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浦江

鎖定
劉浦江(1961年8月—2015年1月6日),男,1961年生於上海,籍貫重慶墊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歷史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主任。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  [3] 
劉浦江主要專業領域為宋遼金史、中國北方民族史。 [1] 
2015年1月6日23點57分,劉浦江在重慶墊江逝世,享年54歲。 [2] 
中文名
劉浦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61年8月 [3] 
逝世日期
2015年1月6日 [1]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學士
性    別
職    稱
教授

劉浦江人物生平

劉浦江 劉浦江
1961年8月,劉浦江生於上海。 [1]  [3] 
197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4] 
1983年7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 [3] 
1983年7月至1988年3月,中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助教、講師。 [3] 
1988年4月至2015年,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3] 
2006年至2010年,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主任。 [3] 
2015年1月6日23點57分,在重慶墊江逝世。 [2] 

劉浦江研究方向

遼金史、宋史、中國民族史。 [3] 

劉浦江主要成就

劉浦江科研成就

  • 學術著作
  1. 《遼金史論》,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2. 《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
  3. 《二十世紀遼金史論著目錄》,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4. 《契丹小字詞彙索引》(與康鵬共同主編),中華書局,2014年。
  5. 《正統與華夷: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研究》,中華書局,2017年。
  6. 《宋遼金史論集》,中華書局,2017年。 [3] 
  • 古籍整理
主持修訂點校本二十四史《遼史》,中華書局,2016年。 [3] 
  • 學術論文
  1. 中華書局點校本《遼史》修訂前言,《唐宋歷史評論》創刊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2. “樺葉《四書》”故事考辨,《田餘慶先生九十華誕頌壽論文集》,中華書局,2014年。
  3. 太平天國史觀的歷史語境解構——兼論國民黨與洪楊、曾胡之間的複雜糾葛,《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2期。
  4. 金世宗名字考略,《北大史學》第18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5. 南北朝的歷史遺產與隋唐時代的正統論,《文史》2013年第2輯。
  6. 金朝初葉的國都問題——從部族體制向帝制王朝轉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態,《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
  7. 在歷史的夾縫中:五代北宋時期的“契丹直”,《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第4期。
  8. “The Forenames and Courtesy Names of the Khitans:The Father-Son Name Linkag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Chinese Scholars on Inner Asia, Indiana University,2012,pp.183-253.
  9. 宋、金治河文獻鈎沉——《河防通議》初探,《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説——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2012年。
  10. 契丹人殉制研究——兼論遼金元“燒飯”之俗,《文史》2012年第2輯。
  11. 鄧廣銘先生與遼金史研究,《想念鄧廣銘》,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
  12. 鄧廣銘先生學術簡述,《國學新視野》2011年冬季號,2011年12月。
  13. 再論契丹人的父子連名制——以近年出土的契丹大小字石刻為中心,《清華元史》第1輯,商務印書館,2011年9月。
  14. 祖宗之法:再論宋太祖誓約及誓碑,《文史》2010年第3輯。
  15. 關於契丹小字《耶律糺裏墓誌銘》的若干問題,《北大史學》第14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16. 窮盡·旁通·預流:遼金史研究的困厄與出路,《歷史研究》2009年第6期。
  17. 契丹開國年代問題:立足於史源學的考察,《中華文史論叢》2009年第4期。
  18. 「五徳終始」説の終結――兼ねて宋代以降における伝統的政治文化の変遷を論じる,小林隆道譯,『宋代史研究會研究報告第9集:「宋代中國」の相対化』,東京:汲古書院,2009年7月。
  19. 《契丹地理之圖》考略,《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20. 金中都“永安”考,《歷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1. 再談“東丹國”國號問題,《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2. “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theory:Chang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2,no.4(October 2007),pp.513-546.
  23. 契丹名、字研究——文化人類學の視點からみた父子連名制,飯山知保譯,日本唐代史研究會《唐代史研究》第10號,2007年8月。
  24. 懷念恩師鄧廣銘先生,《中華讀書報》2007年4月11日第20版。
  25. 百年鄧恭三,《中國教育報》2007年3月16日第4版。
  26. 宋代使臣語錄考,《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27. “糺鄰王”與“阿保謹”——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誌》二題,《文史》2006年第4輯。
  28. 『遼史』國語解から『欽定遼史語解』まで——契丹言語資料の源流,井上德子譯,《研究論集》第2集《アジアの歴史と近代》,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6年6月,57-80頁。
  29. “五德終始”説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30. 遼《耶律元寧墓誌銘》考釋,《考古》2006年第1期。
  31. 鄧廣銘——宋代史學的一代宗師,郭建榮、楊慕學主編《北大的學子們》,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1月。
  32. 正統論下的五代史觀,《唐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33. 契丹名、字初釋——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父子連名制(與康鵬合著),《文史》2005年第3輯。
  34. 金代“使司”銀鋌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2期。
  35. 再論阻卜與韃靼,《歷史研究》2005年第2期。
  36. 從《遼史·國語解》到《欽定遼史語解》——契丹語言資料的源流,《歐亞學刊》第4輯,中華書局,2004年6月。
  37. 正視陳寅恪,《讀書》2004年第2期;收入《2004年中國隨筆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38. 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39. 近20年出土契丹大小字石刻綜錄,《文獻》2003年第3期。
  40. 宋代宗教的世俗化與平民化,《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2期。
  41. 遼代的渤海遺民——以東丹國和定安國為中心,《文史》2003年第1輯(總第62輯)。
  42. 書生本色,《中華讀書報》2002年12月11日第5版;《載物集——週一良先生的學術與人生》,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43. 第三隻眼睛看中國歷史──評《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第19、20期合刊,2002年12月。
  44. 文化的邊界——兩宋與遼金之間的書禁及書籍流通,《中國史學》(東京)第12卷,2002年10月;《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45. 契丹族的歷史記憶——以“青牛白馬”説為中心,《漆俠先生紀念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46. 李錫厚《臨潢集》評介,《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7期。
  47. 女真語言文字資料總目提要,《文獻》2002年第3期。
  48. 二十世紀女真語言文字研究論著目錄,《漢學研究通訊》(台北)21卷第3期(總第83期),2002年8月。
  49. 二十世紀契丹語言文字研究論著目錄,《漢學研究通訊》(台北)21卷第2期(總第82期),2002年5月。
  50. 遼朝“橫帳”考——兼論契丹部族制度,《北大史學》第8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51. 遼朝國號考釋,《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
  52. 遼朝亡國之後的契丹遺民,《燕京學報》新10期,2001年5月。
  53. 《金朝軍制》平議──兼評王曾瑜先生的遼金史研究,《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
  54. 遼朝的頭下制度與頭下軍州,《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5. 河北境內的古地道遺蹟與宋遼金時代的戰事,《大陸雜誌》(台北)101卷第1期,2000年7月15日。
  56. 女真的漢化道路與大金帝國的覆亡,《國學研究》第7卷,2000年7月。
  57. 一代宗師——鄧廣銘先生的學術風範與學術品格,《學林往事》下冊,朝華出版社,2000年3月。
  58. 金代捺缽研究(上、下),《文史》第49、50輯,1999年12月、2000年7月。
  59. 試論遼朝的民族政策,載《遼金史論》,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
  60. 鄧廣銘與二十世紀的宋代史學,《歷史研究》1999年第5期。
  61. 內蒙古敖漢旗出土的金代契丹小字墓誌殘石考釋,《考古》1999年第5期;《契丹小字研究論文選編》,陳乃雄、包聯羣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62. 不僅是為了紀念,《讀書》1999年第3期。收入《仰止集──紀念鄧廣銘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不僅為了紀念——〈讀書〉精選》,《讀書》雜誌編,三聯書店,2007年;《傳燈——當代學術師承錄》,季劍青、張春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63. 大師的風姿──鄧廣銘先生與他的宋史研究,《文史知識》1998年第12期。
  64. 關於金朝開國史的真實性質疑,《歷史研究》1998年第6期。
  65. 説“漢人”──遼金時代民族融合的一個側面,《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
  66. 關於契丹、党項與女真遺裔問題,《大陸雜誌》(台北)96卷第6期,1998年6月15日。
  67. 最後的時光,《北京日報》1998年6月4日第7版。
  68. 十二世紀中葉中國北方人口的南遷,《原學》第6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4月。
  69. 《三朝北盟會編》研究(與鄧廣銘合著),《文獻》1998年第1期。
  70. 獨斷之學 考索之功——關於鄧廣銘先生,《中華讀書報》1998年1月21日第6版。
  71. 金代的一樁文字獄——宇文虛中案發覆,《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史學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72. 唐突歷史,《讀書》1996年第12期。
  73. 遼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會影響,《佛學研究》第5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6年。
  74. 金代土地問題的一個側面——女真人與漢人的土地爭端,《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4期。
  75. 金代雜税論略,《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3期。
  76. 金朝的民族政策與民族歧視,《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
  77. 金代“通檢推排”探微,《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4期。
  78. 渤海世家與女真皇室的聯姻——兼論金代渤海人的政治地位,《大陸雜誌》(台北)90卷第1期,1995年1月15日;《北大史學》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79. 金代户籍制度芻論,《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80. “博學於文 行己有恥”——鄧廣銘教授的宋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81. 論金代的物力與物力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1期。
  82. 鄧廣銘先生與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1994年第11期。
  83. 金代猛安謀克人口狀況研究,《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84. 金代户口研究,《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2期。
  85. 《契丹國志》與《大金國志》關係試探,《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1輯,中華書局,1993年。
  86. 范成大《攬轡錄》佚文真偽辨析——與趙克等同志商榷,《北方論叢》1993年第5期。
  87. 漢衝帝永嘉年號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年第4期。
  88. 書《金史·施宜生傳》後,《文史》第35輯,1992年。
  89. 關於《契丹國志》的若干問題,《史學史研究》1992年第2期。
  90. 《建康實錄》校點本訾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第4期。
  91. 再論《大金國志》的真偽——兼評《大金國志校證》,《文獻》1990年第3期。
  92. 辛稼軒《美芹十論》作年確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0年第2期。
  93. 《次柳氏舊聞》無《桯史》之名,《中華文史論叢》1989年第1輯。
  94. “春秋五霸”辨,《齊魯學刊》1988年第5期。
  95. 《青箱雜記》衍文發覆,《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8年第4期。
  96. 柳開生卒年辨正,《中國史研究》1986年第4期。
  97. 從《春秋左傳》看春秋時代的城市,《齊魯學刊》1985年第1期。
  98. 舊序新説,《書林》1984年第4期。 [3] 
  • 科研項目
項目性質
項目名稱
主持時間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項目
“契丹文字與遼史、契丹史:跨學科的民族史研究”
2007—2009年
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修訂工程子項目
《遼史》修訂
2007—2012年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歷史學視野中的正統論——以華夷觀念為中心”
2012—2015年
高校古委會2012年度規劃項目
“契丹小字詞彙索引”
2012—2014年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3年度重大項目
“北族王朝的政治文化特徵——以遼金為中心”
2013—2016年 [3] 
  • 科研獎勵
獲獎時間
獲獎作品
獎項
2004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0年
《遼金史論》
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0年
《遼金史論》
首屆鄧廣銘學術獎勵基金二等獎
2006年
《契丹名、字初釋——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父子連名制》
北京大學第十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0年
《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 

劉浦江人才培養

  •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史學史、宋遼金史專題
研究生課程:《四庫全書總目》研讀、《三朝北盟會編》研讀、《遼史》研讀、契丹小字石刻研讀、遼金史研究 [3] 
  • 教學獎勵
獲1996—1997學年度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3] 

劉浦江人物評價

劉浦江在鄧廣銘先生墓前,攝於2008年4月3日。 劉浦江在鄧廣銘先生墓前,攝於2008年4月3日。 [7]
“失去他,是北大中古史中心30年來最大的損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羅新評) [5] 
“他為穩固和發展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領先地位,嘔心瀝血,功不可沒。”(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榮新江評) [5] 
“浦江在學術上極為認真,真正可稱得上潛心治學。”(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原院長陳峯評) [6] 
“浦江之為人、治學、育才、理事,體現了北大歷史學系的百年流風,凜然正氣。人們如此懷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執着的學術追求並能堅持學術標準的人,一個純真的學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牛大勇評) [7] 
劉浦江道德文章堪為“當世中國遼金史研究第一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玉聖評) [5] 
劉浦江是“純粹的學者”。“他心裏有全局,博聞強記,學術治學非常自覺。”“敢作敢當,是非分明,從裏到外,都乾乾淨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鄧小南評) [5] 
劉浦江是“一位學術、品行都令我十分欽敬的朋友”。“在當今中國的學術界,像浦江兄那樣做學問一絲不苟,做人、做事也真摯端謹的人,實在不是很多……”(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辛德勇評) [5] 
“浦江是如今世上不多的理想主義者,更是孜孜以求的實踐者。學問中,他長於思辨,才華警敏;課業中,他誨人育材,為師有道;工作中,他坦誠執著,幹練高效。他的信念,他的追求,醇厚清介,高遠而切實。他以自己54歲的一生,以自己的學業成就、學術精神、學人氣質,詮釋着‘學者’二字的真切意涵。”(北京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評) [9] 
“可以説,國內遼金史學界的前沿,恐怕就得看劉浦江的研究成果。至於民族史,他專門學習契丹文字,利用契丹文墓誌進行研究,已經站到了國際學界的前沿。這樣的學者在國際契丹遼史學界恐怕也是少有的。”(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王小甫評) [10] 

劉浦江後世紀念

  • 輓詩
壯志難酬卻早殤,潸然灑淚哭穹蒼。相知始信流風遠,共事常欽意氣昂。松漠無垠馳範典,燕園有爾築榮光。我心已付墊江水,一路伴君渡海桑。(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牛大勇作《聞墊江噩耗,悼浦江遠颺》) [5] 
夜半應眠亦難眠,哀思無盡憶當年。坷坷坎坎登山路,點點滴滴印心田。揮筆勤耕真才俊,仗劍敢為好兒男。汝今一夢乘風去,天外流霞可壯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牛大勇作) [7] 
  • 遺體告別
2015年1月8日上午8:00,在重慶市墊江縣黃沙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2015年1月9日上午9:00,在北京市殯儀服務中心東北義園告別廳舉行告別儀式。 [2] 
  • 紀念文集
《大節落落 高文炳炳:劉浦江教授紀念文集》書影 《大節落落 高文炳炳:劉浦江教授紀念文集》書影
《大節落落 高文炳炳:劉浦江教授紀念文集》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發起,收集七十餘篇學者、師友追懷劉浦江教授生平、治學的紀念性文字,輔以劉浦江先生學術自述(摘自其日記、書信等)、論著目錄及輓聯等相關文字,以緬懷、紀念劉浦江先生的學術業績,弘揚其學術精神。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