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子泉

(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講師)

鎖定
劉子泉,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博士,國家級災害應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劉子泉,1979年出生于山東省,博士,講師。運動醫學碩士,預防醫學博士,國家級災害應急醫學救援隊隊員,主要從事災害救援醫學的科研與培訓工作。2012年參加了重大疫情救援防控,2013年參加了四川雅安地震災害的醫學救援工作,2016年參加812天津大爆炸現場醫學救援等任務。參與編寫多部國家衞生部緊急醫學救援培訓大綱及教材14部,並承擔多次培訓任務。主持科研課題6項,參與40餘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科研學術論文100餘篇;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獲批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8項;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
教育背景
2008/09 –2011/06,軍事醫學科學院,勞動衞生與環境衞生學專業,博士
2005/09 –2008/06,天津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
1998/09 –2012/06,武警醫學院,醫學實驗技術
工作經歷
2018/1-至今,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講師
2012/11-2017/12,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救援醫學研究所,講師
2012/07– 2012/10,武警後勤學院,臨牀醫學系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為高原醫學和救援裝備研究。
社會學術兼職
天津市救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防護分會理事
天津市預防醫學會勞動衞生與職業病分會委員
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代表性學術成果
【代表性論文】
l Liu Z#, Yang Z#, Lv Q, Ding H, Suo X, Gao H, Xin L, Dong W, Wu R, Fan H, Hou S*.Analysis of the three-tiered treatment model for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services after the Lushan earthquake.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2018,12(3):301-304
l Liu Z#, Xu C#, Zhang J, Chen Y, Liu X, Wu L, Zhang Z, Meng X, Liu H, Jiang Z, Wang T*.Functionally active rat S100A4 from a PCR-synthesized gene expressed in soluble form in Escherichia coli.Oncology Letters.2014,7(4):1179-1184.
l Yuan Y#, Liu ZQ#, Jin H#, Sun S, Liu TJ, Wang X, Fan HJ, Hou SK, Ding H*.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with the novel amino acid-porphyrin conjugate 4I: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PLOS ONE. 2017,12(5):e0176529.
【主要參與完成科研項目】
l 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2016YFC0802806,面向複雜災害環境下醫療救援的個體防護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示範,2016.07-2019.06,參與。
l 國家衞計委重大專項課題,201302003,突發公共事件衞生應急救援現場關鍵技術、流程規範應用性研究,2012.08-2015.07,參與
l 國家科技部重點支撐,2014BAK05B00,突發事件現場救助應急裝備研發,2014.01-2016.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71533008,基於協同學視角下案例推理的巨災型突發事件醫學應急救援風險分析及機制研究,2016.01-2020.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373108,S100A1對運動氧化應激損傷心肌線粒體功能調控, 2012.01-2015.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571224,擇時運動促衰老衞星細胞成肌分化中線粒體對生物鐘基因調控機制研究,2016.01-2017.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473265,基於案例推理的大型醫院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系統研究,2015.01-2018.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473264,地震帶不同景觀傳染病時空分佈規律及疫情應急處置優化策略研究,2015.01-2018.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470837,活性氧在運動誘導骨骼肌線粒體生物合成中的信號作用及其調控因素,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771048,線粒體融合與分裂的動態變化在運動能量代謝適應中的作用,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971421,S100A4蛋白對運動氧化應激心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的調控,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273745,基於差異蛋白組學的中醫辨證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機制研究,2014.01-2017.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31200894,運動促衰老衞星細胞成肌分化中線粒體嵴重構及活性氧調控機制研究,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81200223,轉錄因子ZNF580在缺血-再灌注腦損傷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2013.01-2015.12,參與
l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71303253,基於結構方程模型的武警部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能力評價研究,2014.01-2016.12,參與
【參編教材】
l 侯世科、樊毫軍主譯,災難醫學(第二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10,ISBN 978-7-117-25343-7
l 侯世科.樊毫軍主編,整合救援醫學,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01,ISBN 978-7-117-24996-6.
l 侯世科、樊毫軍主編,災難醫學.裝備篇,人民衞生出版社,2017.06,ISBN 978-7-117-23857-1
l 侯世科、樊毫軍主編,災難醫學.技術篇,人民衞生出版社,2017.06,ISBN 978-7-117-23856-4
l 劉洪濤主編.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軍隊衞生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1 ISBN 978-7-5679-0591-7
l 侯世科、陳鋒、樊毫軍主譯,高原病[M].北京:軍事醫學出版社,2016.12 ISBN 978-7-5163-0693-2
l 武警部隊衞勤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叢書:衞勤應急保障醫療技術手冊,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3.12 ISBN978-7-5433-3304-8
l 武警部隊衞勤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叢書:衞勤應急保障概論,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3.12 SBN978-7-5433-3303-1
【科技獲獎】
l 災害現場救援用便攜式連續性血液淨化機的研製,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軍隊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7
l 武警新兵高原習服特徵及促習服策略研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科學技術委員會,武警部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6,
l 益氣活血方逆轉壓力負荷性心肌肥大的實驗研究及機制探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科學技術委員會, 武警部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9
l 蘆山地震醫學救援的實踐研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武警部隊醫療成果獎,三等獎,2016
l 壓力負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大及逆轉的實驗研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科學技術委員會, 武警部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7
l 部隊災害救援行動中疫情傳播風險及防控對策研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科學技術委員會,武警部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5
l 早期控制感染及氧療對傷口癒合的應用效果研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武警部隊醫療成果獎,三等獎,2014
l 武警醫院醫療設備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建立與應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武警部隊醫療成果獎,三等獎,2012
【國家專利】
l 一種動物擠壓傷平台系統,中國專利, 授權, 專利號:ZL201520022179.0;
l CT擴展方艙車,中國專利, 授權, 2017.12.22-2026.12.30, ZL201621471938.2 ;
l CT方艙檢查牀減震裝置,中國專利, 授權, 2017.9.5-2026.12.30, ZL201621471939.7 ;
l 方艙起重裝置,中國專利, 授權, 2018.1.30-2026.12.30, ZL201621471940.X ;
【參與制定國家標準】
l 國家衞生部職業衞生標準:中國標準/輻射防護用參考人-第三部分主要生理學參數 ,GBZ/T 200.3-2014,2015 [1] 
參考資料
  • 1.    劉子泉  .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引用日期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