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前胡

(中藥)

鎖定
前胡,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的乾燥根。冬季至次春莖葉枯萎或未抽花莖時採挖。分佈山東、陝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降氣化痰,散風清熱的功效。用於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風熱咳嗽痰多。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傘形目
傘形科
前胡屬
白花前胡
分佈區域
山東、陝西、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中文學名
前胡
採收時間
冬季至次春時採挖
用    量
3~10g
毒    性
無毒
貯    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前胡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根。

前胡性味

味苦、辛,性微寒。

前胡歸經

歸肺經。

前胡功效

降氣化痰,散風清熱。

前胡主治

用於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風熱咳嗽痰多。

前胡相關配伍

1、骨蒸勞傷:豬脊髓一條,豬膽汁一枚,童便一盞,柴胡、前胡、胡黃連烏梅各一錢,韭白七根,同煎七分,温服。不過三服,其效如神。(《瑞竹堂方》)
2、小兒夜啼:前胡搗篩,蜜丸小豆大。日服一丸,熟水下,至五、六丸,以瘥為度。(《普濟方》)
3、癇後虛腫:小兒癇病瘥後,血氣上虛,熱在皮膚,身面俱腫。葳蕤、葵子、龍膽茯苓、前胡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煎服。(《聖濟總錄》)

前胡用法用量

3~10g。

前胡禁忌

陰虛咳嗽、寒飲咳喇患者慎服。

前胡炮製

前胡採集加工

冬季至次春莖葉枯萎或未抽花莖時採挖。

前胡炮製方法

1、前胡: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曬乾。
2、蜜前胡:取前胡片,照蜜炙法(附錄Ⅱ D)炒至不粘手。

前胡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30~120釐米。根圓錐形。莖直立,單一,上部分枝。基生葉和下部葉紙質,圓形至寬卵形,長5~9釐米,2~3回三出式羽狀分裂,最終裂片菱狀倒卵形,不規則羽狀分裂,有圓鋸齒;葉柄長6~20釐米,基部有寬鞘,抱莖;頂端葉片生在膨大的葉鞘上。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傘梗7~18,不等長,無總苞,小總苞片條狀披針形,有緣毛;花萼5,短三角形;花瓣白色,廣卵形或近於圓形,先端有向內曲的舌片;雄蕊5,花葯卵圓形;子房有毛,花柱2枚極短。雙懸果橢圓形或卵圓形,光滑無毛,背稜和中稜線狀,側稜有窄翅。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前胡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草叢中。分佈山東、陝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前胡鑑別

前胡藥材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的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長3~15cm,直徑1~2cm。表面黑褐色或灰黃色,根頭部多有莖痕及纖維狀葉鞘殘基,上端有密集的細環紋,下部有縱溝、縱皺紋及橫向皮孔。質較柔軟,幹者質硬,可折斷,斷面不整齊,淡黃白色,皮部散有多數棕黃色油點,形成層環紋棕色,射線放射狀。氣芳香,味微苦、辛。

前胡飲片性狀

1、前胡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薄片。外表皮黑褐色或灰黃色,有時可見殘留的纖維狀葉鞘殘基。切面黃白色至淡黃色,皮部散有多數棕黃色油點,可見一棕色環及放射狀紋理。氣芳香,味微苦、辛。
2、蜜前胡形如前胡片,表面黃褐色,略具光澤,滋潤。味稍甜。

前胡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清肺熱,化痰熱,散風邪。
2、《別錄》:主療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治傷寒寒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
3、《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勞,下一切氣,止嗽,破癥結,開胃下食,通五臟,主霍亂轉筋,骨節煩悶,反胃,嘔逆,氣喘,安胎,小兒一切疳氣。
4、《本草匯言》:前胡,散風寒、淨表邪、温肺氣、消痰嗽之藥也。如傷風之證,咳嗽痰喘,聲重氣盛,此邪在肺經也;傷寒之證,頭痛惡寒,發熱骨疼,此邪在膀胱經也;胸脅痞滿,氣結不舒,此邪在中膈之分也。又妊娠發熱,飲食不甘;小兒發熱,瘡疹未形;大人痰熱,逆氣隔拒,此邪氣壅閉在腠理之間也,用前胡俱能治之。羅一經雲,前胡去寒痰,半夏去濕痰,南星去風痰,枳實去實痰,蔞仁治燥痰,貝母、麥門冬治虛痰,黃連、天花粉治熱痰,各有別也。
[1-4]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版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
  • 3.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