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仁軌

鎖定
劉仁軌(601年-685年3月2日 [1]  ),字正則,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張市鎮)人。唐朝宰相、名將,漢章帝劉炟之後。
劉仁軌出身尉氏劉氏 [2]  。他自少孤貧,卻恭謹好學,成年後博涉文史。在唐太宗時以直言敢諫聞名,累官至給事中。唐高宗即位後,歷任青州刺史、帶方州刺史、同中書門下三品等職。鎮守百濟期間,因救援新羅,並在白江口之戰大敗倭國、百濟聯軍而名震天下。一度以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受命防禦吐蕃武則天攝政時,擔任西京留守,封樂城郡公。
垂拱元年(685年),劉仁軌逝世,年八十四。冊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贈太尉。唐玄宗時,追諡“文獻”,並配享高宗廟廷。撰有《行年記》《永徽留本司格後本》等,今已佚。
別    名
劉樂城
解事僕射
正則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汴州尉氏
出生日期
601年
逝世日期
685年3月2日
主要成就
白江口之戰大敗日本、百濟聯軍
主要作品
《行年記》《永徽留本司格後本》
本    名
劉仁軌
官    職
文昌左相同三品
爵    位
樂城郡公
追    贈
開府儀同三司、太尉等
諡    號
文獻

劉仁軌人物生平

劉仁軌早年經歷

劉仁軌自少家境貧寒,但愛好學習,適逢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他無法專心地讀書。每當勞動之餘,劉仁軌就伸出手指在空中或地上寫寫劃劃,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到後來,開始以學識淵博而聞名。 [3] 
唐高祖武德(618年-626年)初年,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議論國事,劉仁軌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幾句話。任瑰對他的才學感到驚異,於是赤牒(臨時授官的一種文書)任命他為息州參軍 [4] 
不久後,劉仁軌被調為陳倉縣尉。當時,折衝都尉魯寧驕縱違法,歷任陳倉縣官都無法制止他。劉仁軌就職後,特地告誡魯寧不得重犯,但魯寧仍兇暴蠻橫如故,劉仁軌於是用刑杖將他打死。州里的官員將此事稟告朝廷,唐太宗憤怒地説:“一個縣尉竟打死了我的折衝都尉,這能行嗎?”把劉仁軌召進朝廷責問。劉仁軌回答:“魯寧侮辱我,我因此殺了他。”太宗認為劉仁軌剛毅正直,不僅不加懲處,反而提拔他為咸陽縣丞 [5] 
貞觀十四年(640年)秋,太宗準備到同州(今陝西渭南)圍獵。當時秋收還沒有結束,劉仁軌上表勸阻。太宗於是下詔慰勞説:“你的職位雖低,但竭盡忠誠以奉事國家,所論之事,朕都十分讚賞。”不久,劉仁軌被授為新安縣令,累官至給事中 [6] 

劉仁軌屢遭陷害

劉仁軌雖為官清廉剛正,但是為得寵的中書侍郎李義府厭惡。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劉仁軌因處理“畢正義案”得罪李義府,被貶為青州(今山東青州)刺史。 [7]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發兵征討百濟,劉仁軌奉命督海運。李義府在明知時機不當的情況下,強行督促他出海。結果,船隊在途中遇風沉沒,死傷嚴重。朝廷派監察御史袁異式審訊。結案後,李義府對高宗説:“不斬劉仁軌,無法向百姓謝罪。”舍人源直心説:“海風暴起,這不是憑藉人力所能預料的。”高宗於是僅將劉仁軌免職,以白衣(平民)的身份隨軍。 [8]  李義府又示意郎將劉仁願將他殺死,因劉仁願不忍而作罷。 [9] 
同年,左武衞大將軍蘇定方平定百濟。戰後,劉仁願被任為都護,與新羅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鎮守百濟都城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唐朝在百濟設立熊津都督府,任命左衞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但王文度在渡海時病亡,高宗於是授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統軍。 [10] 

劉仁軌料事如神

顯慶六年(661年),百濟舊將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立故王子扶余豐為王,興起百濟復國運動,起兵反抗唐軍,圍攻劉仁願於府城。劉仁軌與新羅軍一起援救劉仁願,並擊退圍攻百濟軍,斬殺百濟軍萬餘人 [81]  。與城中的劉仁願會合。當時,蘇定方圍攻高句麗都城平壤已久,因戰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劉仁軌自請留守百濟。 [11-12] 
高宗令劉仁軌率部前往新羅,與金法敏商議唐軍去留的問題。眾將士都想回國,劉仁軌回奏稱:“按照《春秋》的義理,大夫出征國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寧、國家有利的事,就可以行使專斷之權。如今皇上準備消滅高麗,首先消滅了百濟,留下部隊鎮守,控制了它的要害。雖然叛賊強橫,但我們防備很嚴密,應當磨好刀槍,餵飽戰馬,趁它沒有準備,打它個措手不及,百戰百勝萬無一失,這樣就可以安士卒之心。然後分兵佔據險要地帶,打開局面,飛傳表文,奏聞聖上,請求朝廷增派軍隊,朝廷知道戰績,必定聲援接應,敵人就可消滅了。眼下平壤沒有攻克,熊津又要放棄,那麼百濟死灰復燃,消滅高麗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況且我們現在以區區一城(熊津府城)居於亂賊中心,如果此城失守,我們就會成為逃亡的罪人。即使進駐了新羅國,但這正像客人一樣,萬一發生了意外之事,後悔還來得及嗎?百濟的扶余豐對鬼室福信心懷猜忌,貌合神離,勢必支撐不了多久。我們應當堅守待變,屆時再乘亂消滅他們。目前還不可輕舉妄動。” [13] 
劉仁軌的諫奏不但讓高宗滿意,眾臣也交口稱讚。事態的發展果如其料。在時機成熟後,劉仁軌先發制人,派人偵察鬼室福信修建的真峴城(今韓國鎮岑縣)軍情。隨後,他引新羅軍乘夜襲擊真峴城,悄悄攀牆,至拂曉破城而入。唐軍自此“遂通新羅運糧之路”。 [14] 

劉仁軌白江揚威

主詞條:白江口之戰
百濟王扶余豐猜疑鬼室福信爭權,將其殺死。他又聞唐軍驟至,急遣使者到倭國、高句麗求援。
白江口之戰示意圖 白江口之戰示意圖
龍朔三年(663年),朝廷令右威衞將軍孫仁師率軍渡過渤海到來,與劉仁軌等會師。唐軍士氣因而大振。 [15] 
這時,眾將討論進攻目標,有人説:“加林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林川面郡司裏)是水陸交通要道,何不首先攻打它?”劉仁軌説:“加林城地勢險阻守衞堅固,進攻就會大量傷亡,守衞也會曠日持久。周留城(今韓國忠清南道舒川郡舊韓山邑)是敵巢,敵軍頭目都集聚在那裏。如果攻克周留城,其餘各城自然就好奪取了。” [16] 
按照唐軍部屬,孫仁師、劉仁願及新羅國王金法敏於是率領陸軍進發,劉仁軌則與杜爽、扶余隆率水軍沿着熊津、白江進軍,與陸軍會合。劉仁軌在白江口遇上了倭軍,唐軍四戰皆捷,焚燒倭國戰船四百艘,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倭軍大敗。扶余豐脱身逃走,所佩寶劍被繳獲。百濟王子扶余忠勝、扶余忠志率領自己的兵眾及倭國、耽羅國使投降,只有主帥遲受信佔據的任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禮山郡鳳首山)還未被攻克。 [16] 
當初,蘇定方滅亡百濟,主將沙吒相如黑齒常之糾集潰卒,憑藉險要地勢接應鬼室福信。白江口之戰後,二人投降唐軍。劉仁軌展示誠意,讓他們攻取任存城來證明自己的真誠,又為其補充軍械、糧草。孫仁師認為此舉可能會招致他們反叛,劉仁軌説:“我觀察沙吒相如、黑齒常之真誠並有謀略,乘機立功,還懷疑什麼?”沙吒相如等最終攻克了任存城,遲受信獨自逃往高句麗,百濟的殘餘勢力被全部消滅。孫仁師等人班師回朝,朝廷令劉仁軌率軍留鎮百濟。 [17] 

劉仁軌治理百濟

百濟兩次遭受戰亂,境內受到嚴重的破壞,劉仁軌命令對死者進行掩埋祭奠。他重新登記户籍,設置官署屬吏,開闢道路,建設村莊,修復堤壩塘堰,救濟貧困人家,鼓勵農業生產,替他們建立土地神廟,百濟的民眾都安居下來。守軍於是墾種土地,籌劃平定高句麗 [18] 
劉仁願回到京城,高宗慰問他説:“你本是武將,但這次寫來的奏表文書,寫得非常得體,這是怎麼做到的?”劉仁願回答説:“都是劉仁軌的手筆,不是我能寫出來的。”高宗讚賞劉仁軌,破格提拔他六級官階,正式任命他為帶方州刺史,並在長安獎賞一處住宅,加賜其家屬。高宗特派使者送去蓋有御印的文書,對劉仁軌進行表彰。 [19] 
在太宗貞觀、高宗永徽年間,朝廷都特派使者慰問祭奠陣亡的將士,有的還把贈授的官職爵位轉授給他的後輩擔任。顯慶以後,獎賞出征將士的事幾乎不復存在。到平百濟、圍平壤時,有功的人完全沒有甄別任用。州縣徵募兵役,人們不願當兵出征,身體健壯、家境富裕的人,用財物到官府打通關節,都可以逃避徵調。招募到的人都愚弱貧困,缺乏鬥志。劉仁軌全面論述了不計功行賞的弊病,要求朝廷對出征將士給予慰勞獎賞,以便鼓舞士氣。 [20]  劉仁軌還呈遞奏表,建議任用百濟王子扶余隆來安撫百濟民眾。高宗對他的建議表示同意,並授扶余隆為熊津都督。 [21] 
當時,劉仁願任卑列道總管,高宗令他接替劉仁軌駐守百濟,然後二人再一起回國。劉仁軌説:“皇上巡視各地,還要籌劃平定高麗。眼下正值農忙季節,如果官兵全被接替,新來的人不熟悉情況,萬一這裏發生變故,誰能保衞?不如留下原來的部隊收割完畢之後,分批派他們回國。我應當留下,還不能離開。”劉仁願不同意,説:“我只知道執行詔令。”劉仁軌説:“不對。如果對國家有利,知道該做就沒有不做的,這是臣下應守的節操。”於是向朝廷陳述利害關係,請求留守百濟。高宗同意,並因此認為劉仁願不忠。 [22-23] 

劉仁軌位極人臣

麟德二年(665年),高宗到泰山封禪時,劉仁軌帶領新羅、百濟、儋羅、倭國等四國的酋長奔赴泰山參加祭典集會。高宗大悦,擢升劉仁軌為大司憲兼知政事。 [24-25] 
乾封元年(666年)六月,劉仁軌遷右相,兼檢校太子左中護。根據前後戰功,高宗封劉仁軌為樂城縣男。 [26] 
總章元年(668年),劉仁軌出任遼東道安撫副大使、遼東道行軍副大總管、熊津道安撫大使兼浿江道總管,他先於六月前赴新羅徵調其兵馬夾攻高句麗,然後北上,作為司空李勣的副手,協助其攻滅高句麗 [27-28]  。次年,唐軍回師,他以遼東道安撫使兼右相的身份與泉男生釐定安東都護府州縣 [29] 
總章三年(670年)正月,高宗允准稱病的劉仁軌致仕,加金紫光祿大夫 [30-31]  。數月後復出,被任命為隴州刺史 [32] 
咸亨三年(672年),劉仁軌入朝為太子左庶子。十二月,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並監修國史。 [33] 
咸亨四年(673年)三月,因“許敬宗等所記多不實”,高宗令劉仁軌等改修國史 [34] 
咸亨五年(674年),因新羅吞併熊津都督府(百濟故地)及支援高句麗遺民作亂,高宗決定討伐新羅,任命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東征新羅。劉仁軌率唐軍橫渡瓠蘆河,攻克新羅重鎮七重城。以功進封為樂城縣公,他的兒子以及侄子中有三個人被授予上柱國頭銜,鄉里為此感到光榮,把他的故居稱為“樂城鄉三柱裏”。 [35]  次年,劉仁軌從新羅前線被召還入朝,任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賓客、監修國史,仍舊主持政務。 [36] 
儀鳳二年(677年)五月,吐蕃進犯扶州(治同昌,今甘肅文縣)臨河鎮,唐軍兵敗,朝廷任命劉仁軌為洮河道(軍在鄯州城內)行軍鎮守大使,以圖取吐蕃,“於是始有久戍之役”。 [37]  劉仁軌的建議屢遭中書令李敬玄反對,他因此懷恨在心。劉仁軌明知李敬玄不是將才,但是因為一心想報復李敬玄,所以上奏道:“西邊鎮守的重任,非李敬玄不可。”李敬玄推辭不掉。次年九月,李敬玄在青海之戰中兵敗,被貶為衡州刺史。 [38-39] 
永隆二年(681年),劉仁軌兼任太子太傅。不久後,他上疏請求致仕。高宗同意他辭去尚書左僕射之職,仍以太子太傅之銜知政事。 [40] 

劉仁軌留守長安

永淳元年(682年),高宗遊幸東都洛陽,留皇太子李顯在長安處理軍政事務,令劉仁軌與裴炎薛元超輔佐太子。 [41]  次年八月,李顯奉詔趕赴洛陽,由唐昌郡王李重福繼任(一作皇太孫李重照)留守,劉仁軌任副留守。 [42-43]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駕崩,皇太子李顯即位,武則天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劉仁軌被加授為特進,再任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 [44]  [80]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李重照被廢,劉仁軌專任西京留守,獨自主持長安的留守事務。 [44]  [45] 
武則天特意寫信給劉仁軌,將其與留守關中的西漢名臣蕭何並稱。劉仁軌卻以年老體弱為由而上疏推辭,請求免除自己的留守之任。他還乘機陳述西漢呂后亂政敗亡之事,以申明對武則天的諷諫之意。 [46-47] 
武則天覽奏後,派侄子武承嗣專程前往長安慰問劉仁軌,向其解釋道:“今日因皇帝正在守喪不能開口發佈政令,眇身我(武則天)暫時代替他處置政事。勞您從遠處勸誡,又上表聲稱年老多病要辭職,內多責備抱怨,使我憂慮不安進退無據。你又説‘呂后被後代恥笑,呂祿呂產給漢朝帶來災難’,比喻實在深刻,使我欣慰和慚愧交集。您忠貞的操守,終始不變;勁直的氣節,古今罕比。開始時聽到這種話,怎能不感到迷惘;靜而深思,足為借鑑。而且宰相之位,是百官的楷模,何況您是先朝舊臣,為遠近所注目。希望您以匡正補救國事為懷,不要以年邁為由請求退休。”不久,朝廷進封劉仁軌為樂城郡公 [48-49] 

劉仁軌壽終正寢

垂拱元年(685年),劉仁軌遵從新令,改任文昌左相、同鳳閣鸞台三品。正月二十二日(3月2日) [1]  ,劉仁軌逝世,享年八十四歲。武則天為其輟朝三日,命在京官員依次到他家中弔祭,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賜其家實封三百户。 [50] 
唐中宗李顯重新即位後,因為劉仁軌是“春宮舊僚”,追贈他為太尉。唐玄宗開元(713年—741年)年間,經劉仁軌之孫、秘書少監劉冕申請,玄宗下詔為劉仁軌立碑,並賜諡“文獻”。 [51] 
天寶六載(747年)正月,劉仁軌與尚書右僕射褚遂良、司徒高季輔一同配享唐高宗廟廷。 [52-53] 

劉仁軌主要成就

龍朔元年(661年),劉仁軌為檢校帶方州刺史,會合新羅兵,大破百濟軍於熊津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解百濟府城鎮將劉仁願之圍。次年,與劉仁願共敗百濟於熊津(今韓國公州)東。在孤軍無援之際,説服部眾,堅守觀變,伺機拔數柵,並攻取要塞真峴城(今韓國鎮岑) [54] 
龍朔三年(663年),率水軍於白江口(今白馬江口)擊敗援救百濟的倭軍,焚其舟400艘。百濟平後,劉仁軌奉命留鎮百濟。他修屯田,訓士卒,以圖攻取高句麗乾封三年(668年),輔佐司空李勣滅亡高句麗。咸亨五年(674年),率軍攻新羅。次年,破其要鎮七重城(今韓國積城);又遣靺鞨軍渡海,攻新羅南境,殺獲甚眾 [54] 
儀鳳二年(677年),任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以防禦吐蕃 [54] 

劉仁軌個人作品

劉仁軌親身經歷了隋末的亂世,輯錄所見所聞,撰寫《行年記》一書,今已佚失。 [55]  他還曾主持改修國史 [34]  儀鳳元年(676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劉仁軌奉命“刪輯格式”,撰成《永徽留本司行格後本》11卷等。此次修訂,一方面是因為官號復舊,另一方面也刪除了法律中“於時不便”的條文,尤其是將永徽以來的制敕加以重新“編次”,增補到格中。為唐代法律體系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56] 
全唐文》收錄了劉仁軌四篇文章,分別是《陳破百濟軍事表》《諫幸同州校獵表》《吏兵部選人議》《盟新羅百濟文》。 [57] 

劉仁軌人物評價

袁天綱:君終當位鄰台輔,年將九十。 [58] 舊唐書》引
李世民:卿職任雖卑,竭誠奉國,所陳之事,朕甚嘉之。 [58] 《舊唐書》引
上官儀:仁軌遭黜削而能盡忠,仁願秉節制而能推賢,皆可謂君子矣。 [59] 資治通鑑》引
劉仁願:劉仁軌之詞,非臣所及也。 [58] 《舊唐書》引
武則天:①昔漢以關中之事,專仗蕭何。今者公,亦猶於古。所希耆德,敬勖乃誠。 [60-61] 《與劉仁軌書》)②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 [58]  [62] 《喻劉仁軌璽書》)
韋述:世稱劉樂城與戴至德同為端揆,劉則甘言接人,以收物譽;戴則正色拒下,推美於君。故樂城之善於今未弭,而戴氏之勣無所聞焉。嗚呼!高名美稱,或因邀飾而致遠;深仁至行,或以韜晦而莫傳。豈唯劉、戴而然,蓋自古有之矣。故孔子曰:“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非夫聖智,鮮不惑也。且劉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貽國之恥,忠恕之道,豈其然乎? [58] 《舊唐書》引
劉禹錫:太宗朝李靖、高宗朝劉仁軌,皆自宰臣,乞骸致政。其後知猶可用,復起於家。進退之間,曲盡情禮。君臣之際,良史美談。 [63] 《為裴相公讓官第三表》
劉昫:①昔晉侯選任將帥,取其説《禮》《樂》而敦《詩》《書》,良有以也。夫權謀方略,兵家之大經,邦國系之以存亡,政令因之而強弱,則馮眾怙力,豨勇虎暴者,安可輕言推轂授任哉!故王猛諸葛亮振起窮巷,驅駕豪傑,左指右顧,廓定霸圖,非他道也,蓋智力權變,適當其用耳。劉樂城、裴聞喜(裴行儉),文雅方略,無謝昔賢,治戎安邊,綽有心術,儒將之雄者也。天后預政之時,刑峻如壑,多以諛佞希恩,而樂城、甑山(郝處俊),昌言規正,若時無君子,安及此言? [58] 《舊唐書》)②殷禮阿衡,周師呂尚。王者之兵,儒者之將。樂城、聞喜,當仁不讓。管、葛之譚,是吾心匠。 [58] 《舊唐書》
王旦:唐劉仁軌嘗忿李敬玄異己,將以計去之,乃稱其有將帥材,而敬玄卒敗軍事,此皆不以國家為慮者也。 [64] 續資治通鑑長編》引
宋祁:仁軌等以兵開定四夷,其勇無前,至奉上則瞿瞿若不及,行儉臨下以恕,師德(婁師德)寬厚,其能以功名始終者,蓋近乎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者邪! [65] 新唐書
彭孫貽:劉仁軌、裴行儉皆起儒生,懷將略,立功徼外,功名相等。仁軌將略卓絕一時,其表陷袁嗣宗(應作姜嗣宗)也,武夫不學,實患失之所致,惜哉! [66]  《茗香堂史論》
王夫之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高季輔張行成,太宗所任以輔己者也,貶死黜廢,不能以一日安矣,保祿位以令終,唯懷奸之李勣耳。自是而外,若韓瑗來濟杜正倫、劉仁軌、上官儀劉祥道,較無覆之傷,而斥罪旋加,倖免者亦託於守邊以免禍。 [67] 讀通鑑論)②武、韋之世,其宣力中外者,則劉仁軌、裴行儉、王方翼吉頊唐休璟郭元振姚元之張仁願悉無所掣曳以立功名。 [67] 《讀通鑑論》
計大受:劉仁軌之為將也,善謀能斷。其始任帶方州,謂人曰:天將富貴此翁耶!蓋自度智略足以就之,然惟心存富貴,平日所言,苟利國家,知無不為,皆緣以投富貴之機,而非純於為臣之節。 [66]  《史林測義》
蔡東藩:高宗時之良將,蘇定方外,應推劉仁軌,高麗未捷而還師,百濟復燃而未靖,微仁軌之臨機決勝,則劉仁願必且還軍,即幸不為敵所乘,而新羅介居兩國間,又遭大喪以後,其能免為蠶食乎?故仁願之從諫如流,雖有足稱,而平定百濟,雖出仁軌之功,表而出之,功其庶不沒乎? [68] 唐史演義
徐培根等:唐破百濟,由於劉仁軌之善於此項(佔領地政治措施)戰後之政治措施,遂能滅百濟。……由此可以發現唐東征之將領中,獨具文武兼備之才具者,厥惟劉仁軌一人而已。 [69] 《中國曆代戰爭史》

劉仁軌軼事典故

劉仁軌當居宰相

劉仁軌雖然位居宰相,從不驕傲自大,每次會見貧賤時的舊友,不改平民時的樣子。剛任陳倉尉時,觀相人袁天綱對他説:“你最終會位居宰相,年近九十。”後來果然應了他的預言。 [70] 

劉仁軌心存富貴

劉仁軌任檢校帶方州刺史時,對別人説:“老天打算讓我這老頭富貴吧!”於是請求到了朝廷頒佈的歷書和歷代皇帝的名諱,有人詢問這是為什麼,劉仁軌回答説:“我會平定遼東,頒示大唐正朔,讓當地夷人遵奉。”結果都像他説的那樣實現了。 [71] 

劉仁軌矯枉過正

顯慶五年(660年),劉仁軌為李義府陷害,所督船隊在途中遇風沉沒。朝廷派監察御史袁異式審訊,李義府暗示袁異式:“你如果能辦成這事(陷害劉仁軌),不用擔心沒官做。”袁異式到達後,對劉仁軌説:“你與朝廷中什麼人有仇恨,應當提前為自己打算。”劉仁軌説:“我當官不稱職,國家有正常的刑罰,您依法將我處死,我沒有什麼可逃避的。如果自作主張讓我自盡,以使仇人高興,我當然不甘心!”袁異式於是結案上報。離開時,他還親自上鎖,怕劉仁軌逃脱。 [72-73] 
劉仁軌任大司憲後,袁異式大懼,內心不安,趁醉向劉仁軌辯解。劉仁軌將酒杯裏的酒倒光,對他説:“我劉仁軌如果記着舊事,就像這酒杯一樣!”等到劉仁軌升任右相,袁異式被改授為詹事丞,時人議論紛紛。劉仁軌聞訊後,又推薦袁異式任中台司元大夫。監察御史杜易簡對人説:“這就是所謂的矯枉過正(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啊!” [74-75] 

劉仁軌解事僕射

上元二年(675年),劉仁軌與戴至德分任左、右僕射。二人按日輪流接受訟辭。劉仁軌常用美言答應遞送訟辭人的要求。戴至德定要據理責問,未曾輕易表態。如果確有冤枉,他才私下上奏為其申辯。因此,時人都稱讚劉仁軌。 [76] 
曾有一位老婦人要找劉仁軌呈遞訟辭,錯找了戴至德。戴至德還未完看完訟辭,老婦人發現找錯了,説:“原來以為是懂事的僕射,竟是不懂事的僕射!快把訟辭還我!”戴至德笑着把訟辭交還她。時人稱讚他為寬厚長者。 [77] 

劉仁軌計殺嗣宗

嗣聖元年(684年),宰相裴炎被下獄,武則天派郎將姜嗣宗前往長安。劉仁軌問姜嗣宗洛陽的情況,姜嗣宗説:“我覺得裴炎舉止很奇怪、有異於常很久了。”劉仁軌説:“您察覺了嗎?”姜嗣宗説:“是的。”劉仁軌又告訴他:“仁軌有事稟告,請幫我順便上奏罷。”姜嗣宗答應他,帶着劉仁軌的奏章返回洛陽。結果,劉仁軌在奏章説:“姜嗣宗預知裴炎造反,而不上奏。”武則天於是處死裴炎,並在都亭驛將姜嗣宗處以絞刑 [78] 

劉仁軌傅氏取名

1935年,歷史學家傅斯年與妻子俞大彩的兒子出生。當時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正不斷加深,傅斯年給剛出世的兒子取名為“傅仁軌”。按傅斯年解釋,孩子取名本應按“樂”字排行,之所以破例命名,正是為紀念在白江口之戰殲滅日軍的劉仁軌。 [79] 

劉仁軌親屬成員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劉仁軌出身尉氏劉氏,為漢章帝之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後裔。劉開的子孫世代居於樂城,至十世孫劉通時,遷居尉氏,因而號稱尉氏劉氏,為劉氏“定著七房”之一。劉通於北魏官至建武將軍、南陽太守,封樂城侯。劉通的五世孫即為劉仁軌。 [2] 
尉氏劉氏部分世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劉能([北齊]冠軍將軍)
劉熾(淮陽王參軍)
劉子威
劉仁軌
劉滔

劉濬(太子中舍人)
劉晃(一作劉冕,太常卿)
劉昂(京兆少尹)
劉仁相


表格參考資料: [2]  [58] 

劉仁軌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58]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 [65] 

劉仁軌影視形象

2013年韓國電視劇《大王之夢》:金永善飾演劉仁軌。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唐紀十九》垂拱元年:春,正月……戊辰,文昌左相、同鳳閣鸞台三品樂城文獻公劉仁軌薨。
  • 2.    《新唐書·卷七十一·表第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7-27]
  • 3.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劉仁軌,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謹好學,遇隋末喪亂,不遑專習,每行坐所在,輒書空地,由是博涉文史。
  • 4.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武德初,河南道大使、管國公任瑰將上表論事,仁軌見其起草,因為改定數字。瑰甚異之,遂赤牒補息州參軍。
  • 5.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稍除陳倉尉。部人有折衝都尉魯寧者,恃其高班,豪縱無禮,歷政莫能禁止。仁軌特加誡喻,期不可再犯,寧又暴橫尤甚,竟杖殺之。州司以聞,太宗怒曰:“是何縣尉,輒殺吾折衝!”遽追入,與語,奇其剛正,擢授櫟陽丞。
  • 6.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貞觀十四年,太宗將幸同州校獵,屬收穫未畢,仁軌上表諫曰:“臣聞屋漏在上,知之者在下;愚夫之計,擇之者聖人。是以周王詢於芻蕘,殷後謀於板築,故得享國彌久,傳祚無疆,功宣清廟,慶流後葉。伏惟陛下天性仁愛,躬親節儉,朝夕克念,百姓為心,一物失所,納隍軫慮。臣伏聞大駕欲幸同州教習,臣伏知四時搜狩,前王恆典,事有沿革,未必因循。今年甘雨應時,秋稼極盛,玄黃亙野,十分才收一二;盡力刈獲,月半猶未訖功;貧家無力,禾下始擬種麥。直據尋常科喚,田家已有所妨。今既供承獵事,兼之修理橋道,縱大簡略,動費一二萬工,百姓收斂,實為狼狽。臣願陛下少留萬乘之恩,垂聽一介之言,退近旬日,收刈總了,則人盡暇豫,家得康寧。輿輪徐動,公私交泰。”太宗特降璽書勞曰:“卿職任雖卑,竭誠奉國,所陳之事,朕甚嘉之。”尋拜新安令,累遷給事中。
  • 7.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顯慶四年,出為青州刺史。
  • 8.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五年,高宗徵遼,令仁軌監統水軍,以後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隨軍自效。
  • 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唐紀十七》乾封元年:義府又諷劉仁願使害之,仁願不忍殺。
  • 10.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時蘇定方既平百濟,留郎將劉仁願於百濟府城鎮守,又以左衞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安撫其餘眾。文度濟海病卒。
  • 11.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百濟為僧道琛、舊將福信率眾復叛,立故王子扶余豐為王,引兵圍仁願於府城。詔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代文度統眾,便道發新羅兵合勢以救仁願。
  • 12.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轉鬥而前,仁軌軍容整肅,所向皆下。道琛等乃釋仁願之圍,退保任存城。尋而福信殺道琛,並其兵馬,招誘亡叛,其勢益張。仁軌乃與仁願合軍休息。時蘇定方奉詔伐高麗,進圍平壤,不克而還。
  • 13.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高宗敕書與仁軌曰:“平壤軍回,一城不可獨固,宜拔就新羅,共其屯守。若金法敏藉卿等留鎮,宜且停彼;若其不須,即宜泛海還也。”將士鹹欲西歸,仁軌曰:“《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國家、專之可也。況在滄海之外,密邇豺狼者哉!且人臣進思盡忠,有死無貳,公家之利,知無不為。主上欲吞滅高麗,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雖妖孽充斥,而備預甚嚴,宜礪戈秣馬,擊其不意。彼既無備,何攻不克?戰而有勝,士卒自安。然後分兵據險,開張形勢,飛表聞上,更請兵船。朝廷知其有成,必當出師命將,聲援才接,凶逆自殲。非直不棄成功,實亦永清海外。今平壤之軍既回,熊津又拔,則百濟餘燼,不日更興,高麗逋藪,何時可滅?且今以一城之地,居賊中心,如其失腳,即為亡虜。拔入新羅,又是坐客,脱不如意,悔不可追。況福信兇暴,殘虐過甚,餘豐猜惑,外合內離,鴟張共處,勢必相害。唯宜堅守觀變,乘便取之,不可動也。”眾從之。
  • 14.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時扶余豐及福信等以真峴城臨江高險,又當衝要,加兵守之。仁軌引新羅之兵,乘夜薄城。四面攀草而上,比明而入據其城,遂通新羅運糧之路。
  • 15.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俄而餘豐襲殺福信,又遣使往高麗及倭國請兵,以拒官軍。詔右威衞將軍孫仁師率兵浮海以為之援。仁師既與仁軌等相合,兵士大振。
  • 16.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於是諸將會議,或曰:“加林城水陸之衝,請先擊之。”仁軌曰:“加林險固,急攻則傷損戰士,固守則用日持久,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賊之巢穴,羣兇所聚,除惡務本,須拔其源。若克周留,則諸城自下。”於是仁師、仁願及新羅王金法敏帥陸軍以進。仁軌乃別率杜爽、扶余隆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江往白江,會陸軍同趣周留城。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餘豐脱身而走,獲其寶劍。偽王子扶余忠勝、忠志等,率士女及倭眾並耽羅國使,一時並降。百濟諸城,皆復歸順。賊帥遲受信據任存城不降。
  • 17.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先是,百濟首領沙吒相如、黑齒常之自蘇定方軍回後,鳩集亡散,各據險以應福信,至是率其眾降。仁軌諭以恩信,令自領子弟以取任存城,又欲分兵助之。孫仁師曰:“相如等獸心難信,若授以甲仗,是資寇兵也。”仁軌曰:“吾觀相如、常之皆忠勇有謀,感恩之士,從我則成,揹我必滅,因機立效,在於茲日,不須疑也。”於是給其糧仗,分兵隨之,遂拔任存城。遲受信棄其妻子走投高麗,於是百濟之餘燼悉平。孫仁師與劉仁願振旅而還,詔留仁軌勒兵鎮守。
  • 18.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初,百濟經福信之亂,合境凋殘,殭屍相屬。仁軌始令收斂骸骨,瘞埋弔祭之。修錄户口,署置官長,開通途路,整理村落,建立橋樑,補葺堤堰,修復陂塘,勸課耕種,賑貸貧乏,存問孤老。頒宗廟忌諱,立皇家社稷。百濟餘眾,各安其業。於是漸營屯田,積糧撫士,以經略高麗。
  • 19.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仁願既至京師,上謂曰:“卿在海東,前後奏請,皆合事宜,而雅有文理。卿本武將,何得然也?”對曰:“劉仁軌之詞,非臣所及也。”上深歎賞之,因超加仁軌六階,正授帶方州刺史,並賜京城宅一區,厚賚其妻子,遣使降璽書勞勉之。
  • 20.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先是,貞觀、永徽中,士戰歿者皆詔使弔祭,或以贈官推授子弟。顯慶後,討伐恩賞殆絕;及破百濟、平壤,有功者皆不甄敍。州縣購募,不願行,身壯家富者,以財參逐,率得避免。所募皆佇劣寒憊,無鬥志。仁軌具論其弊,請加慰賚,以鼓士心。
  • 21.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又表用扶余隆,使綏定餘眾。帝乃以隆為熊津都督。
  • 22.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又遣劉仁願率兵渡海,與舊鎮兵交代,仍授扶余隆熊津都督,遣以招輯其餘眾。扶余勇者,扶余隆之弟也,是時走在倭國,以為扶余豐之應,故仁軌表言之。於是仁軌浮海西還。
  • 23.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時劉仁願為卑列道總管,詔率兵度海,使代舊屯,與仁軌俱還。仁軌曰:“上巡狩方岳,又經略高麗。方農時,而吏與兵悉被代,新至者未習,萬一蠻夷生變,誰與捍之?不如留舊兵畢獲,等級遣還。仁軌當留,未可去。”仁願不可,曰:“吾但知準詔耳。”仁軌曰:“不然。苟利國家,知無不為,臣之節也。”因陳便宜,願留屯。詔可。由是以仁願為不忠。
  • 24.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麟德二年,封泰山,仁軌領新羅及百濟、耽羅、倭四國酋長赴會,高宗甚悦,擢拜大司憲。
  • 25.    《新唐書·卷三·本紀第三》麟德二年:十月壬戌,帶方州刺史劉仁軌為大司憲兼知政事。
  • 26.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乾封元年,遷右相,兼檢校太子左中護,累前後戰功,封樂城縣男。
  • 27.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三年,為熊津道安撫大使,兼浿江道總管,副司空李勣討平高麗。
  • 28.    《三國史記·卷七·新羅本紀第七》:六月十二日,遼東道安撫副大使、遼東行軍副大總管兼熊津道安撫大使、行軍總管、右相、檢校太子左中護、上柱國、樂城縣開國男劉仁軌奉皇帝敕旨,與宿衞沙湌金三光到党項津。王使角幹金仁問迎之以大禮,於是右相約束訖,向泉岡。
  • 29.    《三國史記·卷三十七·雜誌第六》“地理四”:總章二年二月,前司空兼太子太師英國公李績等奏稱:“奉敕:‘高麗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宜共男生商量準擬。’奏聞件狀如前。”敕:“依奏。其州郡應須隸屬,宜委遼東道安撫使兼右相劉仁軌,遂便穩分割,仍總隸安東都護府。”
  • 30.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總章二年,軍回,以疾辭職,加金紫光祿大夫,聽致仕。
  • 31.    《舊唐書·高宗紀下》:三年春正月丁丑,右相、樂成男劉仁軌致仕。
  • 32.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咸亨元年,復授隴州刺史。
  • 33.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三年,徵拜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
  • 34.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咸亨四年:三月,丙申,詔劉仁軌等改修國史,以許敬宗等所記多不實故也。
  • 35.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五年,為雞林道大總管,東伐新羅。仁軌率兵徑度瓠盧河,破其北方大鎮七重城。以功進爵為公,並子侄三人,並授上柱國。州黨榮之,號其所居為樂城鄉三柱裏。
  • 36.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上元二年,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賓客,依舊監修國史。
  • 37.    《議復府兵》:高宗以劉仁軌為洮河鎮守使,以圖吐蕃,於是始有久戍之役。
  • 38.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儀鳳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軌為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仁軌每有奏請,多被中書令李敬玄抑之,由是與敬玄不協。仁軌知敬玄素非邊將才,冀欲中傷之,上言西蕃鎮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敬玄至洮河軍,尋為吐蕃所敗。
  • 39.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及鎮洮河,奏請機急,多為中書令李敬玄抑卻,仁軌乃表敬玄為帥以代己,果覆其眾。
  • 40.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永隆二年,兼太子太傅。未幾,以老乞骸骨,聽解尚書左僕射,以太子太傅依舊知政事。
  • 4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唐紀十九》永淳元年:上以關中饑饉,米鬥三百,將幸東都;丙寅,發京師,留太子監國,使劉仁軌、裴炎、薛元超輔之。
  • 42.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永淳元年,高宗幸東都,皇太子京師監國,遣仁軌與侍中裴炎、中書令薛元超留輔太子。二年,太子赴東都,又令太孫重照京師留守,仍令仁軌為副。
  • 4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唐紀十九》弘道元年:八月,己丑,以將封嵩山,召太子赴東都;留唐昌王重福守京師,以劉仁軌為之副。
  • 44.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則天臨朝,加授特進,復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專知留守事。
  • 4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唐紀十九》光宅元年:(二月)庚申,廢皇太孫重照為庶人,命劉仁軌專知西京留守事。
  • 46.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仁軌覆上疏辭以衰老,請罷居守之任,因陳呂后禍敗之事,以申規諫。
  • 4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唐紀十九》光宅元年:太后與劉仁軌書曰:“昔漢以關中之事委蕭何,今託公亦猶是矣。”仁軌上疏,辭以衰老不堪居守,因陳呂后禍敗之事以申規戒。
  • 48.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則天使武承嗣齎璽書往京慰喻之曰:“今日以皇帝諒暗不言,眇身且代親政。遠勞勸誡,復表辭衰疾,怪望既多,徊徨失據。又云‘呂后見嗤於後代,祿、產貽禍於漢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初聞此語,能不罔然;靜而思之,是為龜鏡。且端揆之任,儀刑百辟,況公先朝舊德,遐邇具瞻。願以匡救為懷,無以暮年致請。”尋進封郡公。
  • 4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唐紀十九》光宅元年:太后使秘書監武承嗣齎璽書慰諭之曰:“今以皇帝諒闇不言,眇身且代親政;遠勞勸戒,復辭衰疾。又云‘呂氏見嗤於後代,祿、產貽禍於漢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初聞此語,能不罔然;靜而思之,是為龜鏡。況公先朝舊德,遐邇具瞻,願以匡救為懷,無以暮年致請。”
  • 50.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垂拱元年,從新令改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尋薨,年八十四。則天廢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冊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賜其家實封三百户。
  • 51.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中宗即位,以仁軌春宮舊僚,追贈太尉。浚子冕,開元中,為秘書省少監,表請為仁軌立碑,諡曰文獻。
  • 52.    《文獻通考·卷一百三·宗廟考十三》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07-27]
  • 53.    《南郊推恩制》:緬懷茂功,用增禮典,自今已後,太廟配享功臣,高祖室宜加裴寂、劉文靜,太宗室加長孫無忌、李靖、杜如晦,高宗室加褚遂良、高季輔、劉仁軌,中宗室加狄仁傑、魏元忠、王同皎。
  • 54.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卷》  .江西國防教育網[引用日期2017-07-24]
  • 55.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仁軌身經隋末之亂,輯其見聞,著《行年記》,行於代。
  • 56.    《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古代的赦免制度》
  • 57.    《全唐文 卷一百五十八》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9-09-13]
  • 58.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28]
  • 5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唐紀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7-07-23]
  • 6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唐紀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7-08-23]
  • 61.    《全唐文·卷十九》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3]
  • 62.    《全唐文·卷九十七》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3]
  • 63.    《全唐文·卷六百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3]
  • 6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六十五》(景德四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9-25]
  • 65.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28]
  • 66.    《清人論唐——以探究唐代人物為主》:田衞麗,陝西師範大學,2006年
  • 67.    《讀通鑑論·卷二十一·中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7-27]
  • 68.    許敬宗構陷三家 劉仁軌蕩平百濟  .文獻網[引用日期2014-02-28]
  • 69.    台灣三軍大學 編.《中國曆代戰爭史全集》:中信出版社,2013-05-01
  • 70.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仁軌雖位居端揆,不自矜倨。每見貧賤時故人,不改布衣之舊。初為陳倉尉,相工袁天綱謂曰:“君終當位鄰台輔,年將九十。”後果如其言。
  • 71.    《舊唐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初,仁軌將髮帶方州,謂人曰:“天將富貴此翁耳!”於州司請歷日一卷,並七廟諱,人怪其故,答曰:“擬削平遼海,頒示國家正朔,使夷俗遵奉焉。”至是皆如其言。
  • 72.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嘗為御史袁異式所劾,慢辱之,肋使引決。
  • 7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唐紀十七》乾封元年:初,仁軌為給事中,按畢正義事,李義府怨之,出為青州刺史。會討百濟,仁軌當浮海運糧,時未可行,義府督之,遭風失船,丁夫溺死甚眾,命監察御史袁異式往鞫之。義府謂異式曰:“君能辦事,勿憂無官。”異式至,謂仁軌曰:“君與朝廷何人為仇,宜早自為計。”仁軌曰:“仁軌當官不職,國有常刑,公以法斃之,無所逃命。若使遽自引決以快仇人,竊所未甘!”乃具獄以聞。異式將行,仍自掣其鎖。獄上,義府言於上曰:“不斬仁軌,無以謝百姓。”舍人源直心曰:“海風暴起,非人力所及。”上乃命除名,以白衣從軍自效。
  • 74.    《新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三十三》:及拜大司憲,異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軌持觴曰:“所不與公者,有如此觴。”後既執政,薦為司元大夫。
  • 7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唐紀十七》乾封元年:及為大司憲,異式懼,不自安,仁軌瀝觴告之曰:“仁軌若念疇昔之事,有如此觴!”仁軌既知政事,異式尋遷詹事丞;時論紛然,仁軌聞之,遽薦為司元大夫。監察御史杜易簡謂人曰:“斯所謂矯枉過正矣!”
  • 7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上元二年:戊戌,以戴至德為右僕射,庚子,以劉仁軌為左僕射,並同中書門下三品如故。張文瓘為侍中,郝處俊為中書令,李敬玄為吏部尚書兼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如故。劉仁軌、戴志德更日受牒訴,仁軌常以美言許之,至德必據理難詰,未嘗與奪,實有冤結者,密為奏辨。由是時譽皆歸仁軌。或問其故,至德曰:“威福者人主之柄,人臣安得盜取之!”上聞,深重之。
  • 7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上元二年:有老嫗欲詣仁軌陳牒,誤詣至德,至德覽之未終,嫗曰:“本謂是解事僕射,乃不解事僕射邪!歸我牒!”至德笑而授之。時人稱其長者。
  • 7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四》:炎之下獄也,郎將姜嗣宗使至長安,劉仁軌問以東都事,嗣宗曰:“嗣宗覺裴炎有異於常久矣。”仁軌曰:“使人覺之邪?”嗣宗曰:“然。”仁軌曰:“仁軌有奏事,願附使人以聞。”嗣宗曰:“諾。”明日,受仁軌表而還,表言“嗣宗知裴炎反不言”。太后覽之,命拉嗣宗於殿庭,絞于都亭。
  • 79.    民國文林.《細説民國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師們》:現代出版社,2010-06-01
  • 80.    《舊唐書·卷六·本紀第六》: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顯即位,尊天后為皇太后。既將篡奪,是日自臨朝稱制……甲戌,劉仁軌為尚書左僕射,岑長倩為兵部尚書,魏玄同為黃門侍郎,並依舊知政事。
  • 8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初,蘇定方即平百濟,留郎將劉仁願鎮守百濟府城,又以左衞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撫其餘眾。文度濟海而卒,百濟僧道琛、故將福信聚眾據周留城,迎故王子豐於倭國而立之,引兵圍仁願於府城。詔起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將王文度之眾,便道發新羅兵以救仁願。仁軌喜曰:“天將富貴此翁矣!”於州司請《唐歷》及廟諱以行,曰:“吾欲掃平東夷,頒大唐正朔於海表!”仁軌御軍嚴整,轉鬥而前,所向皆下。百濟立兩柵於熊津江口,仁軌與新羅兵合擊,破之,殺溺死者萬餘人。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