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冰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

鎖定
劉冰,曾用名姚發光,1921年12月生於河南省伊川縣。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赴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1939年7月起先後任八路軍129師隨營學校政治部青年股股長、抗日軍政大學第六分校政治部幹事。1947年8月起歷任河南省澠池縣、宜陽縣縣委書記兼縣大隊政委,豫西區黨委青年科科長兼青聯主任。1949年4月起先後任中共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書記,後兼任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河南省書記等。1953年5月起先後任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青農部部長、辦公廳主任。1956年8月起歷任清華大學黨委第一副書記,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打擊迫害。1978年12月起先後任蘭州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兼蘭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共甘肅省委副書記。1986年5月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劉冰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衞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衞委員會顧問。
2017年7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1] 
中文名
劉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1年12月7日
逝世日期
2017年7月24日
曾用名
姚發光

劉冰人物事蹟

                          劉冰同志 劉冰同志 [2]
劉冰,1921年12月出生,河南伊川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延安抗大學習,結業後曾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幹部學校青年工作股股長,抗大六分校青年幹事,中共沁水縣工作委員會委員兼青年聯合救國會主席,太嶽嶽南地區青年救國聯合會主席,中共澠池縣委副書記、宜陽縣委書記,中共豫西區黨委青年工作科科長,豫西解放區青年聯合會主任等。1949年後,他先後擔任中共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員會書記,青年團河南省委書記,團中央辦公室主任、辦公廳副主任、農村青年工作部部長。1955年到中央高級黨校學習。 [2] 

劉冰在清華大學

1956年,劉冰同志到清華大學工作。5月,在清華大學第一次黨代會上,當選為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從此直到1966年“文革”爆發,他一直擔任校黨委第一副書記,協助校長兼黨委書記蔣南翔同志,主持黨委日常工作,健全學校領導核心,加強黨組織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主持制定黨的工作及學生工作若干條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清華、為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奉獻了智慧與心血。
1959年2月,在清華大學第二次黨代會上,劉冰代表第一屆黨委作工作報告。在回顧和總結學校工作時,劉冰指出:“我們學校已經初步形成為教學、生產、科學研究的三聯基地”,並從四個方面總結了工作中的經驗。 [2] 
1962年5月5日,清華大學召開第三次黨代會,選舉中共北京市第三屆代表大會的代表。根據北京市委分配的名額,大會選出清華大學出席第三屆市黨代會的正式代表11人、候補代表2人。劉冰得票263票,票數最高。 [2] 
1962年10月,清華大學第四次黨代會召開,劉冰再次代表黨委作工作報告,回顧了三年多來的主要成績,指出“解放以後,清華大學經歷了1952年以前、1952年以後學習蘇聯進行教學改革以及1958年以後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3個階段”。 [2] 
“文革”爆發後,劉冰同志被打倒。1970年,才被“結合”進當時的領導班子,任校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在風雨如晦的歲月裏,劉冰同志努力堅持黨的路線和實事求是的方針,盡力開展工作。
面對“四人幫”及其爪牙們的倒行逆施,劉冰進行了多次抗爭。1975年8月和10月,劉冰同志先後兩次與惠憲鈞、柳一安、呂方正等聯名寫信給鄧小平副主席轉呈毛澤東主席,揭發被“四人幫”安插在清華大學的黨委書記遲羣等人的嚴重問題,被指為“誣告信”,再次受到錯誤批判,並由此引發了全國“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 [2] 
直到1978年,清華大學黨委報請黨中央批准,給劉冰同志平反。此後,他遠赴西北,擔任蘭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甘肅省副省長,中共甘肅省委副書記兼秘書長、常務副書記,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 

劉冰在蘭州大學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蘭州大學進入自身發展的轉折點。時任中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的宋平同志以多種方式誠懇邀請劉冰到蘭大工作,劉冰毅然接受邀請來到大西北,從此與蘭大結下了不解之緣。1978年12月9日,劉冰下了火車立即來到蘭州大學。教育部高教司蘇興、甘肅省教育局局長劉海聲等同志出席了蘭州大學黨委常委擴大會議,宣佈劉冰同志到職。很快,在冬日寒冷的蘭大校園,細心的蘭大師生會發現,校園裏的小道上、食堂餐廳、學生宿舍、職工住宅區、教學樓、實驗樓裏,經常會出現一位陌生的長者。他中等個兒,略瘦,穿一身有些褪色的藍布中山裝和一件草綠色的棉軍大衣,戴一副深色邊框眼鏡,面容和善,平易近人。他走遍蘭大每一個角落來掌握情況,使得蘭大師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加強宣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劉冰要求宣傳好事例,通報批評壞事例。對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劉冰在全校幹部教師大會上生氣地説:“辛勤勞作的農民們如果知道大學裏還有人這樣糟蹋糧食,會拿扁擔來教訓他們的。”這給在場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許多年後,他們還清楚記得劉校長這番充滿感情的話。 [3] 
劉冰任校長期間面臨最大困難是師資奇缺。經過十年浩劫,當時的蘭大已然元氣大傷。據校史專家張克非介紹,當時蘭大全校只剩20多位教授,一些“文革”期間入校的工農兵大學生因為基礎薄弱,不能勝任教學,更無力開展科研。面對無米下鍋的境地,劉冰果斷提出將學校工作重心轉向教學科研,從“依靠什麼人”“辦什麼樣的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三方面入手,全面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探索適合蘭大的辦學之路。為解決師資問題,劉冰大膽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給“文革”期間受衝擊的老教授摘帽子,大力支持他們上講台;同時將專業能力強的老師破格晉升職稱,讓一批老講師升為教授。 [3] 
劉冰喜歡和學生們交朋友,他曾在校常委會上講:“我們當領導的要和學生交朋友,要與青年人有共同語言,否則怎麼去教育他們?和廣大學生團結在一起,我們做工作才主動。”特別是他剛到學校那段時間,每天晚飯後8點到10點,幾乎成為他接觸學生的固定時間。1979年元旦,經濟系78級學生精心籌備了一場迎新晚會,大家邀請剛來不久的劉冰校長參加。過後,大家都在想,咱們這麼小的一場班級晚會,劉校長十有八九是不會來的。沒想到,劉冰校長準時到來,整個晚會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他衣着樸素,風度謙和,一來便與大家説笑。晚會即將結束時,劉冰校長還亮開嗓子為同學們演唱了《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當晚,劉校長還應邀出席了歷史系78級等很多班級學生組織的迎新年聯歡晚會。 [3] 
劉冰作為黨委書記兼校長,後來又擔任副省長、甘肅省委副書記等繁忙的黨政工作,但他始終心繫學校師生,留下許多故事。歷史系1978級有一位來自四川農村的同學,當小學教師的父母因為歷史問題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他也受到牽連,在村裏備受歧視和凌辱。恢復高考後,他想方設法偷偷報名參加考試,並以優異的分數被蘭州大學錄取。他按照錄取通知書上的報到日期,提前在夜色中悄悄乘火車到學校。但開學後,他家所在的生產大隊卻給學校發來公函,強烈要求學校取消“反革命狗崽子”的學籍,將他遣返回農村繼續勞動改造。這位同學聞訊後憂心如焚,坐卧不安。無奈中,他到劉冰校長家樓下等候。劉冰校長回來時把他帶到住所,仔細聽了他的傾訴,略加沉思即拍着他的肩膀説,你能上學真是太不容易了,以後就安心學習,學校一定會保護你的。 [3] 
劉冰非常重視校園綠化,經常強調環境對培養人才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大量種草,要求做到‘黃土不見天’。他還提出引進優良樹種,在學校門口種雪松。原本計劃購買5棵雪松苗,園林局根本不同意轉售樹苗,劉冰親自與主管園林局的任震英副市長聯繫後,才得3棵雪松。 [3] 
有人曾問過劉冰,以前是否想過到蘭大來工作會有這麼多困難,對自己的選擇有沒有後悔過?劉冰堅定地回答,自己不後悔,正因為有這麼多困難,才需要共產黨員挺身而出,和大家一起去克服。 [3] 
1984年,劉冰調離蘭大,主持學校工作五年多。有人説,劉冰在蘭大工作的5年,是學校發展最快、成績最多的5年,然而他本人卻常説,這一切都得益於數代蘭大人厚積薄發的堅實基礎。離開蘭州大學後,劉冰也始終心繫蘭大,時刻關心廣大師生員工和學校的變化。93歲時還親筆題寫寄語:“祝蘭大越辦越好,要走在全國大學的前面。”體現了老校長對蘭大的一片深情與期盼。 [3] 

劉冰逝世緬懷

劉冰同志因病於(2017年7月24日14時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2] 
7月30日上午,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蘭州大學原黨委書記兼校長劉冰遺體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馬凱、劉延東、張春賢、趙樂際,胡錦濤、李鵬、朱鎔基、温家寶、宋平(與夫人陳舜瑤)、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等贈送花圈,對劉冰逝世表示哀悼。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