。 [1] 
2015年3月,蕭山區委、區政府對開發區平台體制進行了調整,將益農鎮30平方公里劃歸開發區作為產業拓展區塊。開發區益農區塊規劃範圍為東至蕭紹邊界和四圍搶險河,南至三益線,西至錢江通道,北至紅十五線,規劃面積約37.4平方公里。 [3] 

益農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4年3月,益農鎮轄19個行政村、1個社區:眾力村,鎮龍殿村,五六二村,東聯村,趙家灣村,久聯村,新發村,東村村,益農村,東江村,民圍村,羣圍村,三圍村,興裕村,東沙村,羣英村,長北村,利圍村,弘揚社區。鎮政府駐益農鎮紅陽路88號。 [7] 

益農鎮自然環境

益農鎮位置境域

益農鎮位於錢塘江南岸,地處蕭紹平原中心,杭州與紹興交界處。北靠臨江工業區、東接紹興濱海工業區、南與紹興馬鞍接壤,總面積46.5平方公里,鎮中心位於北緯30°11′49″,東經120°35′18″。 [7] 

益農鎮地形地貌

益農鎮境內東部為新圍墾的錢塘江灘塗,西部以北海塘為界,南為水網平原,北為濱海平原。境內土壤多脱胎於淺海泥沙,為濱海平原。 [11] 

益農鎮氣候

益農鎮氣温比蕭山內地稍高,日夜温差較大。益農鎮為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南緣,温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7.7℃,極端最高氣温41.4℃,最低氣温零下13.1℃,年平均降水量1398.3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251.2毫米。常年無霜期261.8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風,春季多西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秋季常受颱風邊緣影響,冬季西北盛行,年平均風速為2.00米/秒。年降雨量少於內地,日照比內地偏少,全年主導風向為東風。梅汛洪澇,熱帶風暴和颱風是主要的災害性天氣,風力較內地大1-2級。 [11] 

益農鎮水文

益農鎮內人工開挖河流縱橫交錯,間隔有序,呈格子狀,主要有白洋川、鎮龍殿灣、趙家灣、利農河、四三一圍搶險灣、朝陽橫河等。 [11] 

益農鎮自然資源

動物
截至2024年,益農鎮主要有野生烏龜、鴛鴦、野鴨、斑鳩、錦雞、菜花蛇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植物
截至2024年,益農鎮主要有再力花、黃菖蒲、千屈菜、美人蕉、花葉蘆竹、線葉香蒲、常綠水生鳶尾、睡蓮、金線水葱等水生植物外,還有野茭白、野菱、野芋、紫芋、芡實等“水生蔬菜”。 [11] 

益農鎮人口民族

益農鎮人口

益農鎮歷次人口普查户口數
普查年份
總户數(户)


總人口數(人)


其中非農業人口

合計
家庭户
集體户
合計

1982
1586
1574
12
7163
3782
3381

1990
4326
4266
60
14495
7774
6721
130
2000
13069
12998
71
41723
20462
21261
930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益農鄉外出人口273人(男184人、女89人),外來人口常住一年以上,户口在外縣市的230人(男48人、女182人)。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鎮外出半年以上人口3328人(男1869人、女1459人);外來人口1322人(男474人、女848人),兩次普查數據顯示,外出人口男性多於女性,外來人口以女性居多。2001年,計劃生育率100%,人口出生率8.98‰,自然增長率3.22‰。 [4-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益農鎮户籍16290户,總人口45609人,户均3.19人。比“五普”增加3886人,年均人口增長率9%。
截至2024年3月,户籍人口43600人,流動人口26066人,常住人口69666人。 [11] 

益農鎮民族

1990年人口普查時,益農鄉有苗族壯族彝族土家族、回族、布依族侗族畲族8個少數民族20人,均為女性。
據2000年人口普查,全鎮有苗族、壯族、回族、藏族等13個少數民族149人(男24人、女125人)。隨着外來人口的增多,境內的少數民族人數不斷增加。 [4-5] 

益農鎮政治

鎮黨委書記:洪波 [8] 
鎮長:傅立國 [9] 
鎮人大主席:瀋陽 [10] 

益農鎮經濟

益農鎮綜述

2010年,益農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77.68億元,工企業總產值272.3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14.22億元,財政總收入37254.9萬元,農副業總產值5.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6539元。
2011年,益農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00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左右。農副業總產值5.8億元,比2010年增長10%左右;農民人均收入18350元,比2010年增長11%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9億元,比2010年增長10%左右。
2012年,益農鎮實現工企業總產值531.51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2.9%,其中,工業總產值510.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2.86%;規上工業銷售產值317.16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6.32%;固定資產投資8.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9.14%;農副業總產值6.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2.07%;第三產業增加值3.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6.92%;農民人均純收入20618元,同比2011年增長12.35%;地方財政收入16153萬元。
2013年,益農鎮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產值353.1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1.01%;農副業總產值7.2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4.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26%;農民人均純收入23386元,同比2012年增長13.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其中限額以上工業投入7.14億元;財政總收入2583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571萬元。
2014年,益農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51.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6.87%;農民人均純收入26183元,同比2013年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3億元。
2015年,益農鎮實現生產總值25.34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91.33億元,外貿出口總額7950萬美元,財政總收入2.3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1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885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1元。
2011年-2016年,益農鎮生產總值從21.2億元上升到25.2億元,增長18.9%;工業總產值從70.8億元上升到87.2億元,增長23.2%;農業總產值從6.5億元上升到7.5億元,增長15.4%;服務業從9.2億元上升到12.2億元,增長32.6%;農民人均收入從20618元上升到29000元,增長40.7%;累計實現財政總收入12.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1億元。
2017年,益農鎮實現生產總值26.4億元,增長6.1%;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03.4億元,增長22.83%;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產值101.8億元,增長19.2%;實現財政總收入30717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6565萬元,分別增長47.2%和49.1%。
2018年,益農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7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13.5億元,同比增長9.8%;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產值109.8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財政總收入4.2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6億元,分別增長38.9%和30.3%。
2019年,益農鎮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73億元,增長48%;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26%;出口總額9.4億元,增長1.2%;實現財政總收入4.5億元,增長15%,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6億元,增長19%;農民人均收入超過4萬元。
2020年,益農鎮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21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4.8億元,增長9%;預計實現財政總收入4.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7萬元。
2021年,益農鎮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47.8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17.8億元,同比增長5.6%;財政總收入6億元,同比增長57%;地方財政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65%;農民人均年收入近5萬元。
2022年,益農鎮實現財政總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億元。預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56億元,增長4%;規上工業增加值20.1億元;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150萬元,增長145%。
2023年,益農鎮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0.2億元,同比增長1%;實現規上批發業銷售額227.8億元,同比增長22.8%;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2.3億元,同比增長121.3%;實現工業投資11.5億元,同比增長151.6%。 [11] 

益農鎮農業

益農鎮早期的農業作物以糧、棉、豆類、油料為主,輔以絡麻、甘蔗、蔬菜及其他多種經營,盛產“蕭山蘿蔔乾”和“紹興黴乾菜”,主要種植棉花、絡麻、油菜這三樣經濟作物。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着化學纖維大量上市,棉麻市場萎縮,到2000年,全鎮棉花種植面積7213畝。絡麻種植面積341畝,為1999年的82.3%,而油菜種植面積達6913畝,總產量828噸,為1999年的149.7%。
2004年,益農鎮實現農副業總產值27888萬元,比2003年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16元,比2003年增長8.7%。
2005年開始,益農鎮重視培育農業特色產業。
以三圍村為代表,益農鎮發展設施蔬菜產業,產品主要涉及芹菜、南瓜、瓠瓜、大蒜等10餘個時令蔬菜,2010年,設施蔬菜基地複種面積超過1萬畝,蔬菜總產量達5萬噸,總產值達1.5億元,基地種植户人均種植大棚5畝以上,種植户均純收益超過10萬元。其中,三圍村80%的土地用於大棚蔬菜種植,80%的農户種植大棚蔬菜,農户80%的收入來自大棚種植。2009年,杭州農墾蔬菜專業合作社芹菜交易市場建成,市場擁有5000平方米物流集散場地及1000立方米冷庫的農產品物流配送服務中心。2011年,三圍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蔬菜示範村”,2016年,三圍村芹菜被杭州市遴選為G20峯會的指定供應蔬菜。2020至2023年,三圍村連續四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2023年,杭州農墾蔬菜專業合作社被認定為國家級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
以星聯村為代表,益農鎮保留了傳統技藝製作蕭山梅乾菜和蘿蔔乾,星聯村是浙東梅乾菜基地,2009年6月,梅乾菜製作技藝列入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鎮年生產、銷售梅乾菜產量穩定在4500噸左右。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益農鎮擁有芹菜、梅乾菜、蘿蔔乾、沙地大西瓜、“拿比特”小西瓜、水果玉米、南美白對蝦、紫香炒貨、陳源昌松子、老胡子醃製蔬菜等一系列的特色農產品。2022年,杭州蕭山益農鎮俞秀林家庭農場試點稻鱉綜合種養模式,面積160畝,在水稻田裏養甲魚,生產的浙禾香2號優質大米獲2022年蕭山區好稻米一等獎,當年度畝均產值破萬元;2023年,杭州蕭山匯運家庭農場試點稻鴨綜合種養模式,面積240畝,在水稻田裏養鴨子,當年度畝均產值近8千元。
2023年,益農鎮擁有耕地面積3.5萬畝,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2.6萬畝,生產糧油8904噸,其中水稻6388噸,小麥2424噸;蔬菜複種面積44839.3畝,產量178356噸;苗木種植面積3062畝;水產養殖2996畝,產量1397噸。 [11] 

益農鎮工業

益農鎮工業企業以新型紡織面料、高端裝備製造、智能家裝定製等行業為主,其中化纖紡織佔工業經濟總量80%以上。2023年全鎮共實現工企業總產值1564825萬元;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585889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00100萬元;實現利潤總額49539萬元,營業利潤48967萬元;完成出口交貨值53479萬元;完成新產品產值826690萬元;實現累計進口額104227萬元,出口額57140萬元;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23401萬元,工業投資115300萬元。
截至2023年底,益農鎮擁有規上工業企業57家,限上服務業企業11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9家,年度小升規企業8家;全年新增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備案9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截至2023年底,益農鎮共有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45家。美國《財富》雜誌發佈202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1家企業上榜。 [11] 

益農鎮商貿業

益農農貿市場,創建於20世紀70年代末,1992年益農鄉、夾灶鄉合併成了益農鎮,鎮人民政府經過研究,選擇益農大道南側,佔地20畝,規劃益農鎮農貿市場,並於1993年籌建動工。
2007年,益農鎮投入資金40餘萬元,2010年投入資金210萬元,使得農貿市場面積達到了4213.4平方米,2021年投資600餘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智慧化改造提升。2011年至今,益農鎮農貿市場先後獲得“杭州市綠色市場”、浙江省文明示範市場、杭州市三星級農貿市場等稱號。
2023年,益農鎮實現規上批發業銷售額227.84億元,同比增長22.75%;實現限上服務業增加值38269萬元,同比增長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080萬元,同比增長20.7%。 [11] 

益農鎮社會事業

益農鎮醫療衞生

益農鎮有1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13個社區衞生服務站,為全鎮69666常住人口提供全科醫療、醫技檢查、雙向轉診、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社區康復、家庭病牀等全方位、多角度的醫療衞生服務。益農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浙江省規範化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國家級優質服務基層型創建單位;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實習、實踐教學基地;蕭山區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杭州市五星級婦幼保健門診;杭州市三星級預防接種門診。2019年加入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是一家公益性、綜合性的醫保定點基層醫療衞生服務機構。
截至2023年,益農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包括下屬13個服務站)共有員工141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78%,中級及以上職稱46名,副高及以上12名。中心設立中醫閣、建設胃腸鏡中心,通過“胸痛救治單元”及“慢性病一體化”門診驗收,積極推進“健康大腦+”在社區的應用,為益農鎮居民提供豐富的診斷和治療選擇。 [11] 

益農鎮文化教育

文化中心是鎮民的主要娛樂活動場所,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內有容納960人的劇院大廳,擁有多功能室1個,圖書館1座,文化娛樂網點17處。1999年,創建為杭州市“東海文化明珠工程”鎮。 [6] 
截至2023年,益農鎮共有一所初中,3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158人;三所小學,共72個班,在校學生2845人;兩所公辦幼兒園,兩所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1351人;一所社區學校。 [11] 

益農鎮廣播電視

1970年11月,益農圍墾指揮部廣播站建立。1978年1月更名為益農公社廣播站,1984年5月改稱益農鄉廣播站,1987年2月改稱益農鄉廣播電視站,1992年5月,夾灶鄉廣播電視站併入。1991年評為杭州市廣播電視系統先進集體。
2000年底,益農鎮廣播機房主要設備有250瓦擴音機16台,播控調音台、MD磁光盤錄音機和採訪機一台,電視攝、錄、編主要設備有攝像機、編輯機、字幕機各1台、錄音機3台,全鎮饋線長31.5公里。入户喇叭10650只,入户率77.2%,通響率90%,有線電視主幹線電纜85公里,光纜15公里,用户1250户,入户率9.1%。
2004年11月,益農新媒體出現。區級網絡平台開通鎮街平台。網絡傳播增強了益農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擴大了覆蓋面。
2016年,益農鎮對鎮級網絡平台進行改版更新,設有《鎮域概況>鎮域新聞>政務公開X教育衞生X村鎮建設》《益農專輯》黨建園地X平安創建《企業風采》《招商引資》等10個欄目,及時有效發佈益農動態,唱響主旋律,發佈美聲音,傳遞正能量。在對外宣傳工作上,圍繞鎮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杭州日報》、《蕭山日報》、蕭山廣播電視台等宣傳平台的組稿發稿工作;每年發稿量維持在300多篇。 [11] 

益農鎮民生保障

2023年,益農民政殘聯發放各類補助2280餘萬元;益農慈善分會發放救助款430餘萬元;2023年為老年人助餐、配送餐41萬餘份,發放助餐補貼407萬餘元;益農慈善分會聯合蕭山第二人民醫院持續為全鎮尿毒症患者實施“尿毒症免費透析”項目。
截至2024年4月,益農鎮已建設1家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家鎮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7家村社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家未保站,5家示範型兒童之家,14家基礎型兒童之家。 [11] 

益農鎮交通

益農鎮的交通網主要由7條縣鄉公路和8條鎮級公路構成。7條縣鄉公路分別為:錢江通道地面道路,紅十五線至錢濱線,益農段總長6.2公里;S9蘇紹高速益農互通高速匝道,全長0.96公里;黨老線,總長8.80公里;轉益線,總長5.47公里;偉老線,總長19.5公里;三益線,錢江三橋至益農,總長39.01公里,益農段總長6.1公里;信益線,眾力村至紅十五線,總長13公里。8條鎮級公路分別為:黎明路,益農段總長2.5公里;益馬公路,總長1.7公里;眾二灣公路,途經眾力、五六二、東灣至東方紅閘,全長6.5公里;紅陽路,朝陽閘至東方紅閘,全長2.8公里;益農路,信益線至錢江通道地面道路,全長1.7公里;學工路,紅陽路至民圍路,全長1.7公里;興政路,紅陽路至興裕線,全長1.1公里;利羣線,利圍至利民壩,全長3.7公里。 截至2023年,開發區益農產業區塊,十二橫路、長利路、北三路、利興路、規劃五路、益農四路、江益一路等道路已建設完成,省級高速、錢江通道(高速出入口、地面道路)均已實施並開通,機場東路益農先行段項目也已開工實施,世紀大道南伸、益農—紹興濱海快速通道已規劃實施。 [11] 

益農鎮景點

久裕廟
久裕廟位於五六二村,緊靠久裕廟橫河北。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初名“復聖殿”。時灘塗開墾不久,環境十分艱苦,為祈求生活永久富裕,更名“久裕廟”。1998年建造公路,拆除前殿、拼建後殿,遂重建久裕廟。有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廟中主供朱天菩薩,另有如來佛、觀世音菩薩、玉皇大帝、東嶽大帝、大佛菩薩、土地菩薩、土地娘娘、韋馱菩薩、四大金剛等100餘尊。每年農曆四月初十至廿二是香客做佛事的日子,廿四日朱天菩薩生誕舉行廟會。 [11] 
頭段廟
頭段廟位於星聯村轉塘頭自然村,緊靠北海塘南邊,始建於清初。此處為向錢塘江海塗開墾的頭一段堤塘,故名。主供張老相公神像。頭段廟多次毀建。1958年,拆廟建廠,後在原址西側重建,90年代,重新修建。2001年,建造山門,側廂49間。2003年,重建大雄寶殿,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廟內供奉眾多菩薩,有玉皇殿、大佛殿、關帝殿、戲台等,張老相公神像在關帝殿內。每逢主要神佛生誕,廟內佛事興盛,常有演戲助興。 [11] 
鎮龍殿
鎮龍殿位於鎮龍殿村南端。始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其南有一條似“龍”的河流,龍身為南北向的主流;龍眼東是塘灣漊,西是打鐵漊的兩潭清水;龍鬚東是鎮龍殿東灣,西是鎮龍殿西灣;龍的前爪分別在繩武橋和毓秀橋,後爪分別是箭湖橋和月德橋;龍尾直至紹興市越城區靈芝街道。若從高處俯瞰,此龍惟妙惟肖,故名為“鎮龍殿”。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原為4進。 [11] 
小鎮客廳
小鎮客廳位於集鎮核心區塊,是一個多功能鎮史展廳,也是杭州市首個新媒體內容創作基地。展廳佔地2.1畝,共兩層,設有浪尖弄潮(過去篇)、灼灼其華(現在篇)以及初心如磐(未來篇)三大板塊,以圍墾精神串聯益農三個時期的變革與發展,表達益農的內涵與未來。除此之外,小鎮客廳還設有數字直播廳、休閒書吧、會議室、遊客中心等多功能區。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