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

鎖定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評選活動,於2016年11月2日揭曉。 [1] 
中國新聞獎是經中央宣傳部批准的全國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
中文名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
揭曉時間
2016年11月2日
主辦單位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
批准單位
中央宣傳部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台電視台新聞網站的256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3件,一等獎4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85件,三等獎128件;
獲本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的新華社通訊《勝利的號角·和平的宣示》描寫細膩,現場感強、歷史感強,充分展示中國人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決心;人民日報評論《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面社會現實,生動、鮮活地闡釋重大而又深刻的時代主題,思想性強,説理性強,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磅力作;中央電視台電視消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選材精心,以鏡頭語言呈現紀念大會莊重熱烈氛圍,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重要歷史現場。獲一等獎的四川日報文字消息《629户人的藏鄉走出359名大學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系列《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江蘇廣播電視總枱電視訪談《老馮家的“傳家寶”》等作品角度新穎,報道生動鮮活,體現了記者敏鋭的洞察力和深入紮實的採訪作風。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採訪製作的《Who is Xi Dada?》生動活潑地展示了外國留學生眼中的中國領導人的形象,語言清新,形式新穎,充分體現了新媒體的特點。獲新聞名專欄的經濟日報《視點》、長江日報《市民大講堂》、江蘇廣播電視總枱《網羅天下》、大眾網《獨立調查》等欄目深入解析社會熱點,積極迴應大眾關切,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傳遞社會正能量,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體現了媒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 [1]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特等獎

勝利的號角·和平的宣示
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3]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629户人的藏鄉走出359名大學生
漠視生命是最可怕的沉淪
中國故事,更精彩的書寫還在後面
五問中國經濟
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誠信
“為什麼2元錢的‘救命藥’沒有人做?”
義烏最美民工張明偉:“東家”比我更需要這筆錢
9月4日《解放日報》要聞1—4版
一位財政部長的兩份遺囑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中國首次以盛大閲兵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
大活人“自證活着”是何方規矩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
尋找方大曾——兩代記者穿越時空的對話
冰雪五環、聚焦冬奧——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揭曉
生命緣——請你替我活下去
大國工匠
老馮家的“傳家寶”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考古發掘系列現場直播
9月3日《新聞聯播》
政府敢啃“硬骨頭”,市場才能有“肉”吃
千年大墓 驚世挖掘——南昌海昏侯墓出土
解放軍報創刊60週年 習主席親手發微博向廣大官兵祝賀新年
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
視點
廣安觀潮
啄木鳥在行動
市民大講堂
In Ba Ku Ba Gida(有你就有家)
百姓故事
新聞聯播
網羅天下
世相
獨立調查
把握對外傳播的時代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對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週年重要指示精神
《習主席來了》(Who is Xi Dada?)(網絡訪談)
Форты Японской Квантунской армии(要塞作證)(電視紀錄片)
中國軍隊援非抗擊埃博拉系列報道(文字系列)
聞歌識中國(廣播系列)
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成效明顯(文字消息)
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海(電視專題) [4]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我首批自主培養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拿到“海天通行證”
我區將加入絲綢之路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
700噸氰化鈉已找到 尚未發生大範圍泄漏
中國新發射衞星有望揭開暗物質之謎
鹽池縣扶貧貸款零違約
農民租飛機給農田噴藥
600家店鋪為拾荒阿婆攢紙箱
紀委收到賀卡拍案:頂風違紀,查!
不“唯GDP”並非“去GDP”
“怎麼證明我媽是我媽!”
要幫進城農民算好三筆賬
女環衞工6年拽回5名輕生者
十幾年搬不掉一個“籌”字?
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如何“治病救城”?
改革強軍 奮楫中流
福彩曝黑幕 中彩在線高管涉數十億利益輸送
便民銀行開到村民家門口——本市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調查
在這裏,找到患者信任的理由
一粒種子的世界較量
“這個採購方案,我有不同看法!”——陝鋼實行職工民主監督評價會制度二三事
青海新能源有“鋰”走遍天下
一對80後“羊倌”的辯證人生觀
“無媽鄉”孩子的淚與愁——湖南省邵陽縣黃荊鄉“失母兒童”羣體調查
2014年正風反腐N個“沒想到”
尋訪抗戰老兵記者
向4S店“黑幕”宣戰
2月19日《河北日報》一版
10月7日《中國婦女報》要聞1—4版
高天厚土
戈壁紅柳
夕陽之下,一如你從未離開
綠化大漠不是夢
田徑世錦賽短跑項目颳起中國旋風
手機時代我們的面孔
飛來“瘋”
山東平邑“12·25”石膏礦垮塌事故第六天發現8名被困礦工 救援加速推進
簡政放權下級部門如何接得住
民意被滿意 民眾不滿意
豐年更憂糧安
石鼓 廣州——千里共家園
圍繞大氣環境監測點限行,保定徐水上演現實版“掩耳盜鈴”
“並肩”——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系列報道
幸福歡歌50年
為了72個老兵
我要找到你——首屆中國尋親大會現場直播
9月10日《天下財經》
黑龍江省規模最大合作社聯社誕生
被操控的檢測
反腐重在依法治權
靜默的山碑——長渠如歌 紅旗渠通水五十週年記
《“一帶一路”特別報道:數説命運共同體》第一集《遠方的包裹》
黑暗中的風景
情繫梁家河
關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
祥和的新疆齋月
圓珠筆挑戰高端製造
湟魚洄游季 探秘青海湖
11月27日《國際時訊》
請勿妄測中國勝利日大閲兵
解讀“安倍談話”:假道歉、真作秀、表裏不一
證在説歷史
攜手同心 共克時艱——“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
“老”評彈的新發展:年輕管理團隊的互聯網+眾籌推廣
公僕“趕考”記
精準識別的“密碼”
媒體“涉恐”新聞的倫理探討
網絡新聞信息傷害的應對與規制
歷史傳播中電視媒體的擔當與創新——以北京衞視《檔案》欄目為例
小記者,撬動都市報媒體融合的一着好棋
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數字報業轉型路徑探索
文新結合 實踐提煉 以獎促刊——江西日報《井岡山》副刊作品蟬聯中國新聞獎的啓示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如何做好對台傳播
重大主題報道如何做到“三品合一”——以江蘇廣電總枱全媒體系列節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為例
春華秋實——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坐牀二十週年特別紀念(廣播專題)
THE HEROES TIME FORGOT (被遺忘的英雄們)(文字深度報道)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第二季)(電視系列)
鐘聲(報紙專欄)
孔府檔案(電視紀錄片)
Xi -- A tough man with a tender heart (習近平的“剛”與“柔”)(文字通訊)
印度總理莫迪參觀兵馬俑(新聞攝影)
“殉教天堂”的謊言(電視專題)
China Voice(中國聲音)(新聞專欄)
為和而不同的“黃金時代”喝彩(文字評論)
直面霧霾:中國空氣污染治理之戰(廣播訪談)
Life of a Living Buddha (一位活佛的生活)(新聞特寫) [5]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污水處理站建成三年未見一滴水
榆林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治理
伊寧市推動建立各民族互相嵌入式居住結構
流失境外的32件珍貴文物迴歸甘肅
國際黃金定價發出“中國聲音”
浙江提前高標準消除絕對貧困
邯鄲在全國首創“閉合清欠”
法治之手解開彩石山莊“死結”
湖北鄂州盤活騰退超標辦公用房
把七千多人信息裝在腦子裏
政府買保險為甬城裝上“安全閥”
12元高温津貼竟被剋扣9元
重塑文藝評論的“剃刀”精神
別拿屠呦呦説事兒
不信東風喚不回——也説李嘉誠撤資 
Shambaugh China essay in shambles(沈大偉混亂的中國論文)
黨員畢福劍必須講規矩
重視改革的“慢變量”
看攤混事之風當剎
我要和維吾爾族兄弟共同致富
銀川全城接力讓抗戰紀念章回家
MERS廣東狙擊戰
草莓農殘超標緻癌,是真的嗎?
寧鄉農民自掏23萬元在韓媒登廣告
給牛肉麪加點“文化味道”
插翅難逃——2015“天網”行動首戰紀實
旅長原本是師長
高日罕山下的生命迴響
“黃繼光堵槍眼時,我在現場!”
引鳳還巢啓示錄
樂觀前景下的現實困境——養老專業畢業生求職觀察
直過民族過得好嗎?
金堂南充兩大火電項目為何被叫停
犧牲
一位記者腳下的路
四合院裏私挖18米深地下室致塌陷
我不後悔,因為我救了一條命
河北幹部掛職北京2015答卷
城市工匠的堅守與革新
抗擊埃博拉
揭秘青蒿素和廣東的故事
“追憶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系列報道
中國高鐵一線調查系列組合報道
“‘一帶一路’萬里行”特別報道
9月23日《中國航天報》長六專題4版
7月6日《科技日報》一版
7月9日《北京晨報》特別報道 A14—A15版
尋找湮滅的名字(上、下)
亞馬遜向下,誠品向外,我們向哪
在火中生蓮
酒駕臉譜
暴雨襲荊楚
親歷尼泊爾震後:整座城市都在艱難癒合累累傷痕
跨省上班族
爆炸之後
西漢海昏侯墓發掘進行時
粉飾
無可奈何
誰説問責不狠
兄弟,我們一起上去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今天開工 兩岸共飲一江水指日可待
五年回遷成奢望,31户居民合法權益誰來保障?
莫讓標準成為創新的絆腳石
重走台灣義勇隊“復疆”路
龍江土地確權引領中國“新土地革命”
為了讓納格拉鼓再次響起
尋訪華南抗日“第一槍” (揭曉後,撤銷獲獎資格)
放飛“重樓夢”——對話創業冠軍陳飛宇
“我的區縣我的家,我們一起來勾畫”:對話區縣委書記
12月28日《全市新聞聯播》
鶴舞高原描繪美麗畫卷 我區成黑頸鶴“越冬樂園”
山水畫換進度表 優劣公開曬排名
上海:完成世界首例“廢棄肝臟救治肝病患兒”手術
【湖北荊州7·26手扶電梯事故追蹤】事發前5分鐘發商場監控視頻曝光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國製造?
別讓衚衕味兒淡了
“三改一拆”該拆不拆 難在哪兒?
“蛟龍”的第100次深潛—中國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科考紀實
爸爸陪我當村警
老何告官記
永遠的薩克斯
愛灑隴原
特別策劃——為勞動者計步
尋找母親
新絲路上浙江人
督履職 促發展 惠民生 ——2015湖北媒體問政
鳩山由紀夫: 特立獨行的日本政治家
8月13日《新聞夜線》
10月5日《廣東新聞聯播》
取消户籍學歷限制,讓創業創新成為更多人的機會
人民網評:喜看中國互聯網排雲而上
《你好,中國》第三季(青春季)
智慧中國 互聯世界——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專題 
好人365——講述中國人的精彩故事
英烈祭 民族魂 中國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
India seeks for better ties with China
抗戰口證大搶救·烽火歲月
龍江創客擁抱“互聯網+”大時代
突發事件,靠什麼終結輿論追問?
新媒體挑戰下,欠發達地區縣級民族報轉型之惑
從七家中國媒體實踐看海外社交平台媒體傳播效果評估
藏語廣播在新媒體衝擊下的發展探索
城市電視台電視問政節目的探索與思考
用副刊演繹一座城市 ——以新民晚報“夜光杯”為例
全媒體時代黨報副刊的“本土化”意識
新媒體時代城市電視台的轉型與發展
韓國正值中國風時代(文字系列)
“芷江受降”彩色照片首次公佈(電視消息)
“祖國派軍艦接親人們回家”(文字通訊)
致遠艦,你在這裏!(廣播專題)
罪與罰——徐州審判日本戰犯秘聞(廣播專題)
全國首箇中緬貨幣兑換中心落户瑞麗(文字消息)
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文字系列)
謊言包裝下的“遷徙聖戰路”(電視深度報道)
一位從天津出發的“白求恩”(文字通訊)
China, US work to clear legal hurdles(中美兩國聯手合作清除法律障礙)(文字消息)
歷史不應忘記也無法割斷(文字評論)
一路向南——構築跨文化橋樑(電視專題)
裂痕(新聞漫畫)
一名中國鄉村教師的春天故事(廣播專題)
哈密瓜根植老撾 桑樹種落户古巴——廣西農業技術閃亮海外助力中國外交(文字通訊)
11月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要聞一版(新聞版面)
是誰見不得南海風平浪靜(文字評論)
牽手美麗新村——青槓樹村專題報道(廣播專題)
赴日尋訪祈願旌旗(文字系列)
天津猶太人(電視專題)
帶你回家(電視紀錄片)
會武功的洋媳婦(電視專題) [6]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頒獎機構

中國記協將於近期舉辦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頒獎會,為本屆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頒獎。 [1]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歷程

2016年11月2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台、電視台和新聞網站的256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3件,一等獎4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85件,三等獎128件;20名新聞工作者獲長江韜奮獎,其中長江系列10名,韜奮系列10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