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動(拼音:dò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3]  。此字始見於秦漢篆書。動的本義是行動、為實現一定意圖而活動。引申為凡動之稱,如移動、振動、運動、發動、感動等。作副詞用,指往往、常常。 [4] 
中文名
拼    音
dòng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FCLN(86);FCET(98) [1] 
倉    頡
MIKS [1] 
鄭    碼
BDZY [1] 
筆    順
橫、橫、撇折、點、橫折鈎、撇
字    級
一級(編號:0353) [3] 
平水韻
去聲一送;上聲一董 [2] 
統一碼
52A8 [1] 
總筆畫
2+4(部首+部首外)
異    體
勭、㣫、働*、𨔝
四角碼
14727 [1] 
注音字母
ㄉㄨㄥˋ
造字法
形聲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4]
甲骨文和金文還沒發現“動”字。西周時期以“”為之(毛公鼎),楚帛書“毋童羣民”,“童”讀為“動”,與毛公鼎同。“童”本意為奴僕,以“童”作“動”大概是因為僮僕是要整天奔波勞碌為主人服役,無時不在動中。後分四路發展:一路加意符“(chuò)”,以“童”為聲,如字形6,或以“重”為聲,如字形7。從辵者表示動作之進行,與動義亦切合,與從力無別。一路加“攵”,以“重”為聲,如字形5,或以“童”為聲,如字形11。從攵與從力相通。一路加“力”為意符,以“童”為聲,如字形4、10。一路也加“力”為意符,以“重”為聲,如字形3、8、9。最後一系發展成為現代漢字。簡化字作“動”,左邊的“雲”只是一個記號,用於代替聲符“重”。 [4-5] 
《説文解字》:“動,作也。”作就是行動,操作,為實現某種意圖而進行活動。如“按兵不動”是讓軍隊暫時不行動,以等待時機。“動”又指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狀態,即運動。如變動、調動、挪動、移動、流動、蠢蠢欲動、風吹草動,其中的“動”都是這個意思。這一意義的“動”與“靜、靜止”是相對的。
“動”是一個過程,由靜到動的交界處就是動的起點,這使“動”有了起始、開始的意義。如動工就是開工,動身就是啓程、出發。又如動土、發動、萌動等。
“動”可施於人的外部世界,亦可由人的內心世界產生,這就是感應、感動。如動人是引人注意,打動人心;動心指思想、感情引起波動;激動是感情衝動。又如動怒、動火、動容、動情、動聽、驚心動魄,其“動”都由心靈產生。
“動”施於工具、人體器官或某些抽象事物,則有了“使用”的意義。如動筆、動手、動腦、動武、動刑等。 [16] 
動的異體字“働”是日本造的漢字,用於“勞働者”“勞働同盟”等詞語中,後傳入中國。《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把“働”作為“動”的異體字。 [6]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事物)改變原來的的位置或狀態。
move
《詩經·豳風·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振動;活動;移動;風吹草動
使(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狀態。
move
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語文的新生》:“特殊人物的成規,動他不得。”
動用;動身;興師動眾;驚天動地
行動;為一定的目的而活動。
show effect;
act;
break out
《孫子·軍爭》:“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舉動;暴動;輕舉妄動
〈文言〉勞作;操作。
do;operate;work
《孟子·滕文公上》:“為民父母,使民盼盼然,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父母。”

〈文言〉發,發作。

《尚書·金縢》:“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

〈文言〉變化。

《周易·繫辭上》:“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思想受影響而動搖、改變。

《尚書·盤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
衝動;觸動;無動於衷
(情感)發生反應。
affect;move;touch
《孟子·離婁上》:“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感動;觸動;動人
使用;使起作用。

宋·蘇軾《代張雲平諫用兵書》:“自古人主好動干戈,由敗而亡者,不可勝數。”
動手;動筆;大動干戈
〈方言〉吃;喝(多用於否定式)。

不動葷腥。

副詞
〈文言〉表示極易發生某種情況,略等於“常常”。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
〈文言〉不覺。

唐·張祜《病宮人》詩:“佳人卧病動經秋,簾幕襤縿不掛鈎。”

名詞
〈文言〉指動物。

晉·陶潛《飲酒》詩之七:“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9]  《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三】【力部】徒總切(dòng)
作也。從力重聲。
𨔝,古文動從辵。 [10] 

説文解字注

“作也”注:作者,起也。
“從力,重聲”注:徒緫切。九部。 [11] 

廣韻

徒揔切,上董定 ‖重聲東部(dòng)
躁也。出也。作也。搖也。徒揔切。九。 [1]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字部】動;部外筆畫:9
古文:㣫、𨔝
《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並同上聲。《説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説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又《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鹹動。
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
又《韻會》《正韻》竝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
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52A8;下:U+52D5) 字形對比(上:U+52A8;下:U+52D5) [1]

書寫提示

動字書寫筆順 動字書寫筆順
❶“雲”“力”寬窄相當,頂部“雲”低,底部“力”低。❷“雲”,上橫短下橫長,右端都抵豎中線;“厶”,㇜從橫中線起筆,點筆收在豎中線。❸“力”,㇆從豎中線起筆,與“雲”第二橫持平,豎鈎段左斜,末筆撇起筆高收筆低,伸向“雲”下。 [14]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5]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先秦
王力系統
d
ɔ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û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d
ew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d
ungx
西漢



東漢





ung


u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東冬鍾江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d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d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d
u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一董

合口呼
全濁
徒揔切
dʰuŋ
集韻
上聲
一蕫
合口呼
全清
覩動切
tuŋ
上聲
一蕫
合口呼
全濁
杜孔切
duŋ
禮部韻略


上聲





徒揔切

增韻


上聲





徒摠切



去聲





徒弄切

中原音韻

去聲
東鍾

合口呼

全清

tuŋ
中州音韻


去聲
東鍾





徒弄切

洪武正韻

上聲
一董


全濁
徒摠切
d‘uŋ

去聲
一送


全濁
徒弄切
d‘uŋ
分韻撮要

陽去
第六東董凍篤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uŋ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uŋ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uoŋ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oŋ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oŋ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əŋ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oŋ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tuŋ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doŋ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doŋ
34
陽上

湘語
長沙
tən
45
陰去
文讀
tən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dan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tʰuŋ
21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tʰuŋ
52
去聲
文讀
tʰuŋ
44
陰平
白讀
粵語
廣州
tʊŋ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tʊŋ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ɔŋ
33
陽去
文讀
taŋ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oŋ
35
陽上
文讀
taŋ
35
陽上
白讀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ouŋ
242
陽去
文讀
tœyŋ
242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ɔŋ
42
陽入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7]  、漢典 [13]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17]
  • 2.    [清]阮元.經籍籑詁[M].北京:中華書局,1982.04:4071
  • 3.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2-16]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10
  • 5.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30-33
  • 6.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161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08-409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311-312
  • 9.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2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799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997
  • 1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798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77
  • 13.    動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17]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73
  • 15.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2-17]
  • 1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209-210
  • 17.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6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