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益鎮

鎖定
加益鎮,隸屬於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位於羅定市西部,地處雲開大山脈,四面羣山環繞,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交界。全鎮總面積81.6平方公里,轄9個村和1個社區。 [2]  2019年末户籍人口總數29119人 [6]  。常住人口1.64萬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5] 
明萬曆五年(1577年)至清末屬西寧縣鎮南都。民國三年(1914年)西寧縣改名鬱南縣,為鬱南第十二區。1950年改為鬱南縣第七區。1957年1月劃歸羅定縣管轄。1986年建鎮。
加益是古瑤族居住地,在河邊沙地上建村舍,名砂礫。清中葉形成圩集,名沙瀝圩,後改加益。加益圩是加益鎮經濟、文化中心,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距羅城街道53公里。2017年底圩鎮總面積2.2平方公里。全鎮有少數民族主要有壯族、苗族、瑤族、彝族等。1995年,加益鎮被定為廣東省革命老區鎮。
2017年,全鎮實現工農生產總值32443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45萬元。 [2] 
中文名
加益鎮
外文名
Jiayi Town
別    名
砂礫
沙瀝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雲浮市
地理位置
羅定市西部,地處雲開大山
面    積
81.6 km²
下轄地區
9個村和1個社區
政府駐地
加益圩107號
電話區號
0766
郵政編碼
52723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2.91 萬(2019年户籍總人口) [5-6] 
著名景點
大芒山自然景觀
車牌代碼
粵W
方    言
粵語-羅廣片-羅定話

加益鎮歷史沿革

加益鎮在唐朝至五代為鎮南縣地。
北宋開寶六年(973年)併入瀧水縣。
明萬曆五年(1577年)至清末屬西寧縣鎮南都。
民國三年(1914年)西寧縣改名鬱南縣,加益為鬱南第十二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撤區改設鎮南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4月改為鬱南縣第七區。
1957年1月劃歸羅定縣管轄,名為加益區。
1958年9月建立加益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銷公社設立加益區。
1986年11月撤區建立加益鎮。 [1] 

加益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加益鎮轄旺水、木寨、排阜、石頭、清水、雙益、合江、靈凡、鰲頭9個村和加益社區。 [4]  鎮政府駐加益圩107號。

加益鎮地理概況

加益鎮位置境域

加益鎮位於羅定市西部,中心區位於東經111°09′,北緯22°41′。坐落在廣東、廣西兩省(自治區),羅定、信宜、岑溪三市交界處,地處雲開大山脈,四面羣山環繞,東靠泗綸鎮,南連龍灣鎮,西南與信宜市貴子鎮相接,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的水汶鎮梨木鎮為鄰,距羅定市區53公里。全鎮總面積81.6平方公里。 [2] 

加益鎮氣候

加益鎮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温20℃,全年無霜期345天,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 [2] 

加益鎮地形

大芒山 大芒山
加益鎮地處雲開大山山脈,四面羣山環繞、最高脈大芒山,海拔1044米。 [3] 

加益鎮水文

加益河經鎮內旺水、排阜、合江等村而注入廣西境內。

加益鎮自然資源

2008年,全鎮有耕地面積9546畝,其中水田7416畝,旱地2130畝。

加益鎮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加益鎮總人口29182人,其中農業人口22354人,非農業人口6828人。加益鎮有少數民族1742人,共446户,主要是壯族、苗族、瑤族、彝族等。 [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加益鎮常住人口為16392人 [5] 

加益鎮經濟

加益鎮綜述

2017年,全鎮實現工農生產總值32443萬元,其中:完成工業總產值11199萬元,同比增長28.3%;完成農業總產值21244萬元,同比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45萬元;完成税收入庫130萬元,兩税順利完成;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3980萬元。 [2] 

加益鎮第一產業

2017年,加益鎮全年種植水稻面積11222畝,其中“兩優”(雜優、優質谷)面積佔82%。2017年稻穀畝產850公斤,總產量4769.35噸。“三高”農業以肉桂、龍眼、玉米為支柱產業。肉桂種植面積1.5萬畝,桂皮、桂油遠銷港澳和東南亞。
養殖業:至2017年底,加益鎮共有魚塘500畝,5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20個,養雞場2個。形成以魚類、生豬、山地雞、番鴨為主的山區養殖產業。
2017年,加益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1244萬元,比增4.4%;大力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引導農户以“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户”的經營模式發展肉桂、油茶、佛手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和黑山羊養殖等,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至2017年,加益鎮共創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17個。 [2] 

加益鎮第二產業

2008年年末,全鎮共有個體、私營企業117個。鎮村工業以電子、加工、建築、紡織等為主。2005年,利用勞動力優勢,引入某電子公司在加益設分廠。加益分廠佔地面積300平方米,總投資300萬元,主要生產電子產品,年產值500多萬元,可容納當地300多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
2017年末,加益鎮共有個體、私營企業332家。2017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199萬元,同比增長3.4%;初步形成了以電子、加工、建築、紡織等為主的地方工業。 [2] 

加益鎮第三產業

商貿:2017年底,加益鎮有個體、私營企業332個。有集貿市場1個,總面積2760平方米。全年貿易成交額9020萬元,市場商品銷售總額2.95億元。物價總體平穩,農村電價降到了0.70元/千瓦時。加益鎮零售商品價格總指數控制在-2.8%,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控制在-2.8%。鎮內擁有市場1個,5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4間。
財政:2017年,加益鎮實現工農生產總值32443萬元,其中:完成工業總產值11199萬元,比增3.4%;完成農業總產值21244萬元,比增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64萬元;完成税收入庫130萬元,兩税順利完成;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80萬元。 [2] 

加益鎮交通運輸

加益鎮境內有省道S352線從填境東面貫穿,縣道X482合加線連接圩鎮。鎮通村公路基本實現硬底化。
2003年,完成加益至旺水5.2公里公路硬底化建設。2004年完成縣道合加線公路改造5公里。2005年,完成合江村至岑溪梨木鎮平田村1.2公里公路建設,開通了木寨村至岑溪梨木鎮裏漢村沙土路。2006年,完成清水至信宜貴子5公里公路硬底化建設;2007年,完成加益鰲頭至濱塘坑、雙益至廣西水衝共3.5公里公路硬底化建設。2008年,完成合江至田坑、合江黃沙口至黃沙尾、靈凡至大旺塘和旺水至長坑等4條農村公路共9.35公里硬底化建設。
加益鎮衞星地圖 加益鎮衞星地圖

加益鎮社會事業

加益鎮教育

2008年年底,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2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68人;完全小學10所,初小2所,在校學生共1996人,教職工99人。中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7%,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小學升初中和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分別達100%和99.99%。
加益中學 加益中學
截至2017年底,全鎮共有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所,小學教學點8個,幼兒園3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2017年小學適齡兒童(含“三殘”兒童)入學率100%,升學率100%,小學升初中和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和99.99%。 [2] 

加益鎮科技

2017年,加益肉桂種植技術進行規程培訓,積極在加益鎮開展培訓,推廣技術,帶動當地種植户經濟效益增收。2017年,開展培訓共3次。為了提高貧困户的養殖技能和養殖積極性,加益鎮組織開展多次精準扶貧農業技能培訓班,邀請加益鎮獸醫站站長黃亞勇對動物的養殖、防疫、醫治等方面知識進行授課。為發展壯大合江村肉桂產業,促進當地農民增收,省公安廳在動員大會上專門邀請了羅定市肉桂種植、加工經驗老到的專家前來為當地村民授課、示範肉桂種植技術,於2017年2月8日在加益鎮合江村召開玉桂種植扶貧項目動員大會,併發放桂苗,得到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為使肉桂生產得到持續發展,省公安廳扶持合江村委與替濱鎮其成合作社達成在當地開辦桂皮加工廠的協議,益恆桂皮加工廠於2017年11月已經投入使用,保障發展肉桂產、加、銷服務,促進當地村民長效增收,致力打贏脱貧攻堅戰。 [2] 

加益鎮文化

文化站建設:綜合文化站地處加益鎮政府院旁,建築面積達580平方米。2017年,有在編工作人員2人,站長1人,幹部1人。文化站內有桌椅20餘套,電腦10台,投影、音響設備2套,圖書3500餘冊,棋牌桌2套。站內配套建設有電子閲覽室、藏書室、綜合娛樂室等。5月15日,加益鎮在鎮二樓會議室召開關於“如何更好地建設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會議,並確定了包括石頭村、合江村在內的6個村作為開展該項工作的第一批行政村。
農家書屋:2017年,加益鎮9個農家書屋全部向公共免費開放,堅持每週開放30小時,免費辦理借閲服務,免費接待讀者2100人次,圖書外借1萬冊次,免費送書到農户,舉辦各類講座10個、培訓4次,開展閲讀推廣活動4次,有2000人次參加。
文藝會演:2017年初,加益鎮文化站為貫徹落實鎮委鎮政府提出的“用積極向上的文化體驗活躍城鎮氛圍”精神文明建設方針,先後舉辦了迎春男子籃球賽、迎春書畫展以及一系列文藝會演。文化站積極參與雲浮市“關於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工程”,於2017年1月24日舉辦了2017年雲浮市羅定市加益鎮居委春節聯歡晚會,因此加益鎮成為首批參與該項活動的羅定市7個鄉鎮的其中一員;5月12日,文化站協助加益中學舉辦了紀念“五四”運動98週年暨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主題晚會:6月1日,協助加益鎮中心小學組織開展了精彩的文藝會演,讓師生們一起歡度六一國際兒童節;12月13日,加益鎮選派三組村民參加在泗綸鎮舉辦羅定市第十四屆農村業餘文藝會演(西部片),表演的節目有樂隊彈唱《廣東十年愛情故事》《光輝歲月》、舞蹈《張燈結綵》3個節目。 [2] 

加益鎮體育

2017年,為加快完善體育配套服務設施,並結合新農村建設契機,在合江村中的東風村、紅星村新建一個面積達200平方米的水泥地操場,並增設一批運動健身器材,以供當地羣眾遊玩、娛樂、健身。各行政村都會自行組織體育比賽,尤其石頭村最為積極。每逢節假日,一批批年輕人,小孩,甚至老人家都會在石頭村的文體廣場打籃球,打羽毛球等,甚是熱鬧。春節期間,在加益中學舉辦羣眾性體育比賽,2017年共有18支球隊參加春節男子籃球賽,第一名獎金高達1800元。2017年,加益鎮積極參加市舉辦的“市長盃”足球賽。 [2] 

加益鎮衞生

2017年,加益鎮有鎮級衞生院1間,鄉村衞生站9間,衞生技術人員56人,負責全鎮醫療、預防、保健等工作。2017年兒童防疫入冊率100%,孕產婦管理率95%,0—6週歲兒童系統管理率94%,六苗接種率95%。
2017年,加益鎮共有9個村級衞生站,村衞生站經強化建設後共設診室、注射室、配藥室9個室,全鎮共有鄉醫24人,切實解決了農民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農村衞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建設農村衞生站民營規範化,截至2017年底,木寨村、排阜村、旺水村、靈凡村、雙益村衞生站已完成改造,其他4個村也在規劃中。 [2] 

加益鎮基礎設施

水電:2008年10月,實現全鎮自然村村村通電,農村到户電價每千瓦時0.75元。
2017年,農村到户電價每千瓦時0.70元,電子廠每千瓦時0.7756元。2017年在靈凡村、旺水村、合江村共增加4台新變壓器,降低原變壓器的負載率,提高供電質量與穩定。2017年9月開始,廣東南方電網雲浮羅定供電局對羅定所有用電用户執行新的新的行業電價農村到户電價每千瓦時0.68元。2017年末,供電所有幹部職工10人。 [2] 
2017年,加益鎮投入103萬對各村的灌溉主水渠、排洪渠道、陂頭等進行清理及修復建設;截至2017年底,加益鎮建有小水電站5個,水電總裝機容量785千瓦,平均年發電量70萬千瓦時,全部併入市電網。其中,合江電站擬投入15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後裝機容量達275千瓦,截至2017年底,技術改造工程已完成。全鎮146個自然村,實現村村通電:2017年,全鎮有日供水量500噸左右的自來水廠1間,新增自來水用户80户,新增鋪設供水管600米。 [2] 
電信:2017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約3000門,電話機擁有量1800台,電話普及率達到7台/百人;新增光纖、寬帶、網絡電視服務系統,到2017年底使用網絡統計有約700户,使用網絡電視約500多户。2017年末,電信支局有幹部職工3人。 [2] 
郵政:截至2017年底,共有3台ATM櫃員機自動存取款業務,郵政服務覆蓋鎮內街道和所有行政村,提供涵蓋物流配送、郵遞專送等服務。其中,2017年儲蓄總額為1.3億元,郵件業務數約1.2萬件,報刊數約4萬份。2017年末,郵政支局有幹部職工7人。 [2] 

加益鎮民政社保

截至2017年底,加益鎮共有敬老院1幢,可供養五保老人28人。2017年,加益敬老院有工作人員2人,供養老人5人。2017年,加益鎮共有低保户316户,743人,共發放低保金218.442萬元;五保供養人數149人,共發放五保金114.432萬元,其中集中供養5人,發放金額4.44萬元;農村散居供養144人,發放金額109.992萬元。
2017年,加益鎮繼續在全鎮範圍內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共參保11792人,到2017年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為98.1%。
2017年,加益鎮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開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截至2017年底共有23103人蔘加了2018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100%以上,全面完成了社保費的徵繳任務。 [2] 

加益鎮風景名勝

廣東榕樹王
廣東榕樹王位於加益鎮石頭村河壩寨,入錄《廣東省樹木奇觀》。經專家考證,該榕樹為“廣東古榕王”,樹齡逾320年,高27.7米,樹主幹周長16.2米,需十多人才能合抱。 [2] 
廣東榕樹王 廣東榕樹王
天祿書院
天祿書院 天祿書院
天祿書院坐落在加益真鎮石頭村,建於清代,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書院保存完整,院內存有乾隆六十年羅定州府所授“同正鄉里”匾額一塊。 [2] 
大芒山自然景觀
大芒山是明末清初時期少數民族聚居之所,山頂上有風光秀麗的高原風景,有瑤胞等少數民族的活動遺址。山上林木和水資源極其豐富,有知青農場時期(1964年)種下的700畝茶樹。是雲浮市5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雲浮市批建的34個森林公園之一。 [2] 
古民居
全鎮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民居30餘幢,建築面積約6800平方米,大多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分佈在旺水、排阜、雙益、合江、靈凡等地。古民居門窗、木壁、庭面、檐口均雕有花卉、動物、山水、人物等。體現了粵西古人居環境營造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2] 
加益古民居 加益古民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