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勒妮·德·瓦盧瓦

鎖定
勒妮·德·瓦盧瓦(Renée de Valois;1510年10月25日-1574年6月12日)費拉拉公爵夫人,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和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妮的幼女。丈夫是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外孫,費拉拉公爵埃爾科萊二世·德斯特。她也是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持者和約翰·加爾文的盟友。 [1] 
中文名
勒妮·德·瓦盧瓦
外文名
Renée de Valois [1] 
出生日期
1510年10月25日 [1] 
逝世日期
1574年6月12日 [1] 
出生地
布洛瓦城堡 [1] 

勒妮·德·瓦盧瓦人物生平

勒妮·德·瓦盧瓦早年經歷

勒妮·德·瓦盧瓦於1510年10月25日在都蘭布洛瓦的布洛瓦城堡出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和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妮的次女。 [1]  安妮一直為使布列塔尼公國獨立於法國而奮戰,她試圖將公國交給勒妮,但路易不同意,於是公國就交給了她的姐姐克洛德·德·瓦盧瓦。她的早期教育是由她的家庭女教師蘇比斯夫人米歇爾·德·索邦進行。索邦是安妮的黨羽並且與安妮的仇敵薩伏依的路易絲相抗衡,因此,在勒妮的雙親去世後,路易絲和她的兒子弗朗索瓦一世就解僱了索邦。但勒妮從未忘記索邦,當她結婚時,她又帶上了索邦。 [2]  作為放棄布列塔尼公國繼承權的回報,弗朗索瓦一世將沙特爾公國授予她。年幼的安妮·博林是勒妮小時候的同伴之一,勒妮一直記着她的善良和慈愛。勒妮還曾被看作是亨利八世國王的新娘。 [3] 
1528年4月,勒妮與阿方索一世·德斯特盧克雷齊婭·波吉亞的長子,費拉拉公爵埃爾科萊二世·德斯特結婚。勒妮從弗朗索瓦一世那裏獲得了充足的嫁妝和年金。因此,在1530年至1540年期間,勒妮按照當時的傳統在費拉拉宮廷內栽培了眾多科學家和藝術家,其中包括伯納多·塔索和富爾維奧·佩萊格里尼。勒妮一共育有三女二子,孩子們的教育都由她精心指導。 [4]  1534年10月31日,勒妮的公公去世,她的丈夫埃爾科萊繼承了爵位。埃爾科萊剛向教宗保羅三世宣誓效忠教,就開始驅逐自己宮廷內的法國人,其中許多人都是由勒妮帶來的。埃爾科萊對這些法國人的數量和影響力都不滿,而且,他還發現他們的工資太高了,因此,他便直接或間接地解僱了他們,其中包括詩人克雷芒·馬羅。並且,當元老院力勸公爵把那些可能是異教徒的法國人關進監獄時,依舊有不少像約翰·加爾文一樣的異教徒來到費拉拉。 [4] 

勒妮·德·瓦盧瓦遭受審判

1536年夏,加爾文在勒妮的宮廷內度過了幾個星期。在勒妮的保護下,加爾文的著作《基督教要義》分別在1536年和1539年發行了兩種拉丁文版本。與此同時,該地對那些堅持新教信仰的教徒和同情新教徒的人民的迫害已經開始。其中包括一位名為傑納特的唱詩班成員、公爵夫人的隨從科尼蘭以及天主教圖爾奈教區的牧師布切福特,布切福特也被囚禁並且受審。宗教裁判所逮捕了一個“身材矮小的人”,但是他卻逃跑了,但他並不是加爾文,而是克雷芒·馬羅。勒妮不僅與眾多外國新教徒交往,對像皮爾·保羅·韋傑里奧、卡米略·雷納託、朱利奧·迪·米拉諾和弗朗切斯科·德·恩西納斯這樣的知識分子提供支持,而且還在大約1500年或之後的兩三個場合中與她的女兒們和同道信徒一起以新教徒的方式吃了聖餐。與此同時,儘管她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她的生活卻愈加不幸。由於公爵的限制,1543年,勒妮的最後兩位法國來客——蘇比斯夫人的女兒和女婿被迫離開宮廷。 [2] 
自1542年起,羅馬便開始實施反宗教改革,這也導致費拉拉於1545年引進了宗教裁判所這一特別法庭。在1550年和1551年,宗教裁判所分別下令判處新教支持者法恩扎的範尼奧和西西里的喬治死刑,並由世俗機構行刑。最後,埃爾科萊公爵當着勒妮的侄子,新任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面指控勒妮。國王將此事交予審判者奧里茲審判,最終,勒妮以異教徒的身份被逮捕,並且宣佈將沒收她的全部財產,除非她公開放棄自己的信仰。她堅定不移地抵抗了一段時間,直到她的兩個女兒從她身邊被帶走,據稱是被永遠帶走了。因此,作為與孩子團聚的條件,她不得不發誓棄絕她的新教信仰。她後來屈服了,並於1554年9月23日懺悔,儘管後來她拒絕參加天主教禮拜,尤其是彌撒,這對她來説是一種褻瀆上帝的行為。1555年2月2日,加爾文在給法雷爾的信中寫道:“貴族之間很難得有這樣堅貞不渝的例子。” [1]  [2] 

勒妮·德·瓦盧瓦重返法國

1559年10月3日,勒妮的丈夫去世了。但直到一年後她渴望回家的願望才被滿足。在法國,勒妮發現她長女的丈夫,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是羅馬天主教派的領導人。事實上,在弗朗索瓦的甥婿弗朗索瓦二世於1560年12月去世後,他便失勢了。因此,勒妮不僅能夠在其位於蒙塔基的住所內做新教禮拜,並且請求加爾文幫她僱傭了一位有能力的牧師,而且還成為了周邊新教徒的贊助人。事實上,當她的女婿再次點燃戰火時,她還把城堡變成了新教徒的避難所。 [1] 
她的行為再次贏得了加爾文的讚賞(1563年5月10日),她是那一時期加爾文信件中經常提及的人物之一。加爾文一再表示認可她為福音派事業所做的干預;他臨終前(1564年4月4日)用法語寫的最後幾篇文章中有一封是寫給勒妮的信。在1567年的第二次宗教戰爭中,勒妮依舊不受干預,但在1568年至1570年期間的第三次宗教戰爭中,她的城堡不再因是其信徒同胞的庇護所而被謹慎對待。另一方面,她成功地在聖巴託洛繆大屠殺中解救了一些人,當時她正好在巴黎。當時,暴徒並沒有對勒妮動手,凱瑟琳·德·美第奇試圖勸她收手,但勒妮卻不屑一顧。1574年6月12日,勒妮在蒙塔基去世。 [1] 

勒妮·德·瓦盧瓦家庭成員

勒妮與埃爾科萊育有二子三女 [1] 
  • 安娜·德斯特(1531年11月16日-1607年5月17日)先與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結婚,有後代。後與內穆爾公爵雅克·德·薩伏依-內穆爾結婚,有後代。
  • 阿方索二世·德斯特(1533年11月24日-1597年10月27日)費拉拉公爵,先後與盧克雷齊婭·德·美第奇、奧地利的芭芭拉女大公和瑪格麗塔·貢扎加結婚,無後代。
  • 盧克雷齊婭·德斯特(1535年12月16日-1598年12月16日)與烏爾比諾公爵弗朗切斯科·馬里亞二世·德拉羅維雷結婚,無後代。
  • 埃莉奧諾拉·德斯特(1537年6月19日-1581年2月19日)未婚無後。
  • 路易吉·德斯特(1538年12月21日-1586年12月30日)費拉拉主教和歐什大主教,未婚無後。 [1] 
參考資料
  • 1.    C.W.Previté-Orton.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Shorter: Volume 2, The Twelfth Century to the Renaiss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 2.    Pauline Maud Matarasso.Queen's Mate: Three Women of Power in France on the Eve of the Renaissance:Ashgate Publishing,2001
  • 3.    R.M.Warnicke.The Rise and Fall of Anne Boleyn: Family politics at the court of Henry VII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 4.    Diana Maury Robin,Anne R.Larsen,Carole Levin.Encyclopedia of Women in the Renaissance: Italy, France, and England:ABC-CLIO,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