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勝枝寶螺

鎖定
勝枝寶螺(學名:Palmulacypraea katsuae katsuae)是腹足綱寶螺科的軟體動物貝殼呈長卵圓形,螺層內卷。殼口狹長,外唇和內唇有細齒,齒舌紐舌形。外套膜薄、二葉型,活體幾乎完全覆蓋貝殼。螺旋部至成體時幾乎消失,成體無厴。殼面平滑而富有光澤,殼背青色至棕紅色,有斑狀色帶,腹部有褐色斑點。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暖海區,從潮間帶至較深的岩礁、珊瑚礁或泥沙海底均有其蹤跡。主要以藻類或珊瑚動物等為食。是一種深受收藏愛好者追捧的珍稀貝類品種,國際市場每個售價高達500美金/枚,具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
外文名
Katsu's Cowrie
別    名
勝枝背焦貝
勝枝擬棗貝
中文學名
勝枝寶螺
拉丁學名
Palmulacypraea katsuae katsuae,Cypraea katsuae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中腹足目
寶螺科
命名者及時間
Kuroda, 1960

勝枝寶螺外形特徵

勝枝寶螺
勝枝寶螺(5張)
勝枝寶螺長15 - 22 mm, [1]  貝殼堅固,通常為度卵圓形,表面鍍有一層琺琅質,極光滑並富有光澤。殼背青色至棕紅色,有斑狀色帶,腹部有褐色斑點。體螺層長大,殼口狹長,在殼體背面的中央線上呈縫狀,共長度幾乎等於殼長。兩唇很厚向內卷,唇緣厚,邊緣具齒紋,無厴。成年個體的螺旋部極小,一般埋於體螺層中,吻和水管都比較短。外套膜和足都十分發達,一般具有外觸角。生活時外套膜伸展將貝殼包被起來。寶螺的身體可以全部縮入殼內。 [2] 

勝枝寶螺分佈範圍

分佈於日本南部-菲律賓。 [1] 

勝枝寶螺習性環境

勝枝寶螺(分佈圖) 勝枝寶螺(分佈圖) [3]
生活在熱帶、亞帶淺海中,常在潮間帶低潮線附近岩礁質的海底棲息,潮水退後,多隱入礁石塊的下面、珊瑚礁的空隙間和洞穴內,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外出覓食,是肉食性的種類。它們用齒舌捕食海綿、有孔蟲、藻類、珊瑚動物和小的甲殼類動物。 [2] 

勝枝寶螺生長繁殖

雌雄異體,產卵季節多在3-7月,卵一般產在珊瑚洞穴,空貝殼及陰暗的地方。母螺產卵後並不離開卵羣,仍卧伏在卵羣上面刻意保護,直到孵化為止。 [2] 
拉丁目名:
MESOGASTROPODA
中文目名:
中腹足目
總科:
寶貝總科
superf:
Cypraeacea
中文科名:
寶貝科
拉丁科名:
Cypraeidae
中文亞科:
卵寶貝亞科
拉丁亞科:
Cypraeovulinae
中文屬名:
背焦貝屬
拉丁屬名:
Notadusta
拉丁種名:
katsuae
定名人:
(Kuroda)
年代:
1960
中文名:
勝枝背焦貝
ogenus:
Erronea
原始文獻:
Cat. Moll. Fauna Okinawa: 74, pl. 3, figs. 32-34.
模式產地:
日本沖繩
生境:
水深42-80(口尋)的海底
國內分佈:
台灣附近沿海
國外分佈:
日本南部, 菲律賓(保和, 宿務, 棉蘭老島的南部), 新不列顛, 所羅門羣島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中腹足目 寶貝總科:87-88.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