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亞東

(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委員)

鎖定
劉亞東 [19]  ,南開大學二級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原院長,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理事長,科技日報原總編輯 [4]  [7]  [32-33]  。現任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委員 [30]  [31] 
劉亞東於1979年9月—1984年7月就讀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84年9月—1987年7月就讀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畢業後獲得工學碩士學位;1987年8月—1989年9月,任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諮詢研究員;1989年9月—1992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關係與國際組織專業,畢業後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92年8月—2019年7月任職於《科技日報》社,歷任記者、新聞中心主任、副總編輯;1993年9月赴摩納哥蒙特卡洛報道2000年奧運會申辦活動 [9]  ;1994年—1999年任《科技日報》駐聯合國暨紐約首席記者;2000年獲評為“高級記者” [24]  ;2003年任《科技日報》社編委 [25]  ;2007年獲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11年獲評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10]  ;2014年任《科技日報》總編輯 [28]  ;2019年7月—2021年9月,任南開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籌)院長、教授、南開大學傑出教授 [6]  ;2021年9月任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南開大學傑出教授。 [1]  [4] 
劉亞東主要研究方向為傳播理論與實踐,科技發展及創新路徑等。 [4] 
中文名
劉亞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2年1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4] 
北京大學 [4]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世界科技的歷史》《是什麼卡住了我們的脖子》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劉亞東人物經歷

1962年1月,劉亞東出生。 [19] 
1979年9月—1984年7月,就讀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84年9月—1987年7月,就讀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畢業後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1987年8月—1989年9月,任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諮詢研究員。
1989年9月—1992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關係與國際組織專業,畢業後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4] 
1992年8月—2019年7月,任職於《科技日報》社,歷任記者、新聞中心主任、副總編輯。
1993年9月,赴摩納哥蒙特卡洛報道2000年奧運會申辦活動。 [9] 
1994年—1999年,任《科技日報》駐聯合國暨紐約首席記者。
2000年,獲評為“高級記者”。 [24] 
2003年,任《科技日報》社編委。 [25] 
2007年,獲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2011年,獲評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10] 
2014年,任《科技日報》總編輯。 [28] 
2019年7月—2021年9月,任南開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籌)院長、教授、南開大學傑出教授。 [6] 
2021年9月,任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南開大學傑出教授。 [1]  [4] 

劉亞東主要成就

劉亞東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92年起,劉亞東參加和組織了一系列中國國內外重大事件和活動的報道,寫出眾多有影響有份量的各種體裁的作品,總計150餘萬字;1994年—1999年,劉亞東足跡遍及美國48個州,對當地科技、經濟、教育、社會、文化以及風土人情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報道;1996年,走訪美國肯尼迪太空中心後,發表了通訊文章“通向人類最後的邊疆”;1999年7月,發表的題為“大漠深處有綠洲”的新聞調查,成為當時中國公益類科研院所改革的風向標;1999年,國慶50週年大閲兵,撰寫3000言通訊“我們走進新時代——國慶閲兵羣眾遊行大寫真”;1999年11月19日澳門迴歸當晚,寫成3000言特稿“牽你的手,澳門你好——喜迎澳門迴歸天安門廣場即景”;2006年1月,全國科技大會召開前夕,國務院領導要求《科技日報》儘快發表一篇關於三代領導人論科技與創新的文章。劉亞東在不到24小時裏完成了述評“為了共和國的今天和明天”。文章系統地回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科技事業的發展。 [9]  [29] 
每作一篇科技報道,劉亞東都力爭用淺顯的文字,將新聞主題準確、通俗地表達出來。“超越黑暗”“地方科委工作的幾個亮點”“探究諾貝爾為何不設數學獎”“今年最後一分鐘有61秒”“舊鞋子與新地板”“蘭迪不信邪”“氣象預報:能掐會算美國佬”“彗星好覓,飯碗難尋”等都堪稱典範;劉亞東關於一些重大題材的新聞報道,如“總書記的科技情結-江澤民同志關懷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海納百川,播種未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現在進行時”“為了共和國的今天和明天——重温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關於科技和創新的論述”等,都在科技界引起反響,獲得中央領導同志和讀者的好評。 [9] 
  • 學術論文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2004年
科技新聞的熱點、冰點和盲點
2009年
強化對外傳播,實現國家利益
突破重圍,浴火重生——關於傳統媒體應對新興媒體挑戰的思考
解析科技新聞傳播規律
《中國記者》
在國際輿論大格局中謀求重點突破
2012年
當好記者不容易
2014年
科技新聞評論大有可為——從《科技日報》的“總編輯圈點”欄目説起
2016年
走出科技人物通訊寫作的誤區
《青年記者》
2020年
讓真相在混沌中脱穎而出
《雲南報業》
打贏“信疫”阻擊戰
《新聞文化建設》
2021年
守住情懷,轉變觀念,擁抱技術
契約精神與企業合規建設
“卡脖子”表象的背後
發展互聯網時代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學教育
《青年記者》
2022年
互聯網治理要義在於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
遏制網絡虛假新聞要從內容生產源頭做起
傳媒
教育元宇宙視域下的新聞傳播學課程優化與人才培養
2023年
我們為什麼要辦元宇宙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媒介 新開端 新賽道
元宇宙媒介形態的建構與重塑
大語言模型引領內容生產方式變革
《傳媒》
三項中國新聞獎背後的故事
《新聞戰線》
參考資料 [5] 
  • 學術專著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備註
2004年
合著(第一作者)
2007年
編著
2011年
獨著
2012年
《圈點每日全球科技》
獨著
2018年
編著(第二作者)
2019年
編著
參考資料 [5] 
  • 科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擔任角色
2001年1月—2003年12月
農村與社會發展信息資源共享關鍵技術
科技部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課題
項目主持人



2014年11月—2020年1月
互聯網時代科技新聞傳播規律探索
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資助項目
2015年—2017年
新形勢下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路徑研究
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專項
2016年
互聯網國外科技動態快報
科技部專題項目
參考資料 [4]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93年
我搶到了101全會開幕式鏡頭 [29] 
中國體育好新聞通訊三等獎
1996年
楊振寧縱論科技精英下 [24] 
中國國際新聞獎二等獎
1998年
為人類智慧喝彩 [24] 
中國國際新聞獎二等獎
2003年
由高官落選院士想到的 [29] 
中國新聞獎文字言論類二等獎
2005年
三峽工程自主創新的新聞調查 [29] 
“科技好新聞”獎
2006年
“院士造“院士’的反”值得喝彩嗎 [29] 
中國新聞獎評論類三等獎
地學科研愁的是“沒人花錢” [29] 
中國新聞獎消息類二等獎
青藏鐵路 [29] 
中國新聞獎系列類三等獎
為了共和國的今天和明天——重温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關於科技與創新的論述 [29] 
“科技好新聞”獲
2016年
別拿呦呦説事兒 [15-16] 
2017年
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學的力波 [13-14] 
2019年
是什麼卡了我們的 [11-12]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14年12月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新聞論壇”年會 [22] 
廣東珠海
2017年4月
中國報協五屆三次理事會暨中國報業發展大會 [20] 
海南海口
2017年11月
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青島峯會暨中國傳媒融合發展年會 [21] 
山東青島
2018年12月
第五屆中國報業新媒體大 [18] 
浙江瑞安

劉亞東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劉亞東講授名師引領通識選修課“互聯網時代的新聞素養與傳播策略”“融媒體環境中新聞實務前沿(現弘揚長江精神,守護新聞理想)”等。 [4] 
  • 培養成果
2023年4月,劉亞東指導的學生張強羽的碩士學位論文“鴻溝與衝突:易地扶貧搬遷移民的媒介使用與滿足研究”獲得2022年天津市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8] 

劉亞東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8年
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 [10] 
2010年
2015年
中國科技傳播獎 [4] 
-

劉亞東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2年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校友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 [26] 
2015年
中國報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9] 
2016年6月
南開大學職教授 [10] 
2017年5月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校友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 [27] 
2018年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 [23] 
2023年2月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3] 

劉亞東人物評價

“劉亞東兼備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種知識背景,具有深厚的新聞理論功底和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中國科技的理解以及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的把握具有獨到見解。”(時任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評) [10] 
“劉亞東為學校(南開大學)人才培養、推動媒體與南開大學深度合作等作出了積極貢獻。”南開校友總會評) [10] 
“劉亞東兼備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背景,良好的外語條件和長期在國外工作的經歷,使其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並得以在全球化高度上開展新聞實踐。”(中國國際科教影視展評暨製作人年會評) [2] 
“是塊工程師的好材料。”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授葛成輝評) [9]  [17] 
“如果把劉亞東比作一種石頭,渾然天成的上乘雞血石顯得頗為貼切。因為它生就血性筋脈,浸透天地靈性,典雅華貴卻不失踏實平易;龍生九子,人生百相。聰慧靈氣,似乎最是讓人嫉羨、卻又讓人仰止的一種天分。正如雞血石,林林總總,雖各有豔麗之處,卻難得一方天生奇材,不明言,不道破,便知價值幾何。劉亞東就是這樣一個人。”(《青年記者》評) [9] 
“他(劉亞東)是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的高才生,是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的佼佼者;在記者崗位上,他是衝鋒陷陣的突擊戰士;在編輯崗位上,他是匠心獨具的幕後英雄;作為一名報人,劉亞東表現出很強的策劃和組織能力,並能以敏鋭的新聞嗅覺抓住那些幾乎擦肩而過的報道線索。”(新華網評) [24] 
“亞東(劉亞東)懂新聞,而且會寫新聞。”(《人民日報》原總編輯範敬宜評)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