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法相宗

鎖定
為中國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別有為、無為之諸法,主張一切唯識之旨之宗派。
中文名
北法相宗
宗    族
唐代玄奘
主    張
一切唯識之旨
理論基礎
三性説,五重觀法等

北法相宗簡介

北法相宗是中國眾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證和修煉佛法的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最高佛學宗派。北法相宗源起於到印度遊學18年而後回國的唐代高僧陳玄奘,是陳玄奘全面學習印度佛教理論和全程考察如來佛業跡、了悟佛及佛法之後而創立的有益於修行、修煉、修持的方便之門。

北法相宗創始人簡介

玄奘(602~664),名陳禕,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滑國故城)人。梵文名:摩訶耶那提婆奴(大乘天奴),在印度辯經勝利後,更名為: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世稱三藏法師。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種形態,經藏是佛説的佛經,律藏是戒律,論藏是後來的弟子們來著書立説,解釋佛經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經藏,律藏,論藏的人就可以被稱之為三藏法師,除玄奘大師外中國的三藏法師有很多,例如比較熟的就有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三藏法師是對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稱,而當今佛教界為了尊重古德先賢,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師通達三藏也不用這個名號,21世紀的現在沒有三藏法師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師之實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雲集在台灣,及中國大陸,新加坡,日本等地。

北法相宗理論基礎

理論:1、三性説。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無著世親等瑜伽行派認為,諸法實相應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所説,也不是一切都無所有,而是遠離有無二執以為中道。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説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説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説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宗繼承此説,且結合唯識説,以為三性也不離識,謂諸識生起之時,現似見分與相分兩分是依他;意識從而周遍計度,執為“能”、“所”二取,則是遍計所執。
2、五重觀法。為與唯識説相適應,主張用唯識觀。窺基在《大乘法苑義林章》的《唯識章》中特別提出從寬至 淨慧長老參禮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狹、從淺至深、從粗至細的五重唯識觀。五重觀是:(a)遣虛存實識。此觀有情的遍計所執性法,純屬妄情臆造,毫無事實體用,故應遣除;至於依他性法仗因託緣依他而有事實體用,是“後得智”之境,又圓成性是諸法之理,為“根本智”之境,均不離識而應留存。是為唯識觀的初步。(b)舍濫留純識。雖觀事理皆不離識,而此內識有所緣相分和能緣見分。相分為內境,見分心仗以起,攝境從心,並簡別有濫於外境,所以只觀唯識,為第二步。(c)攝末歸本識。攝見相二分之末,歸結到自心體分之本。因見相分皆識體所起,識體即為其本。今但觀識體,為第三步。(d)隱劣顯勝識。隱劣心所,顯勝心王。心王起時必隱劣心所,為第四步。(e)遣相證性識。心王猶屬識相,今遣相而證唯識性,得圓成實之真,為唯識觀最究竟之階段,即第五步。
3、因明學説。因明原為瑜伽行派所創。世親門人陳那有更大發展。玄奘在印度遊學時,曾到處參問因明,造詣極高。臨回國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會上,立了一個“真唯識量”,書寫在金牌上,經過18天,無一人能駁倒它,創造了因明光輝的典範。回國後,先後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門人競作註疏。其中以大莊嚴寺文軌和慈恩寺窺基所作最為流行。窺基對因明作法,多有發展,主要有:區別論題為“宗體”與“宗依”;為照顧立論發揮自由思想,打破顧慮,提出“寄言簡別”的辦法;立論者的“生因”與論敵的“了因”,各分出言、智、義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過類”都分為全分的、一分的,又將全分的一分的分為自、他、俱;推究了有體與無體。

北法相宗清水寺

清水寺的由來是公元778年(寶龜9年),從延鎮上人在音羽的瀑布上參拜觀音而開始的。到了延歷17年(798年),坂上田村麻呂改建為佛殿,從此成為恆武天皇的敕願寺。
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原本屬於法相宗這一宗派但目前已獨立,成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慈恩大師創建。相傳慈恩大師是唐僧在日本的第一個弟子。現存清水寺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康捐資重修的。元屬法相宗,現自立為大本山北法相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