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刻託

(小行星65489)

鎖定
刻託(Ceto),是一顆雙小行星,屬於外海王星天體,編號65489。其於2003年3月22日被查德·特魯希略和米切爾·布朗在帕洛瑪天文台發現。2006年4月11日,K·諾爾、H·利偉森、W·格蘭迪、D·斯蒂芬斯通過哈勃望遠鏡確認其為雙小行星。伴星被名為福耳庫斯,與刻託同為希臘神話中的海神。
中文名
刻託
外文名
Ceto
別    名
小行星65489
分    類
外海王星天體
發現者
查德·特魯希略
米切爾·布朗
發現時間
2003年3月22日
質    量
(5.4±0.4)×1018kg
平均密度
1.37g/cm3
直    徑
223±10km/174+16−18km
反照率
0.056±0.006/0.084±0.02
絕對星等
6.54±0.06/6.4
自轉週期
4.43h
距地距離
16.895AU
半長軸
102.79AU
離心率
0.82635
公轉週期
1042.22yr
平近點角
22.266 度
軌道傾角
22.266 度
升交點經度
171.85 度
物理特徵
刻託是典型的外海王星雙小行星,其主星和伴星的大小非常接近。通過對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結果進行對比,可以得出刻託的直徑為174+16−18km,福耳庫斯的直徑為132+6−14km。
刻託的雙星系統使得我們可以直接對其質量進行計算,刻託的估計密度為1.37+0.66−0.32g/cm3,相較於大型外海王星天體的密度來説較低(妊神星:3.0 g/cm3鬩神星:2.26,冥王星:2.03,喀戎:1.65),但是比一些較小的外海王星天體的密度稍高(1998 SM165:0.7)。福耳庫斯的質量約為1.67×1018kg,除非刻託和福耳庫斯內部是空的,否則其內部組成為岩石和的混合物,其中岩石佔50%。
曾有科學家提出由於潮汐力或者其他緣由(撞擊或26鋁衰變)造成刻託表面温度顯著上升,使得刻託內部的水形成非晶形固體,從而造成了刻託內部的空洞。而刻託和它的伴星的準圓形軌道很可能是潮汐力的來源。
米切爾·布朗在自己的網站上將刻託列為矮行星候選者。