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那利翅斑鸚哥

鎖定
加那利翅斑鸚哥(學名:Brotogeris versicolurus)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鈎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色淡綠色,有淡黃色翅斑。晚成雛。主要棲息地在有水源附近的森林,草原,季節性淹沒的森林,也可見於郊區,公園和花園 。主要的食物為種子、漿果、水果、堅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通常成對活動,有時可聚50只以上的小羣。分佈於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圭亞那,秘魯,蘇里南。
中文學名
加那利翅斑鸚哥
拉丁學名
Brotogeris versicolurus
別    名
淡黃翅鸚哥,白翅鸚鵡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翅斑鸚哥屬
命名者及年代
Müller, 1776
外文名
Canary-winged Parakeet

加那利翅斑鸚哥外形特徵

加那利翅斑鸚哥
加那利翅斑鸚哥(40張)
加那利翅斑鸚哥體長23釐米,體重70克,平均壽命15年,是一種小型長尾綠鸚鵡。長期以來該鸚鵡(Brotogeris versicolurus)與黃翅斑鸚哥(Brotogeris chiriri)嚴重混淆,區別在於黃翅斑鸚哥的翅膀上的斑紋黃色,而加那利鸚哥翅膀上的斑紋是淡黃色或近乎白色,故1998年重新界定,以加那利翅斑鸚哥命名,取代之前的名稱淡黃翅鸚哥。
加那利鸚哥雌鳥可能比雄鳥要小,翅膀上具淺黃白色或白色的斑紋,虹膜深褐色,裸眼環淺灰色,眼先裸露。初級覆羽白色和初級飛羽藍綠色,周圍有一些灰藍色羽毛,次級覆羽黃色,鳥喙黃棕色。幼鳥與成鳥羽色相似,但是羽色暗淡,尾羽較短。 [1-2] 

加那利翅斑鸚哥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地在有河流附近的森林,草原,季節性淹沒的森林,也可見於郊區,公園和花園 。 [2] 

加那利翅斑鸚哥生活習性

野生的加那利翅斑鸚哥的食物主要是穀物和水果。人工飼養還應當多喂一些花蜜和綠色植物。這種鳥一旦適應環境後都很健康,可把它們養在牢固的室外鳥舍中,對木質結構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因此,應當準備足夠的棲木,以轉移對木質結構的注意力。它們很快會適應籠養環境,並築巢繁殖。 [2] 

加那利翅斑鸚哥分佈範圍

加那利翅斑鸚哥分佈圖 加那利翅斑鸚哥分佈圖 [3]
分佈範圍遍及南美大部分地區,可以沿亞馬遜河發現很普遍,南至巴西東部,中部和南部,玻利維亞的北部和東部,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和秘魯東部。 [1]  [4] 

加那利翅斑鸚哥繁殖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孵化期26天,50天后幼鳥羽毛長齊。 [2] 

加那利翅斑鸚哥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12年名錄 ver 3.1——低危(LC)。 [4] 
注:加那利翅斑鸚哥圖冊網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