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熙古

鎖定
劉熙古(公元903 - 公元976年),字義淳,宋州寧陵(今屬河南寧陵縣)人。唐朝名臣劉仁軌十一世孫。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在後晉、後周、後唐均有任官。宋太祖統管宋州時,劉熙古任節度判官,於户部尚書任上致仕。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去世,終年七十四歲。追贈右僕射。
本    名
劉熙古
義淳
所處時代
宋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宋州寧陵
出生日期
903年
逝世日期
976年
職    業
官員
職    位
户部尚書
追    贈
右僕射

劉熙古人物生平

劉熙古早年經歷

劉熙古十五歲時,精通《易》、《詩》、《》;十九歲時精通《春秋》、諸子、歷史。避祖父的名諱,不考進士。後唐長興年間,以《三傳》受到推薦。當時翰林學士和凝掌管貢舉,劉熙古獻上《春秋極論》二篇,《演例》三篇,和凝大加讚賞,召他參加進士考試,被錄取,於是把他留在門下。 [1] 

劉熙古三易門户

後唐清泰年間,猛將孫鐸因戰功授任金州防禦使,上表推薦劉熙古為從事。後晉天福初年,王鐸移任到汝州,又徵召他為隨從。劉熙古擅長騎射,一天,有些號鳥棲集在營門前槐樹上,樹高百尺,王鐸厭惡號鳥,用瓦石投擊樹木卻沒能趕走,劉熙古引弓一發,箭射穿號鳥背把它釘在樹上。王鐸高興,命令不要去此箭,以表揚他的才能。兩年後,王鐸去世,朝廷調他補任下邑令。不久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兼任永興、渭橋、華州諸倉制置發運。在後漢做官,任盧氏令。後周廣順年間,改任亳州防禦推官,歷任澶州支使。秦州、鳳州被平定後,被任命為秦州觀察判官。 [2] 

劉熙古平步青雲

宋太祖統管宋州時,劉熙古任節度判官。宋太祖即皇帝位後,任命他為左諫議大夫,知青州。皇帝征伐惟揚時,他趕赴皇帝行營。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劉熙古受詔制置晉州榷礬,增加税收八十多萬緡錢。 [3] 
乾德初年(公元963年),升任刑部侍郎、知鳳翔府。不久,改任知秦州。州境邊界多寇患,劉熙古到任後,宣諭朝廷恩德和信用,取少數民族酋長的子弟為人質,邊境得以安寧。轉任兵部侍郎,改任知成都府。建隆六年(公元965年),就地授任端明殿學士。遭母喪。 [4] 
開寶五年(公元972年),詔令他以本官參知政事,宋太祖選擇名馬、銀鞍賜給他。一年後,因腳病請求解職,授任户部尚書退休。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去世,終年七十四歲。追贈右僕射。 [5] 

劉熙古歷史評價

元·脱脱等《宋史》:性淳謹,雖顯貴不改寒素。歷官十八,登朝三十餘年,未嘗有過。論曰:熙古居大任,自處如寒素。 [6] 

劉熙古家族成員

劉熙古是唐朝左僕射劉仁軌十一代孫子。他的祖父劉實進,曾經任汝陰縣令。 [7]  劉熙古有子劉蒙正劉蒙叟 [8] 

劉熙古後世紀念

在四川的九里堤遺址,九里堤起端脊上有一小廟,曾傳為諸葛廟,其實是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成都知府劉熙古為防止江水騰漲為災,重修縻棗堰後,百姓為褒獎其功績,在堤上建造劉熙古祠(俗稱劉公祠堂或劉侍郎廟)。 [9] 
參考資料
  • 1.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熙古年十五,通《易》、《詩》、《書》;十九,通《春秋》、子、史。避祖諱,不舉進士。後唐長興中,以《三傳》舉。時翰林學士和凝掌貢舉,熙古獻《春秋極論》二篇、《演論》三篇,凝甚加賞,召與進士試,擢第,遂館於門下。
  • 2.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清泰中,驍將孫鐸以戰功授金州防禦使,表熙古為從事。晉天福初,鐸移汝州,又闢以隨。熙古善騎射,一日,有抃集戟門槐樹,高百尺,鐸惡之,投以瓦石不去,熙古引弓一發,貫抃於樹。鐸喜,令勿拔矢,以旌其能。後二歲,鐸卒,調補下邑令。俄為三司户部出使巡官,領永興、渭橋、華州諸倉制置發運。仕漢,為盧氏令。周廣順中,改亳州防禦推官,歷澶州支使。秦、鳳平,以為秦州觀察判官。
  • 3.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太祖領宋州,為節度判官。即位,召為左諫議大夫,知青州。車駕徵惟揚,追赴行在。建隆二年,受詔制置晉州榷礬,增課八十餘萬緡。
  • 4.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乾德初,遷刑部侍郎、知鳳翔府。未幾,移秦州。州境所接多寇患,熙古至,諭以朝廷恩信,取蕃部酋豪子弟為質,邊鄙以寧。轉兵部侍郎,徙知成都府。六年,就拜端明殿學士。丁母憂。
  • 5.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開寶五年,詔以本官參知政事,選名馬、銀鞍以賜。歲餘,以足疾求解,拜户部尚書致仕。九年,卒,年七十四。贈右僕射。
  • 6.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8-29]
  • 7.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唐左僕射仁軌十一世孫。祖實進,嘗為汝陰令。
  • 8.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子蒙正、蒙叟。
  • 9.    九里長堤誰修建  .網易新聞.2009-03-22[引用日期201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