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力學與實踐

鎖定
《力學與實踐》創刊於1979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1] 
截至2022年4月,第十一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有編委34人, [2]  《力學與實踐》第一屆青年編委會有青年編委56人。 [3] 
據2023年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力學與實踐》共出版文獻量為7559篇、總被下載次數為1529515次、總被引次數為46306次;(2022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17、(2022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1。 [4]  據2023年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力學與實踐》共出版文獻量為3862篇、被引量為28095次、下載量為117648次、基金論文量為1569篇;2020年影響因子為0.65。 [5] 
中文名
力學與實踐
外文名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力學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
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編輯單位
《力學與實踐》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9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11-2064/O3
國際刊號
1000-0879
郵發代號
2-178
現任主編
林建忠
編輯部地址
北京海淀區北四環西路15號
屬    性
北大核心、JST、WJCI

力學與實踐辦刊歷史

1979年,《力學與實踐》創刊,以季刊形式發行。
1983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發行。 [4] 
2008年,該刊改用銅版紙印刷,並啓用新的封面設計,每期都有一個體現主題的封面圖片。 [1] 
2009年1月13日,第八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第2次主編擴大會議暨慶祝《力學與實踐》創刊30週年座談會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召開。 [6] 
2010年1月26日,第八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第三次主編擴大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召開。 [7] 
2011年8月22日,第9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第一次全體編委會議在哈爾濱召開。 [8] 
2014年12月,該刊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9] 
2016年1月25日,第十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第1次主編擴大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召開。 [10] 
2017年3月10日,《力學與實踐》第十屆編委會2017年第1次編委小組工作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召開。 [11] 

力學與實踐辦刊條件

力學與實踐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力學與實踐》主要欄目有專題綜述、應用研究、教育研究、力學縱橫等。 [1] 
《力學與實踐》欄目名稱及內容簡介
欄目名稱
內容簡介
專題綜述
主要報道力學及其交叉學科或重大技術專題的研究現狀和展望。
應用研究
刊登力學理論和方法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或從工程實踐中提煉出的新課題。
教育研究
刊登力學教學改革、力學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研究、教學經驗的介紹。
力學縱橫
介紹有突出成就的力學工作者、力學史、力學趣話、新書評介、學術活動、學術機構、消息動態等,側重力學科普內容。 [1] 
  • 報道內容
《力學與實踐》刊登力學及其交叉學科的進展;報道力學應用的成果和力學教育的進展;介紹古今中外力學家及其成就、力學史、學術活動、力學趣話、新書評介等。 [1] 
  • 讀者對象
《力學與實踐》以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院校師生為對象。 [1] 

力學與實踐人員編制

  • 編委會
截至2022年4月,第十一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有編委34人。 [2] 
第十一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名單
職務
名單/單位
編委
包福兵(中國計量大學)、陳建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江瑛(寧波大學)、陳立羣(上海大學)、方棋洪(湖南大學)、馮維明(山東大學)、宮兆新(上海交通大學)、黃國友(武漢大學)、霍永忠(復旦大學)、庫曉珂(浙江大學)、李國清(華中科技大學)、李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曉娜(太原理工大學)、劉曰武(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羅亞中(國防科技大學)、潘亦蘇(西南交通大學)、彭傑(清華大學)、秦太驗(中國農業大學)、屈峯(西北工業大學)、榮起國(北京大學)、尚福林(西安交通大學)、水小平(北京理工大學)、司廷(中國科技大學)、王省哲(蘭州大學)、王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徐嵐(蘇州大學)、於開平(哈爾濱工業大學)、袁勇(同濟大學)、章定國(南京理工大學)、張啓華(江蘇大學)、張宇寧(華北電力大學)、趙建福(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周克民(華僑大學)、周錕(武漢科技大學) [2] 
  • 青年編委
截至2022年4月,《力學與實踐》第一屆青年編委會有青年編委56人。 [3] 
《力學與實踐》第一屆青年編委會
職務
名單/單位
青年編委
陳錦劍(上海交通大學)、陳猛(中科院力學所)、陳培見(中國礦業大學)、陳濤(武漢大學)、
陳雪冬(中國農業大學)、關威(哈爾濱工業大學)、郝峯(山東大學)、郝鵬(大連理工大學)、侯磊(哈爾濱工業大學)、胡開鑫(寧波大學)、黎亮(南京理工大學)、李龍龍(中科院力學所)、李鋭(大連理工大學)、林敏(西安交通大學)、劉大彪(華中科技大學)、劉筠喬(上海交通大學)、劉少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巖(清華大學)、路玲玲(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羅亞軍(西安交通大學)、呂東媛(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滿怡(北京大學)、裴翠祥(西安交通大學)、彭青(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漆文剛(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任毅如(湖南大學)、沈紅新(宇航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述鵬(山東大學)、田海平(太原理工大學)、凃程旭(中國計量大學)、萬義釗(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王宏偉(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王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王健菲(北京工業大學)、王萍(蘇州大學)、魏莎(上海大學)、武曉剛(太原理工大學)、謝俊(東南大學)、徐凡(復旦大學)、薛東傑(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陽生有(山東大學)、楊紹瓊(天津大學)、銀波(中科院力學所)、袁方洋(江南大學)、袁江宏(西南交通大學)、臧健(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張陳安(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張姣龍(同濟大學)、張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堯立(廈門大學)、張一鳴(河北工業大學)、張永海(西安交通大學)、趙偉國(蘭州理工大學)、周茂瑛(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朱家明(山東大學)、左威(武漢科技大學) [3] 

力學與實踐辦刊成果

力學與實踐出版發行

據2023年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力學與實踐》共出版文獻量為7559篇。 [4] 
據2023年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力學與實踐》共出版文獻量為3862篇、基金論文量為1569篇。 [5] 

力學與實踐收錄情況

《力學與實踐》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報告(2021)來源期刊,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22)、Scopus等收錄。 [1]  [4] 

力學與實踐影響因子

據2023年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力學與實踐》總被下載次數為1529515次、總被引次數為46306次;(2022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17、(2022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1。 [4] 
據2023年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力學與實踐》被引量為28095次、下載量為117648次;據2020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6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292種)中排第3554名。 [5] 

力學與實踐榮譽表彰

1996年,該刊獲國家科技期刊二等獎、科學院期刊一等獎。 [5] 

力學與實踐文化傳統

力學與實踐刊名題字

《力學與實踐》刊名是由書法家範曾題寫。 [1] 
期刊名稱 期刊名稱

力學與實踐投稿須知

1、該刊主要欄目
1、專題綜述:報道力學及其交叉領域學科前沿的研究現狀和未來展望,介紹力學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現代生活中的應用,及時反映與力學相關的歷史和現實事件。
2、應用研究:刊登力學理論和方法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從工程實踐中提煉出來的力學課題和新的實驗、測試技術的文章,應突出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 文字扼要,公式簡煉,結論明確。每篇不超過5000字(含圖表)。
3、教育研究:刊登與力學教學有關的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經驗介紹的文章,每篇不超過3000字(含圖表)。
4、力學縱橫:介紹與力學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消息動態,設有力學家、力學史話、身邊力學的趣話、小問題、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書刊評介等子欄目。
2、重點提醒事宜
1、為避免出現“教育研究”欄目投稿與該刊已發表教學文章主要觀點、研究方法重複的情況,作者投稿“教育研究”欄目前,請務必先了解該刊以往發表的相關主題文章,以避免重複投稿。否則,對於此類稿件,該刊將直接予以初審退稿。
2、為更加形象地體現文章內容,該刊鼓勵將利於文章內容展現和理解的實驗、數值仿真等視頻添加到文章內容中合適位置。如有視頻,投稿時,請將視頻與word版文章打包投稿。 [12] 

力學與實踐現任領導

第十一屆《力學與實踐》編委會領導名單
職務
名單/單位
主編
林建忠(浙江大學)
副主編
周宏偉(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李剛(大連理工大學)、姜楠(天津大學)、邱信明(清華大學)、高福平(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胡漫(中國力學學會秘書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