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味黃芪粥

鎖定
加味黃芪粥來源於《嶽美中醫案集》中的食療藥方, 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腎炎
中文名
加味黃芪粥
外文名
AstragalusCongee
來    源
《嶽美中醫案集》
原    料
生黃芪生薏苡仁、糯米
用    法
每日2次,温熱食

加味黃芪粥基本信息

【來源】 《嶽美中醫案集
【原料】 生黃芪生薏苡仁、糯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末9克。  【製作】 先將黃芪放入砂鍋內,煎煮取汁去渣,再加入生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鐘,最後加入雞內金末和糯米,煮至米開粥稠為止。
【用法】 每日2次,温熱食。
【療效】 健脾,益氣。適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腎炎
【注意事項】 急性肝炎忌用。

加味黃芪粥簡介

黃芪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古代寫作黃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它來源於豆科植物黃芪內蒙黃芪的乾燥根。黃芪性味甘、微温,歸脾、肺經,為補氣要藥。
黃芪味甘甜,略帶豆腥氣,但並不令人難受,故常用來製藥粥。黃芪也是一種補氣藥,它擅長補肺氣,助脾氣,有較好的滋補強壯作用。它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氨基酸、膽鹼、甜菜鹼、葉酸等多種有效成分,有增強心臟收縮力,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及利尿等作用。經常用於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的老人。還可用於老人的肺原性和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肝炎等病的調治。它的利尿消腫(可消蛋白尿)作用甚佳,故對老年性浮腫或腎陽虛的慢性腎炎患者,常服有效。黃芪的性質比人蔘要緩和得多,因而副作用不大。老人長服久服黃芪粥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

加味黃芪粥慢性腎炎食療方

慢性腎炎是一種原發性腎小球腎病,其發病機制目前認為與體內免疫反應異常有關。患者以男性為多,發病年齡大多在青壯年期。本病絕大多數系由急性腎炎轉變而來,也有少數患者一發現即為慢性經過。其臨牀主要表現有浮腫、蛋白尿、高血壓以及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如果防治不善,則可使腎臟組織遭到破壞,最後導致尿毒症。
慢性腎炎屬中醫“水腫”、“腰痛”、“血尿”、“虛勞”等病證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脾腎虧損加之感受外邪,以致機體氣化失司,水濕停聚,泛溢肌膚,日久或濕鬱化熱,或濕瘀互結。根據臨牀常見症狀一般可分為脾虛水泛、脾腎陽虛氣陰兩虛、肝腎陰虧、肺腎兩虛等證型。
脾虛水泛
臨牀表現 面色眺白,疲倦乏力,浮腫較輕,但持續較久,並可見納呆,噁心,便溏,舌質淡,苔薄膩,脈濡細。
加味黃芪粥
配方: 生黃芪、薏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末9克,金橘餅2個,糯米30克。
製法: 黃芪加水適量,煮20分鐘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鐘,最後加入雞內金末和糯米,煮粥。 功效: 補氣健脾,利水消腫。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服食,每次服後食金橘餅1個。連服2~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