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友健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副教授)

鎖定
劉友健,男,2006年IEEE時空編碼國際會議主席,2014年IEEE/CIC國際通信會議技術聯合主席,2017年/2018年IEEE信息國際研討會主席,美國國家需要領域研究生援助獎學金項目副主任(Associate Director, Fellowship Program of Graduate Assistance in Areas of National Need),歐洲經委會研究生學習委員會成員,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副教授。 [2-4] 
劉友健於1989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93年7月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6年7月獲得北京大學電子學碩士學位;1998年3月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師從Michael P. Fitz;2001年1月—2002年8月擔任美國新澤西州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無線先進技術實驗室技術人員;2001年3月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師從:Michael P. Fitz和Oscar Y. Takeshita;2002年8月被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聘為助理教授;2006年擔任IEEE時空編碼國際會議主席;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擔任美國教育部“容災和互操作通信研究生課程”(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ram in Disaster-Tolerant and Interoperable Communications)聯合項目負責人和副主任;2007年擔任Asilomar信號、系統和中繼通道會議主席;2009年2月晉升為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副教授;2014年擔任IEEE/CIC國際通信會議技術聯合主席;2017年至2018年擔任IEEE信息國際研討會主席。 [2] 
劉友健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無線通信、網絡通信、信息技術理論和編碼理論。 [2] 
中文名
劉友健
外文名
Youjian Liu
畢業院校
俄亥俄州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劉友健人物經歷

1989年,劉友健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93年7月,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
1996年7月,獲得北京大學電子學碩士學位。
1998年3月,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師從Michael P. Fitz。
2001年1月—2002年8月,擔任美國新澤西州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無線先進技術實驗室技術人員。
2001年3月,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師從:Michael P. Fitz和Oscar Y. Takeshita。
2002年8月,被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聘為助理教授。
2006年,擔任IEEE時空編碼國際會議主席(Session Chair, Space-Time Coding,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2006年8月—2011年8月,擔任美國教育部“容災和互操作通信研究生課程”(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ram in Disaster-Tolerant and Interoperable Communications)聯合項目負責人和副主任。
2007年,擔任Asilomar信號、系統和中繼通道會議主席(Session Chair, Relay Channels,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 Systems and)。
2009年2月,晉升為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副教授。
2014年,擔任IEEE/CIC國際通信會議技術聯合主席(Technical co-Chair, IEEE/C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2017年—2018年,擔任IEEE信息國際研討會主席(Local Arrangement Chair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劉友健主要成就

劉友健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友健的研究興趣涉及通信、推薦、遊戲(MIMO)無線通信網絡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估計和同步(網絡)信息理論;網絡分析的隨機幾何;軟件定義無線電(SDR)空時編碼;ldpc /Turbo編碼(Al and Machine Learning for Communications, Recommendations, Games(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Estim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Network) Information TheoryStochastic Geometry for Network Analysis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Space-time CodingLDPC/Turbo Coding)。 [5] 
  • 學術論文
據2023年10月AMiner平台數據,劉友建已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被引2100餘次,H-Index:24。 [1] 
[1]Vincent K. N. Lau,Youjian Liu,Tai-ann Chen.On the design of MIMO block-fading channels with feedback-link capacity constraint[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04.
[2]Wei Dai,Youjian Liu,Brian Rider.Quantization Bounds on Grassmann Manifolds and Applications to MIMO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8.
[3]El Gamal, H.,A. R.Jr. Hammons,Youjian Liu,M. P. Fitz,O. Y. Takeshita.On the design of space-time and space-frequency codes for MIMO 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3. [1] 
[4]Youjian Liu,Michael P. Fitz,Oscar Y. Takeshita.A rank criterion for QAM space-time code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2.
[5]Y. Liu,M. P. Fitz,O. Y. Takeshita.Space-time codes 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design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2001.
[6]Youjian Liu,Lau, K.N.,Takeshita, O.Y.,Fitz, M.P.Optimal Rate Allocation for Superposition Coding in Quasi-Static Fading Channel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ISIT),2002.
[7]Prasanna Madhusudhanan,Juan G. Restrepo,Youjian Eugene Liu,Timothy X. Brown,Kenneth R. Baker.Downlink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A Generalized Shotgun Cellular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14. [1] 
[8]Zhiqiang Cui,Zhongfeng Wang,Youjian Liu.High-throughput layered LDPC decoding architecture.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Systems,2009.
[9]V. K.N. Lau,Youjian Liu,T. -A. Chen.Capacity of memoryless channels and block-fading channels with designable cardinality-constrained channel state feedback.V. K.N. Lau,Youjian Liu,T. -A. Chen.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4.
[10]Prasanna Madhusudhanan,Juan G. Restrepo,Youjian Eugene Liu,Timothy X. Brown.Downlink coverage analysis in a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2012. [1] 
  • 學術交流
劉友建於2005年5月分別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作了題為“反饋對通信系統的影響:容量和複雜性”(The impact of feedback 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pacity and complexity)的學術報告。2008年3月分別在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了題為“有限反饋的無線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limited feedback)的學術報告。2007年9月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作了題為“基於有限速率反饋的通信容量與性能分析”(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finite rate feedback)的學術報告。 [2] 
  • 科研獎勵
劉友建發表在《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的論文——“全速率時空渦輪碼”(Full Rate Space-Time Turbo Codes),獲得2001年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學院電氣學系研究生優秀論文二等獎。 [2] 

劉友健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截止到2022年2月,劉友建已培養畢業學生19位。 [2] 
學生姓名
畢業時間
學生類別
哲鋒(Zhe Feng)
2021年
博士
楊萬山( Wanshan Yang)
2021年
博士
劉志遠(Zhiyuan Liu)
2021年
博士
李星(Xing Li)
2016年
博士
戴偉(Wei Dai)
2007年
博士
Anvesh Reddy Yalla
——
碩士
Karthik Kalyani Vijaya kumar
——
碩士
Prasanna Madhusudhanan
2013年
碩士
肖軍(Jun Xiao)
2010年
碩士
徐斌(Bin Xu)
2008年
碩士
Mike Lipney
2005年
碩士
維賈伊納(Vijay Nagarajan)
2004年
碩士
卡米爾·諾菲(Camille Noufi)
——
理學學士
安德魯·瓊斯(Andrew Jones)
2016年
理學學士
維克多·帕拉西奧斯(Victor Palacios)
2016年
理學學士
尼爾·德布爾(Neal DeBuhr)
2016年
理學學士
馬可·邦達洛(Marko Bundalo)
——
理學學士
參考資料: [2] 

劉友健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1996年—1997年
俄亥俄州立大學獎學金
1999年
美國Phi Kappa Phi榮譽協會會員(Member, The National Honor Society of Phi Kappa Phi)
2005年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青年教師發展獎
參考資料: [2] 

劉友健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1998年—
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成員
2002年
IEEE全球電信大會(Globecom)評審組織者
IEEE國際研討會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2003年
IEEE無線通信與網絡會議評審員
2004年
IEEE無線電MIMO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無線通信軌道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2005年
IEEE車輛技術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2006年
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國際研討會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國際研討會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2007年
IEEE車輛技術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提案審稿人
2008年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2009年
國際無線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IEEE車輛技術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2010年
IEEE車輛技術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2011年
IEEE車輛技術技術項目委員會委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2012年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無線通信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2013年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無線通信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2014年
IEEE國際會議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無線通信技術計劃委員會委員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2015年
IEEE全球電信技術計劃委員會成員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